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思政课“项目驱动四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思政课“项目驱动四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九壹网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教育教学★

高职思政课“项目驱动——四维一体”

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曹顺(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就高职院校思 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摸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坚持一个核心、树立两个主体、实现三方联动、开展四种实践、促成 五项提升”为主要内容的“项目驱动-四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地教学效果。【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D91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84 (2〇19) 01-105-4

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背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 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重要

使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是落实立徳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由于思政课 程特殊的地位和性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需要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大学生把所学理 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去,学会应用马 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 决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践是思政课教学的首要 原则,因而开展实践教学就成为促进思政课教学 改革进而提升教学实效的应有之义。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 16号) 和《中宣部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关于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 发[2005] 3号)明确提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 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 环节”。此后,在《宣传部教育 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 5号)中更是

收稿日期:2018-12-25

首次提出了实践教学学分化,开启了思政课实践 教学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道路。

在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之下,各高校结合自 身实际对实践教学开展了大胆创新,在开拓思政 课实践教学思路,丰富和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建 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而 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 实践教学缺乏系统设计和规划。部分高校实践教 学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计划, 教学偶然性和随意性强。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不够。思政课师生比严重短缺,很少或没有专职 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教师素质和能力不够。三 是实践教学保障不到位。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实 践教学保障机制,经费投人不足,没有设立实践 教学专项经费或教学经费使用管理不规范,没有 做到专款专用。四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没有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评价考核对 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发挥 不明显。此外,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还有一 些特有的问题。如学生学习态度和积极性不如本 科院校,素质和能力较弱,专业学习任务重,经

费投人压力大等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职教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项目驱动一四位一体’实践教

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C-b/2016/03/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曹顺(1987-),男,安徽合肥人,硕士,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和实践教学。

105

2019年第1期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破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 践教学的难题,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色构建一套 符合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 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实现髙职院校思政课实

践教学的规范化和长效化,从而提升学生参与教 学活动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是广大高 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研究的出发 点和最终归宿。

二、“项目驱动——四维一体”实践教

学模式探索

笔者根据工作需要,就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 教学进行了长期的摸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项 目驱动——四维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 较好地教学效果。

(_)核心概念界定1. 项目驱动

项目驱动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 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 践教学实施项目驱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 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任务为驱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同 时培养学生素质,提升学生能力。

2. 四维一体

“四维”指的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四种组织形 式,即课堂实践活动、校内(社团)实践活动、 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网络实践活动。“四维一 体”就是要充分整合四种实践教学资源,根据课 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设 计,从而实现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 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线上实践与线下相结合。

3. “项目驱动——四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就是指在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思政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从课堂实践、校内 (社团)实践、校外社会实践以及网络实践等四个 维度精心设计教学项目,打造课堂实践+校内实践 +校外实践+线上实践四维一体的综合实践教学体 系,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项目任 务中去,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让 学生在共同完成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基 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理解,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 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 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教学程序与过程。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106

高职思政课“项目驱动一四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1_坚持一个核心

坚持以项目任务驱动为实践教学的核心。我 们根据教学目标,把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教学项 目,“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与传统教学模 式相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 程中掌握了知识,训练了能力'[1]以《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我们根据课程内容 和实践教学要求,设计了“我向学长/学姐取经” “关于理想我想说……” “我的一次志愿活动”“五四青年大宣讲”等十多个实践项目。针对每个 教学项目,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建团队,分工协作,完成项 目任务的同时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品格。

2. 树立两个主体

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中,树立双主体的教学 理念,即教师是“实施主体”,学生是“参与主 体”。首先,教师是“实施主体”,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的彰显,是实践教学活动得以有效 开展的基本条件。”[2]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项目,制定具 体的教学方案,指导教学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调 整以及完成教学项目的评价与反馈等。其次,学 生是“参与主体”。大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 创造性,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实践活动 的主动参与者,体现在根据教学项目要求,自行 组建团队,通过团队协作主动完成项目任务,并 在此过程中理解理论、升华认识、提升素质。

3. 实现三方联动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 要整合多方资源、系统规划。我们在开展实践教 学的过程中,强调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三方联动。 首先,在学校层面成立由副牵头的实践 教学领导小组,协调教务、学工、团委、思政部 等有关部门,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工作,形 成协同工作机制。其次,由思政课教师组织实施 具体的教学工作,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计划, 确保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开展。最后,通过设置学 分要求和奖惩办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教 学活动中去,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增长才干、 提升素质。

4. 开展四种实践

我们从不同维度,设计了四种形式的实践教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学项目。第一种是课堂实践项目。通过经典吟诵、 小组讨论、主题演讲、分组辩论、情景剧等形式 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把理论知识融人到课 堂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过来”。 第二种是依托思政社团开展校内实践项目。我们 组建了“红星社”“行知社”等思政课专业社团, 由专门老师进行指导,带领社团成员结合重大节 日、重要庆典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五 四青年大宣讲、党史知识竞赛、校园普法等活动, 活动影响覆盖整个校园。第三种是校外实践项目。 指导学生以校外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志愿服务点等为依托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活动结 束后由学生骨干进行班级宣讲,实现先进性与广 泛性的统一。第四种是网络实践项目。以网络课 程、新媒体等为载体开展网络实践活动,要求学 生在线上完成“经典阅读”“作品赏析”等项目任 务,并在线提交作业。

5.促成五项提升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 以项目驱动为核心的四种实践教学形式中去,在 完成教学任务和计划的同时促成五项提升。一是 实现实践教学的系统化、规范化,提升了教学质 量和效果;二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补齐实践教 学短板,提升了思政课的整体满意度;三是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项目中去,提升了理论联系 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四 是在实践教学的开展中落实教师的指导作用,提 升了教师组织协调等业务能力和研究能力;五是 整体上提升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完善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建议

(_)决定因素:健全领导机制

对实践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建立健全领导机

制,这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决定因素。 首先,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16号文明确提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实践教学是落实有 关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提 高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大学生 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高校“社会主义 办学方向”的重要途径。其次,要健全领导机制。 开展实践教学需要多部门分工协作和资源的有效 整合。要建立校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 思政部、宣传鄯、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有关

2019年第1期

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总体规划、科 学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大

问题,出台相应,促进社会实践各个环节、 各项内容的协调发展%

(二) 关键步骤:提高教师素质

如前所述,教师是实践教学的“实施主体”, 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实践 教学的开展效果。但是现有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 素质状况还存在不少问题。从客观上讲,思政教 师普遍短缺,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没有过多的 时间和精力投人到实践教学中去;从主观上讲, 教师自身很少参与社会实践或相关培训活动,对 实践教学理解不够,认为只是走过场,完成任务, 没有责任心,敷衍了事。因此,要加大教师培训 力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一是要通过文件学习, 领会相关精神,在思想认识上认同实践教学 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对教师 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既要“引进来”又要“走 出去”,让教师在吃透理论的同时也具备过硬的实 践能力。三是要树立自我教育的理念,主动参与 到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提升素质,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 重要基础:强化组织管理

科学化、规范化的组织管理是实践教学顺利 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基础。一是要有统一 的教学标准。现实中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 在流于形式、走过场,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统一的 教学标准,教学活动表现出随意性和偶然性。要 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学分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形式、负责人员等做出具体规定, 做到“全校一盘棋”。二是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 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到多门课程和多个学期,每 门课程的性质、内容以及大学生的发展阶段特点 都不一样。因此,要在教学标准的指导下,针对 不同课程和不同学期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具体 的实施方案,分课程、分学期开展实践教学,确 保教学的连贯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三是要有动 态的反馈和调节机制。实践教学的开展贯穿于整 个大学期间,是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应及时总结反馈,根据反馈 结果对教学方案和过程及时调整,达到教学效果 的最优化。

(四) 物质前提:落实经费投入

107

2019年第1期高职思政课“项目驱动——四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实践教学形式特殊,参与面广,师生人数众 多,无论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完善,还是教

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以及实践教学的评优奖励等, 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没有经费或经费不足, 是制约当前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是要落实有关文件关于实践教学经费的规定, 保证经费投人。教育部《髙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建设标准》(2015版)明确规定:“本科院校按 在校本硕博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 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 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二是 要建立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实现专款专用。 要有明确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经 费专款专用,并且用在实处。三是要加大对实践 教学基地和资源的开发。要整合学校、地方和社 会资源,在校内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投人一定 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建设和维护,为实践教 学的开展提供物质前提。

(五)发展动力:完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 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实践教学不断完善发展的 重要动力,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 评价制度。一是要明确评价主体和对象。以往实 践教学评价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对象,只 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但是实际上,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由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参考文献:

参与,因此在考核上要实现对学校、教师和学生 全覆盖。学校有关部门对教师实践教学的开展效 果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师生对就有关部门对实践教学的领导、保障情况 也要做出评价。二是要实行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 准。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和对象采取不同的评价 方法和标准。如对学生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如 何,也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态度和投人等,坚持定 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三是要落实奖惩激励制度。在评价活动完成后要 开展奖惩和激励,对于那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工 作积极、成绩突出的个人和组织进行表彰,对于 那些消极怠工或者有重大失误的组织和个人通报 批评,从而提高广大师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 极性。

四、结语

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在筑牢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着力提升实践教 学的实效性。“项目驱动——四维一体”实践教学 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是笔者所在学校思政课实践 教学长期摸索与实践的成果,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创新并无止境,高职院 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 要更多的保障与支持,在多方合力的作用下才能 发挥出更大的能量与价值。

【责任编辑:桂静】

[1] 汪倩倩.以项目化教学提升高职思政课实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5(19).

[2] 戴钢书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2.

[3] 郭纯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156.

1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