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来源:九壹网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作者: ———————————————————————————————— 日期:

课时课题:第四章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2014 年 10 月 27 日,星期 一 ,第 4 节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比较DNA与RNA的结构 2、说出RNA的种类和作用 3、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4、区分DNA复制与DNA转录的异同点 能力目标 1、列表比较DNA与RNA的异同点以及DNA复制与DNA转录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分析能力。 2、探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3、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的概念、原理和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 4、小组模拟转录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 1、通过对RNA的分析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转录过程的模拟,认同生命现象的客观存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感受转录过程的和谐美,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1、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2、DNA复制与转录异同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1、DNA与RNA的结构比较 2、RNA的种类和作用 3、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考 试 点 能 力 点 自主探究点 易错易混点 训 练 点 拓 展 点 教 法 与 学 法 教 学 模 式 教 具 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DNA与RNA的结构比较;DNA复制与转录异同点 建立基因转录的模型,找出DNA复制与转录异同点 模拟基因转录的过程 DNA复制与转录异同点;转录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关系 转录的过程;转录中的碱基互补配对 遗传信息如何从DNA传递到RNA的,转录过程中的碱基配对关系 学案导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探究学习法、模型建构学习法 “三段六步”教学法 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模拟转录用的材料、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重 点 难 点 知 识 点 一、创设情(一)导入新课: 境导入新课 问题引导 二、目标导学 先学后教 自主学习 探究活动: 探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 逻辑推测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性状的形成者离______者和_____ 不开________(特别是酶)的作用 基因_________蛋白质_______来_____性状! 学生回答 明确本节课的 任务目标 (二)出示教学目标并进行解读 通过“导学案”来展示三维目标,并分析结合“导学解读,根据考纲的要求对各目标给出具体的记案”,进行自主忆层次,并指出重难点。 学习。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导学案”(附后)。 请同学们利用手头的资料,结合“导学案” 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完成相关内容。 (认真巡视,组织好自学,同时全面了解学情, 及时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为 “后教”做准备) 【思考】(展示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回答问题 提问: 控制生物性状的DNA主要在哪里?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在哪里? (四)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引导探究】基因位于细胞核中,怎么去指导进行讨论,大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NA携带的胆猜想。派代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到细胞质中去的呢? 表陈述观点,(打比方-细胞核是司令部,细胞质是战场,展示自学成 利用旧知识之间的层层递进关系导出新知识,展示课题。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性。 目标导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意提醒学生在教材上的勾点圈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标注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利用比喻使知识鲜活,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引导 寻找依据 分析 问题引导 合作学习: RNA为什么能成为DNA的信使 点评总结 成果展示 DNA可充当什么角色?它为什么不到细胞质中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推测】推测有一种物质把遗传信息带到核糖体上。 【引导】引导学生推测遗传信息从细胞核到核糖体的传递途径可能情况。 【寻找科学依据】 依据一、1955年有人曾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如果加入 RNA酶分解细胞中的 RNA,蛋白质合成就停止,而如果再加进从酵母中提取出来的RNA,则又可重新合成一定数量的蛋白质。 依据二、同年,拉斯特(Laster Gold)等人将变形虫用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来培养,发现标记的RNA分子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 【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综合两个素材,你认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什么? 【进一步设问】科学家发现把遗传信息带出来的物质是RNA,RNA为什么能完成这一使命? 阅读图4-1与图4-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内容:RNA的结构 1、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成分 A腺嘌呤 P G_______ → 含氮碱基 C胞嘧啶 _________ 3、结构:一般是_______,且比DNA短。 4、细胞中的两种核酸的比较 DNA RNA 组成元素 _______________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碱基组成 __________ 核糖核苷酸 __________ 结构 规则的_____结构 一般____结构 分布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果。 大胆推测,培养知识运用能力。 教师要正确引导、及时点评。 利用已有知识和媒体搜集相关资料,找到科学依据。 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分析图4-1与图4-2,小组合作完成DNA与RNA结构异同表。 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想象,由现象揭示本质的探究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阅读图4-1与4-2,培养学生识图、辨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设疑、构建问题情境 自主学习、提出质疑 问题引导 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引导学生通过表格比较总结出RNA能成为DNA信使的两个原因: 1、 RNA与DNA一样都有四种碱基,都能存储遗传信息。 2、 RNA是单链,比DNA要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到细胞质中。 展示三种RNA结构图,简单说明RNA的种类及功能:(mRNA、tRNA、 rRNA) 种类 (也叫mRNA) (也叫 tRNA) (也叫 rRNA) 作用 蛋白质合成的 直接模板 运载氨基酸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设疑】DNA的遗传信息怎样传给mRNA的? 【自学】阅读P63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分析图4-4,思考、讨论并提出质疑。 【观看】先播放一次完整的转录过程的动画,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过程的变化特点。 【提问引导】mRNA在哪里产生? 再展示教材P63图4-4“以DNA为模板转录RNA的图解”两者结合分析转录过程。 【提问引导】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并通过表格比较尝试归纳RNA能成为DNA信使的原因。 分析比较并识记。 自主学习,提出质疑,带着问题观看动画课件。 通过表格完成培养学生类比,归纳能力。 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 利用课件直观感知知识,形成体系。 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培养学生推理分析

(1)DNA以几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

(2)图中显示DNA转录出mRNA 经过几个步骤?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的?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回忆转录的动画及观察图解并讲述 图解中转录的每一个步骤 (同时板书)。

学生回忆转录的flase动画及观察图解并讲述图解中 转录的每一个

DNA双螺旋解旋为平面结构: 步骤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学生归纳转录的特点(场所、

模板、原料、条件、碱基配

DNA与RNA的碱基互补配对:A—U;G—C;C—G;T—

对、产物、遗

A。

传信息流动等)

组成RNA的核糖核苷酸一个个连接起来:

利用动画课件逐步演示转录过程并讲解,加深学生对转录过程直观的理解。

成果展示 点评总结 问题提升 点评总结 形成的mRNA链,DNA上的遗传信息就传递到mRNA上: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转录过程: 1、步骤 ⑴解旋:________解开,碱基得以暴露。 ⑵配对:细胞中游离的________ 与转录用的DNA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 对。 ⑶连接:在_________ 的作用下, 依次连接,形成一个mRNA分子。 ⑷脱离:合成的________从DNA链上释 放,DNA________恢复。 2、场所: 3、条件:a、模板: b、能量: c、酶: d、原料: 4、产物: 完成归纳总结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的填空并思 6、特点:边解旋边转录 考:转录与D7、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NA复制有什问题提升——教材P64:思考与讨论 么共同之处?转录与DNA分子复制的比较 这对保证遗传阶段 复制 转录 信息的准确转项目 录有什么意义? 时间 生长发育的全 过程 场所 及时归纳便于识记。 以学生归纳为主,注意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述,给出合理评价,适当表扬增强自信心。 通过完成表格培养学生类比归纳能力 重难点点拨 深化拓展 三、讲练结合 模板 原料 条件 过程 解旋:全链解旋 合成:DNA子链 复旋:子母链结合 产物 特点 解旋: 合成: 复旋: 以基因为单位边 解旋边转录 DNA双链全保留 碱基 配对 原则 1、转录以谁为单位进行? 转录是以基因为单位的,当转录开始时,并不是整条DNA解旋,而是基因局部解旋。这样可以保护其他不转录基因的安全,因为解旋后容易发生碱基的改变。 2、分析模板链与信息链的关系 模板链的互补链储存着遗传信息,称为信息链,将来转录合成的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与信息链是一致的,只有U和T的不同。基因是遗传的功能单位,不同基因的信息链位置不同。如图所示: 基因中的信息链 基因中的模板链 非基因区段 1、有3个核酸,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核苷酸链,则它们是( ) A、一个DNA和两个RNA B、两个DNA和一个 RNA C、三个DNA 做到教学分层次,提升学生的认知 水平。 组内讨论 学生先回答, 教师再精讲。 画图帮助学 生分析。 D、三个RNA 2、DNA和RNA的区别是( ) A、五碳糖不同 B、碱基种类不同 C、空间结构不同 D、以上都是 3、由DNA蕴藏的遗传信息所支配合成的 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氨基酸 葡萄糖 碱基 B、氨基酸 核苷酸 葡萄糖 学生完成ﻩ C、核糖 碱基 磷酸 D、脱氧核糖 碱基 磷酸 当堂完成,小4、如果DNA的一条模板链的碱基排列顺序组互评。 是ACGCTAGCA,那么与它互补的另一条链反思收获和不上的碱基排列顺序懂得地方。 是 ,转录成的信使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下是转录过程:DNA ……ATG…… RNA ……UAC…… 该图中有 种核苷酸,有 核酸 ,有 种碱基,该过程是在 中进行的。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通过反思找遗留的问题,当堂消化解决。 教学反思: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感觉到这节课在以下两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演示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转录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兴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思考、分析、观察和归纳能力;二是通过收集交流有关基因研究的素材,课件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家研究等教学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及比较、分析、想象等探究性思维能力。但教学中发现,课堂上学生动手练习少,不利于学生脑手结合形成技能,也不利于当堂知识的理解巩固,因此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充实,比如让学生动手模拟转录过程。

板书设计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单位 2、化学成分

3、结构

4、与DNA的区别 5、分类及作用

二、遗传信息的转录

1、场所:

2、条件:a、模板: b、能量: c、酶: d、原料: 3、产物: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特点:边解旋边转录 6、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导学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2、说出RNA的种类和作用 3、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4、区分DNA复制与DNA转录的异同点 能力目标 1、列表比较DNA与RNA的异同点以及DNA复制与DNA转录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分析能力。

2、探究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3、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转录的概念、原理和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

4、小组模拟转录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RNA的分析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转录过程的模拟,认同生命现象的客观存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感受转录过程的和谐美,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重 点

1、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 2、DNA复制与转录异同点 难 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基础知识导学

一、RNA的结构

1、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成分:

P

3、结构:一般是_______,且比DNA短。 4、细胞中的两种核酸的比较

组成元素 基本单位 碱基组成 结 构 分 布 DNA A腺嘌呤

→ 含氮碱基 G_______

C胞嘧啶 _________

R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脱氧核苷酸(4种) 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则的__________结构 核糖核苷酸(4种)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__________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也叫mRNA) __________________(也叫 tRNA) __________________(也叫 rRNA) _______ 作用 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运载氨基酸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5、RNA的分类及作用 二、遗传信息的转录 1、过程

⑴解旋:________解开,碱基得以暴露。

⑵配对:细胞中游离的________ 与转录用的DNA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⑶连接:在_________ 的作用下,依次连接,形成一个mRNA分子。 ⑷脱离:合成的________从DNA链上释放,DNA________恢复。 2、小结

(1)场所:

(2)条件:a、模板:

b、能量: c、酶:

d、原料:

(3)产物:产生

(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特点:边解旋边转录

(6)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3、转录与DNA分子复制的比较

项目 阶段 复制 转录 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解旋: 解旋 合成 复旋: 结合 以基因为单位边解旋边转录 DNA双链全保留 时间 场所 模板 原料 条件 过程 解旋:全链解旋 合成DNA子链 复旋:子母链结合 产物 特点 碱基配对原则 二、点拨提升、深化拓展

1、转录的单位:转录是以基因为单位的,当转录开始时,并不是整条DNA解旋,而是基因局

部解旋。这样可以保护其他不转录基因的安全,因为解旋后容易发生碱基的改变。

2、模板链与信息链的关系:模板链的互补链储存着遗传信息,称为信息链,将来转录合成的

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与信息链是一致的,只有U和T的不同。基因是遗传的功能单位,不同基因的信息链位置不同。如图所示:

基因中的信息链

基因中的模板链 非基因区段

三.梯度训练

(Ⅰ类)1、在下列的转录简式中有核苷酸 ( )

DNA: --A--T--G--C--,

RNA: —U--A--C--G--

A.4种 B.5种 C.6种 D.8种 2、在人体中,由A、T、C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 ( ) A.2种 B.4种 C.5种 D.6种 3、对于下列式子,正确的说法有 ( )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 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图有5种碱基 ④图有8种核苷酸 ⑤图有5种核苷酸

⑥图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4、DNA解旋发生在 ( )

A.复制与转录中 B.只在转录中 C.只在翻译中 D.只在复制中

5、如果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ACGGATCTT-…,那么,与它互补的另一条D

NA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如果以已知的DNA链为模板,转录出的信使RNA碱基顺序应该 。

(Ⅱ类)6、碱基配对行为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组细胞结构中 (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D.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7、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

和T的个数是( ) A.12 B.24 C.18 D. 30

8、某信使RNA中有碱基40个,其中C+U为15个,那么转录此RNA的DNA中G+A为( )

A.15 B.25 C.30 D.40

9、DNA转录形成的mRNA从细胞核中出来进入细胞质,穿过( )磷脂双分子层?

A.6层 B.0层 C.2层 D. 4层

四、学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