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探讨

来源:九壹网
教学 JiaoXue 求知导刊 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 2018年6月 Jun.201 8 文章编号:2095-624X(201 8)1 7-0069—02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探讨 郭幼梅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榄核第二中学,广东广州51l400) 摘要: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立足学生实际,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张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关键词:学>--j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23 作者简介:郭幼梅(1966-),女,广东广州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党支部副,研究方向:中学生自主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是传承祖国文化、弘扬民族 (3)明确教学内容。教师绝不能 照本宣科,应立足学生实际和根据文体 课最初的认识,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 方式。预习能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 而避免听讲的盲目性。同时,能够跟上 教师的思路,做到心中有数。这一过 研课文、主动提出问题并思考, 带着问题和信息走进课堂,带着探究问 题、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走进课堂。 2.合作学习 一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学生形成正 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学科之一。新 基础教育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 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 的不同,从表达方式、语言运用、语体 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 风格、语言特色等进行深入分析,根据 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 不同文体的课文,准确地确定要求掌握 的知识点、确定要求培养的能力点,从 程中,学生能主动积极地理解课文、钻 而明确教学内容,有的放矢。 (4)把握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掌 握教学内容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必须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选 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一、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关键部分和次 要内容,教学的方法、手段、目的、效 些教育评论家断言: “合作学习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识到教学 果、详略、进度等都有所选择和取舍, 设计是一门艺术。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 是一种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学情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 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完成 教学任务。 (5)教学设计要有新意,教学环 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 么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合作学习 是在主体的自主能力得到充分张扬的条 件下实现的,它一般是指学生在小组或 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 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该有 节要合理搭配,讲课要生动有趣,板书 形成。 助于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 要美观大方,使美的旋律流淌在整个教 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 学过程之中。 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 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 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 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 (t)教学设计要具有目标的无误 性,内容的准确性,程序的合理性和效 果的最佳性。 (2)重视学情分析。在教学活动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 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 1.自主学习 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面对的不 是物,而是人,是一群活生生、有血 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有:一要 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 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学生在 疑和创新。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 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后,先由四人小 师要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强调发挥学生 组讨论、探究,同学答问,将答问集 中,若有分歧再进行辩论。课堂上,小 思想智慧的灿烂火花。例如,在教学《最 有肉的青少年群体。而且初中学生处 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学生叛逆心理 特征非常明显,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 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把握他们的个性 特点、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等,运用学 生最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此外,还 应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避免原有认知 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 力,从教知识变为教学生如何学知识,实 现学生由“要笔者学”向“笔者要学”的 建构者。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组辩论通常是极为精彩的,常常导引出 后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 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 发言,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 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 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 思想转变,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绕“对新知识产生冲突和障碍,准确设置学 生所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探 的有效策略。比如,要求学生做好课 前的预习,进行自主学习。叶圣陶先生 知的兴趣和热情,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 曾谈到“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 解的重要步骤”。课前预习是学生对新 式起到关键的作用。 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 教学 JiaoXue 求知导刊 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 2018年6月 Jun.201 8 文章编号:2095—624X(201 8)1 7-0070—02 合作学习在艺术类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王新慧 (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艺术类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差,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较好地适应当今中职数学教学。 在艺术类中职学校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作为对传统教学的改进和补充的合作学习,它能有效改善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发挥较好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合作学习模式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在艺术类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艺术类;中职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4—21 作者简介:王新慧(1984一),女,河南开封人,助教,硕士。 艺术类中职学生的艺术专业技能 是主要学习方向,用在文化课程上的时 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 生之间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交流,扬 务,学生在学习群体中有明确责任分工 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体验自 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是 组成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 看法。 间和精力不多,用在数学课程(必修课) 上的精力更有限。而艺术中职类学生数 有普遍性,这就加大了中职数学教师教 己作为课堂主体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 极胜,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 师“独角戏”现象。将合作学习引入中 职数学教学中,能很好地解决中职学生 学基础薄弱、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却具 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 学的难度,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 同时也可以听取同组员或不同组 员的意见,形成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 数学基础薄弱、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的 难题。 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交流学习 的成果。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 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 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教师还应注意指 本条件,在这种情境中,学生敢想、敢说、 敢做,并在想、说、做中充分展示自己 实?”学生讨论回答这样的问题,无论 对课文的理解、知识面的拓宽,还是创 的能力。如在口语交际课时,笔者播放 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是 了“笔者爱笔者家”的教学录像后,不 失时机地提出让学生探究的问题:画面 传统式教学所不可比拟的。再例如:鲁 迅的《社戏》会和物体相对运动原理有 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 置小组组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 背诵,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 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 中哪些情节最令你感动?假如是你,你 会怎么说?学生讨论后发言。这堂课就 真正做到了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看云识天气》中包含气象知识,《向 沙漠进军》能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一些 自然科学和环保知识,并让学生将所学 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总之,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 变,是语文课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 要求。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 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 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3.探究学习 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 活力,让他们真正喜欢上这样的探究式 学习。 (2)问题引导。探究性学习的内 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精 心设计的问题引导下,以学生学习和合 作学习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 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 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 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张扬,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 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 教师的指导下,研读课文,掌握规律,获 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 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 际问题的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能实现课内和课外的 有机结合,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去鉴 别,从而培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 能力。 疑的尝试活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标准(2011年版)[H].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 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H].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3)延伸拓展。结合社会和学生 的生活,深入挖掘探究主题,进一步延 伸拓展,如学习《范进中举》后,可延 伸问题: “假如中考后你考中了理想的 高中会怎样?”“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IN].中国教 育报,2001—07-27(2). (1)创设探究情境。自由、平等、 宽松、和谐的情境是开展探究学习的基 0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