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年新干县农业局高产创建总结

年新干县农业局高产创建总结

来源:九壹网

新干县20__年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推广

为全面提升我县粮食生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为继续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高产创建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一年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实施成效

在溧江乡、大洋XX和潭丘乡,早、晚稻各建立了1个万亩示范片,在全县13个乡镇各建立1个千亩高产示范区和百亩核心区。经省、市专家组对三个万亩示范片实割测产,结果如下。

在示范片的带动下,全县掀起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高潮,粮食生产再创辉煌。早稻亩产414.2公斤,比上年亩增34.4公斤,二晚亩产436.4公斤,比上年亩增20.7公斤,全县水稻总产达33.6176万吨,比上年增1.9724万吨,增长6.2%,确保粮食总产连续八年递增,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工作机制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农业局、县财政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县农业局分管及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日常工作,由县农业局任主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机局负责人为成员。同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由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任技术指导小组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推广中心所属业务站,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和示范区乡镇农技站技术人员为成员。制定了实施方案,对项目的实施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投入。

为使高产创建工作有资金保障,采取了整合项目资金,确保了万亩示范片建设的高标准。在万亩片全面整合支持现代农业、超级稻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水稻新品种展示、病虫害专业化防控、农业机械化示范等项目,提升高产创建效果。

在早、晚稻优良杂交种子和配方肥以及新农药补助、杀虫灯安装、扶助病虫害防控专业合作社和粮食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运行等方面,投入资金32万元;在技术培训、宣传、试验示范、信息服务等方面投入资金16万元。

3、建立示范基地,发挥样板效应。

在力江乡百亩核心区,对田块大小、机耕道、人行道、排灌水渠等,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田埂也全部用水泥进行了硬化,同时,还建了一个120m2的参观台。在2个万亩片各树立了一块2_3m示范2

片标示牌,2.5_12m宣传标语牌1块,2.5_6m宣传标语牌1块,2.5_3m宣传标语牌1块,1_1m宣传标语牌(每牌1个字)25块。在全县13个百亩核心区共竖0.8m_1.2m试验示范牌早稻156块,晚稻152块。小区试验牌早稻345块,晚稻360块。在县城街道、乡村主干道及墟镇挂横幅10条,刷墙体广告20条。

在溧江和大洋洲的两个核心区开展各项试验,探索适宜本县的新技术、新措施。(1)“三高一保”试验早晚稻各1个,各2个小区;

(2)免耕栽培对比试验早晚稻各1个,各2个小区;(3)旱育保姆育秧试验1个,2个小区;(4)穗肥试验早晚稻各1个,各3个小区;

(5)晒田试验早晚稻各1个,各3个小区;(6)“3414”肥效试验早稻2个、晚稻1个,各14个小区;(7)肥效简比试验早晚稻各2个,各3个小区;(8)增密调肥试验早晚稻各1个,4个处理,三次重复,各12个小区;(9)晚稻IPNI试验高、低产田各1个,8个处理,三次重复,各24个小区;(10)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防与不防试验早晚稻各1个,各8个小区;(11)性信息素防治二化螟试验早晚稻各1个,10个小区;(12)性信息素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早晚稻各1个,10个小区;(13)病虫害全不防试验早晚稻各1个,1个小区;(14)机插秧密度试验早晚稻各1个,3个小区;

(15)机插与抛秧、手插秧对比试验早晚稻各1个,3个小区;(16)品种对比试验早晚稻各2个,共66个小区(品种)。(17)“三控”施肥技术展示早晚稻各1个,面积100亩,(18)品种展示早晚稻各2个,共展示35个品种,每个品种2亩左右。(19)旱育保姆育秧栽培3

技术展示1个,面积10亩。(20)新农药药效展示早晚稻各1个(各4个品种),面积10亩。(21)施肥肥效展示早晚稻各2个,肥料品种为天人集团中冠肥业玉露牌配方肥,面积50亩。(19)机插秧展示早晚稻各1个,面积50亩。

以上实施试验示范展示均在田间竖立了规范的标示牌,试验有方案、有记载、有小结。

4、加强宣传培训,确保技术准确到位。

县农业局集中举办县、乡农技人员、核心示范户、种粮大户参加的技术培训班4期,现场观摩会2次。县、乡农技人员利用农闲、雨天和晚上,下村面向农民举办培训班102期,71000人次参加。其中,力江乡的堆背、唐XX、庄里三村共举办40期,3000人次参加;大洋洲的邓家陂、湖头、湖西XX共举办35期,2500人次参加。共印发“20__年我县水稻主导品种推广意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挂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晚稻增施肥促早穗防病虫技术要点”“晚稻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等技术资料8万余份。在两个万亩示范片,做到了每户有一份主推品种介绍,有一份高效主推栽培技术资料,有一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有一份病虫情报,有一份农机操作要点。

5、创新管理模式,确保高效运行。

一是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实现专家组与指导员、指导员与示范户、示范户与辐射户的三对接,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二是发展水稻专业合作社,4

解决当前因家庭经营承包,农村集体性差、农户组织困难的问题。以国家级龙头企业—干公司为依托成立了1家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粮食订单生产,统一组织生产、销售、管理。实行“五统一”,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耕收的模式进行管理,并对示范户进行一定的物化补贴。在示范片推广使用玉露牌配方肥500吨;安装了30盏光控物理杀虫灯和2个自动虫情观测点;积极探索病虫统防模式,全县注册成立了20支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控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水稻全程承包统防统治2.4174万亩。

6、推广核心技术,实现亩“双增一百”。

推广七项核心技术、实现三个提高、达到一个目标。即推广以“增加基本苗”为核心的“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技术;推广以“旱育保姆”为核心的培育壮秧技术;推广以“软盘抛秧”、“少(免)耕”为核心的轻型节本栽培技术;推广以“间歇好气灌溉”为核心的控苗技术;推广以N、P、K搭配,基、蘖、穗、粒肥合理配比为核心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植保技术;推广以“机插秧”为核心的农业全程机械化技术。通过推广以上七项核心技术,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成穗率、提高结实率、提高充实度,从而达到增产的目标。在万亩示范片实现亩增稻谷一百斤、增收一百元。

7、建立档案,积累经验。

对农户的各种物化补贴、试验示范、调查研究、检查情况等各种5

资料建立了完善的档案,为今后工作积累经验。

三、经验启示

1、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项目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2、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争取上级的支持和帮助,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3、农技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基础。农技人员爱岗敬业,积极投身于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中。全体技术指导小组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组织技术骨干精心探索、认真总结,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县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路线。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在早、晚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吃住在示范片,确保了时间和精力。

四、今后工作打算

1、20__年,继续抓好溧江乡、大洋XX和潭丘乡三个水稻高产万亩片。

2、20__年,着力抓好溧江乡的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并争取上级立项。各乡镇的示范面积进一步扩大,积极推进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加强宣传推介,迅速将万亩片上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推广到全县,为全县粮油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干县农技推广中心

20__年1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