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教版】初一数学下期中一模试卷(带答案)

【浙教版】初一数学下期中一模试卷(带答案)

来源:九壹网


一、选择题

1.太原植物园是山西省唯一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园艺观赏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其标志性建筑为热带植物馆、沙生植物馆、主题花卉馆三个展览温室,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湖边的3颗大小不一的“露珠”(图1).若利用网格(图2)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东门的点的坐标为A3,2,表示热带植物馆入口的点的坐标为

B3,3,那么儿童游乐园所在的位置C的坐标应是( )

A.5,1 B.2,4 C.8,3 D.5,1

2.若点P(x, y)在第二象限,且x2,y3,则x + y =( ) A.-1

B.1

C.5

D.-5

3.若实数a,b满足(a2)2b30,则点P(a,b)所在的象限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则第2016个点的横坐标为( )

A.44 B.45 C.46 D.47

5.下列说法:①所有无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②若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或1;③任何实数都有立方根;④16的平方根是4,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数轴上有O、A、B、C四点,各点位置与各点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若数线上有一点D,D点所表示的数为d,且|d﹣5|=|d﹣c|,则关于D点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的左边 C.介于C、O之间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11

B.(3)23

C.42

11D.3

82B.介于O、B之间 D.介于A、C之间

8.在 -1.414,2,16,π,2+3,3.212212221…,数为( ) A.2

B.3

C.4

22,3.14这些数中,无理数的个7D.5

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的是( )

A.25 B.45 C.35180 D.12180

10.现有以下命题:①斜边中线和一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在圆中,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如图,A是直线l外一点,过点A作ABl于点B,在直线l上取一点C,连接

AC,使AC2AB,P在线段BC上,连接AP.若AB3,则线段AP的长不可能是( )

A.4

AEFB的面积为( )

B.5 C.2 D.5.5

12.如图,ABC面积为2,将ABC沿AC方向平移至△DFE,且AC=CD,则四边形

A.6 B.8 C.10 D.12

二、填空题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a﹣2,a),过点A作AB⊥x轴,交x轴于点B,且AB=2,则点A的坐标是___.

14.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运动到点(2,0),第3次运动到点(3,-1),…,按照这样的运动规律,点P第17次运动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15.解方程: (1)x2810;

3(2)8(x1)27.

16.(1)计算:

①16938(2)2; ②1213125|63|6.

(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③25x236; ④(1x)3.

17.若|a2|b30,则ab_________.

18.如图,点A在直线m上,点B在直线l上,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a,点B到直线m的距离为b,线段AB的长度为c,通过测量等方法可以判断在a,b,c三个数据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19.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AOC40,射线OECD,则

BOE的度数为________.

20.如图,直线a∥b∥c,直角∠BAC的顶点A在直线b上,两边分别与直线a,c相交于点B,C,则∠1+∠2的度数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Ba,b,线段BAx轴于A点,线段BCy轴于C点,且(ab2) |2ab2|0.

2(1)求A,B,C三点的坐标.

(2)若点D是AB的中点,点E是OD的中点,求AEC的面积. (3)在(2)的条件下,若点P2,a,且S△AEPS△AEC,求点P的坐标.

2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将线段AB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CD,连接AC,BD,构成平行四边形ABDC.

(1)请写出点C的坐标为 ,点D的坐标为 ,S四边形ABDC ; (2)点Q在y轴上,且S△QAB=S四边形ABDC,求出点Q的坐标;

(3)如图(2),点P是线段BD上任意一个点(不与B、D重合),连接PC、PO,试探索∠DCP、∠CPO、∠BOP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3.观察下列各式,并用所得出的规律解决问题:

(1)21.414,20014.14,20000141.4…0.030.1732,31.732,

30017.32…由此可见,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 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

向 移动 位;

(2)已知52.236,507.071,则0.5 ,500 ; (3)311,3100010,31000000100…小数点变化的规律是: .

(4)已知3102.154,31004.2,则310000 ,30.1 . 24.观察下列各式:131112212,132392232,4411132333363242,132333431004252;…

44回答下面的问题:

333(1)猜想:123(n1)3n3=_________;(直接写出你的结果)

(2)根据(1)中的结论,直接写出13+23+33+......+93+103的值是_________; (3)计算:213+223+233+......+293+303的值.

25.定义:一个三位数,如果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等且都不为0,同时满足十位上的数字为百位与个位数字之和,则称这个三位数为“西西数”.A是一个“西西数”,从A各数位上的数字中任选两个组成一个两位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到6个不同的两位数.我们把这6个数之和与44的商记为hA,如:A132,

h(132)1331122123323.

44B的最大值. A(1)求h187,h693的值.

(2)若A,B为两个“西西数”,且hAhB35,求

26.在ABC中,ABAC,直线l经过点A,且与BC平行.仅用圆规完成下列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不写作法)

(1)如图①,在直线l上画出一点P,使得APCACB; (2)如图②,在直线l上画出所有的点Q,使得AQC1ACB. 2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根据A(3,2) B(−3,3)坐标确定原点并建立直角坐标系即可. 【详解】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

∴C点坐标是5,1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

2.B

解析:B 【分析】

先根据第二象限点坐标符号特点可得x0,y0,再化简绝对值可得x、y的值,然后代入即可得. 【详解】

点P(x,y)在第二象限,

x0,y0,

x2,y3,

x2,y3, xy23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第二象限点坐标符号特点、化简绝对值,熟练掌握第二象限点坐标符号特点是解题关键.

3.B

解析:B 【分析】

由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出a、b的值,然后即可判断点P所在的象限. 【详解】 解:∵

(a2)2b30,

∴a20,b30, ∴a2,b3,

∴点P(2,3)在第二象限;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性的应用,以及判断点所在的象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a、b的值.

4.B

解析:B 【详解】

解:根据图形,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x轴上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

例如: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1,共有1个,1=12, 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2时,共有4个,4=22, 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3时,共有9个,9=32, 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4时,共有16个,16=42, …

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n时,共有n2个, ∵452=2025,45是奇数, ∴第2025个点是(45,0), 第2016个点是(45,9), 所以,第2016个点的横坐标为45. 故选:B.

5.C

解析:C 【分析】

分别根据相关的知识点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①所有无理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故①正确; ②若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故②错误; ③任何实数都有立方根,③说法正确;

④16的平方根是2,故④说法错误; 故其中正确的个数有:2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实数,需要注意掌握实数的概念、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相关知识点.

6.B

解析:B 【分析】

借助O、A、B、C的位置以及绝对值的定答即可. 【详解】

解:-5<c<0,b=5,|d﹣5|=|d﹣c| ∴BD=CD,

∴D点介于O、B之间.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绝对值和数轴等相关知识,掌握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D

解析:D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得. 【详解】

A、1的被开方数小于0,没有意义,此项错误; B、(3)293,此项错误; C、42,此项错误; 11D、3,此项正确;

82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是解题关键.

8.C

解析:C 【分析】

先计算算术平方根,再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得. 【详解】

164,

223.1428577故选:C. 【点睛】

小数点后的142857是无限循环的,

则在这些数中,无理数有2,,23,3.212212221,共4个,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熟记无理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9.D

解析:D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由2和5是同位角,则25 ,可得a//b,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由4和5是内错角,则45,可得a//b,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由∠3和∠1相等,35180,可得a//b,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由∠1和∠2是邻补角,则12180不能判定a//b,故该选项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B

解析:B 【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垂径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①斜边中线和一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

②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假命题,比如等腰梯形; ③在圆中,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是假命题(此弦非直径); 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是真命题;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命题与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垂径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概念.

11.C

解析:C 【分析】

根据题意计算出AC的长度,由垂线段最短得出AP的范围,选出AP的长度不可能的选项即可. 【详解】

AB3,

AC2AB6cm,

结合垂线段最短,得:3AP6.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熟记概念并求出对应线段的范围是解题关键.

12.C

解析:C 【分析】

如图(见解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E//BF,BFAD2AC,DEAC,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EF的边BF上的高等于BG,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出△ABE和BEF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如图,过点B作BGAE于点G,连接BE,

ABC面积为2, 1ACBG2,即ACBG4, 2由平移的性质得:AE//BF,BFAD,DEAC, ACCD,

BFADACCD2AC,AEADDE3AC,

11SABEAEBG3ACBG6,

22AE//BF,

BEF的边BF上的高等于BG,

11SBEFBFBG2ACBG4,

22四边形AEFB的面积为SABESBEF641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行线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3.(02)(﹣4﹣2)【分析】由点A(a-2a)及AB⊥x轴且AB=2可得点A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从而可得a的值再求得a-2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点A(a﹣2a)AB⊥x轴AB=2∴|a|=2∴a

解析:(0,2)、(﹣4,﹣2). 【分析】

由点A(a-2,a),及AB⊥x轴且AB=2,可得点A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从而可得a的值,再求得a-2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点A(a﹣2,a),AB⊥x轴,AB=2, ∴|a|=2, ∴a=±2,

∴当a=2时,a﹣2=0;当a=﹣2时,a﹣2=﹣4. ∴点A的坐标是(0,2)、(﹣4,﹣2). 故答案为:(0,2)、(﹣4,﹣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中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4.【分析】令P点第n次运动到的点为Pn点(n为自然数)列出部分Pn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变化找出规律P4n(4n0)P4n+1(4n+11)P4n+2(4n+20)P4n+3(4n+3-1)根据该规律即 解析:17,1

【分析】

令P点第n次运动到的点为Pn点(n为自然数).列出部分Pn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变化找出规律“P4n(4n,0),P4n+1(4n+1,1),P4n+2(4n+2,0),P4n+3(4n+3,-1) ”,根据该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令P点第n次运动到的点为Pn点(n为自然数).

观察,发现规律:P0(0,0),P1(1,1),P2(2,0),P3(3,-1),P4(4,0),P5(5,1),…, ∴P4n(4n,0),P4n+1(4n+1,1),P4n+2(4n+2,0),P4n+3(4n+3,-1). ∵17=4×4+1,

∴P第17次运动到点(17,1). 故答案为:(17,1).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的变化罗列出部分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关键.

15.(1);(2)【分析】(1)移项利用平方根的性质解方程;(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然后利用立方根的性质解方程【详解】(1)移项得:解得:;(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得:∴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

解析:(1)x9;(2)x【分析】

1. 2(1)移项,利用平方根的性质解方程;

(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然后利用立方根的性质解方程. 【详解】

(1)x2810, 移项得:x281, 解得:x9; (2)8x127,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得:x13327, 8∴x13, 2311. 22解得:x【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16.(1)①;②;(2)③;④【分析】①先计算根式再加减计算②先计算根式和绝对值再加减计算(2)③两边除以25再开算术平方根④先除以-1再开立方根【详解】(1)①②(2)③④【点睛】本题考查根式的化简求

解析:(1)①13;②926;(2)③x【分析】

①先计算根式,再加减计算. ②先计算根式和绝对值,再加减计算. (2)③两边除以25,再开算术平方根. ④先除以-1,再开立方根. 【详解】

(1)①16938(2)2 6;④x5. 5132213

②1213125|63|6

115366926 (2)③25x236

x236 256x

5④(1x)3

(1x)3

1x4

x5

【点睛】

本题考查根式的化简求值,关键在于化简.

17.5【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相加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

解析:5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相加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a20,b30, 解得a2,b3, ∴ab23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有限个非负数的和为零,那么每一个加数也必为零.

18.【分析】过点A作AD垂直于垂足为D过点B作BH垂直于垂足为H连接AB根据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可知AB>ADAB>BH可得最大【详解】过点A作AD垂直于垂足为D过点B作BH垂直于垂足为H连接AB由题意得 解析:c

【分析】

过点A作AD垂直于l垂足为D,过点B作BH垂直于m垂足为H,连接AB,根据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可知AB>AD,AB>BH,可得c最大. 【详解】

过点A作AD垂直于l垂足为D,过点B作BH垂直于m垂足为H,连接AB, 由题意得:AD=a, BH=b,AB=c;

根据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可知AB>AD,AB>BH ∴c>a,c>b; ∴c最大 故答案: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50°或130°【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DOE=90°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DOB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求出∠BOE的度数【详解】解:如图1:∵OE⊥CD∴∠DOE=90°∵∴∠DOB=°∴∠

解析:50°或130° 【分析】

先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出∠DOE=90°,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DOB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求出∠BOE的度数. 【详解】 解:如图1:

∵OE⊥CD, ∴∠DOE=90°, ∵AOC40, ∴∠DOB=AOC40°, ∴∠BOE=90°-40°=50°, 如图2:

∵OE⊥CD, ∴∠DOE =90°, ∵AOC40, ∴∠DOB=AOC40°, ∴∠BOE=90°+40°=130°, 故答案为:50°或13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对顶角相等,要注意领会由垂直得直角这一要点.

20.270°【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1+∠3=∠2+∠4=180°再结合∠BAC是直角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a∥b∴∠1+∠3=180°则∠3=180°-∠1∵b∥c∴∠2+∠4=180°

解析:270° 【分析】

根据题目条件可知∠1+∠3=∠2+∠4=180°,再结合∠BAC是直角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如图所示,

∵a∥b,

∴∠1+∠3=180°,则∠3=180°-∠1, ∵b∥c

∴∠2+∠4=180°,则∠4=180°-∠2, ∵∠BAC是直角,

∴∠3+∠4=180°-∠1+180°-∠2, ∴90°=360°-(∠1+∠2), ∴∠1+∠2=270°. 故答案为:27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21.(1)B点坐标为(4,6),A点坐标为(4,0),C点坐标为(0,6);(2)3;(3)点P的坐标为(2,【分析】

(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a-b+2=0,2a-b-2=0,解得a=4,b=6,则B点坐标为(4,6),由于线段BA⊥x轴于A点,线段BC⊥y轴于C点,易得A点坐标为(4,0),C点坐标为(0,6);

(2)利用线段中点坐标公式得到点D的坐标为(4,3),点E的坐标为(2,三角形面积公式和S△AECS△AOCS△AOES△COE进行计算; (3)由于点P(2,a),点E的坐标为(2,即可求解. 【详解】

2(1)∵(ab2)|2ab2|0,

39)或(2,). 223),再根据233),,则PEa,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22∴ab20,2ab20, ∴a4,b6, ∴B点坐标为 (4,6),

∵线段BAx轴于A点,线段BCy轴于C点, ∴A点坐标为(4,0),C点坐标为(0,6);

(2)∵点D是AB的中点, ∴点D的坐标为(4,3), ∵点E是OD的中点, ∴点E的坐标为(2,

3), 2∴S△AECS△AOCS△AOES△COE

113164462 22223.

(3)∵点P的坐标为(2,a),点E的坐标为(2,

3), 2∴PEa3, 2∵S△AEPS△AEC, ∴

132a3, 22∴a39或, 2239)或(2,). 22∴点P的坐标为(2,【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偶次方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质、矩形的性质等知识.记住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2.(1)(0,2),(4,2),8;(2)Q(0,4)或Q(0,﹣4);(3)∠CPO=∠DCP+∠BOP,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根据平移直接得到点C,D坐标,用面积公式计算S四边形ABDC即可; (2)设出Q的坐标,OQ=|m|,用S△QAB=S四边形ABDC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 (3)作PE∥AB交 y 轴 于 点 E,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线段AB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CD,

且A(﹣1,0),B(3,0), ∴C(0,2),D(4,2); ∵AB=4,OC=2,

∴S四边形ABDC=AB×OC=4×2=8; 故答案为:(0,2);(4,2);8; (2)∵点Q在y轴上,设Q(0,m), ∴OQ=|m|, ∴S△QAB=

11×AB×OQ=×4×|m|=2|m|, 22∵S四边形ABDC=8, ∴2|m|=8, ∴m=4或m=﹣4, ∴Q(0,4)或Q(0,﹣4). (3)如图,

∵线段CD是线段AB平移得到, ∴CD∥AB,

作PE∥AB交 y 轴 于 点 E, ∴CD∥PE, ∴∠CPE=∠DCP, ∵PE∥AB, ∴∠OPE=∠BOP,

∴∠CPO=∠CPE+∠OPE=∠DCP+∠BOP, ∴∠CPO=∠DCP+∠BOP.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平移及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3.(1)两,右,一;(2)0.7071,22.36;(3)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4)21.54,﹣0.42 【分析】

(1)观察已知等式,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即可; (2)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3)归纳总结得到规律,写出即可; (4)利用得出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1)21.414,20014,20000141.4…

0.030.1732,31.732,30017.32…

由此可见,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两位,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2)已知52.236,507.071,则0.50.7071,50022.36, (3)311,3100010,31000000100…

小数点变化的规律是: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 (4)∵∴

33102.154,31004.2,

1000021.54,30.10.42.

故答案为:(1)两;一;(2)0.7071;22.36;(3)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左)移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4)21.54;﹣0.42 【点睛】

此题考查了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24.(1)n2(n1)2;(2)3025;(3)172125 【分析】

(1)根据题中所给各式可直接进行分析求解; (2)由(1)可直接代入求值即可; (3)根据(1)可直接进行求解. 【详解】

333解:(1)根据题意可得出:123141(n1)3n3=n2(n1)2;

4(2)将n=10代入n2(n1)2, 原式1412×102(101)3025; 41414(3)原式=302(301)2202(201)2=17212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25.(1)8,9;(2)【分析】

(1)根据新定义的法则进行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2)先由(1)的运算发现并总结规律,可得hA的值等于A的十位数字,再运用规律结合hAhB35进行合理的分类讨论,分4种情况:hA5,hB7或

B671.

A154hA7,hB5, hA35,hB1或hA1,hB35,再根据新定义可得答

案. 【详解】

解:(1)由定义可得:

h187=18+81+17+71+78+87352==8,

4444699663369339396=9.

4444(2)探究: h6931331122123323,

4418+81+17+71+78+87352h187===8,

4444h(132)h693699663369339396=9.

4444

发现并总结规律:hA的值等于A的十位数字, A,B为两个“西西数”,且hAhB35,

hA5,hB7或hA7,hB5,

而hA35,hB1或hA1,hB35不合题意舍去,

B的值最大,则B最大,A最小, AhA5,hB7,

当hA5时,A154或A451或A253或A352,当hB7时,B671或B176或B572或B275或B374或B473. B最大为671 ,A最小为154,B671B. 此时的值最大为

AA154【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新定义运算,同时考查了规律探究,弄懂新定义的运算法则,理解并运用规律,掌握合理的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6.(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1)以C为圆心,以CA为半径画弧,交点即为所求; (2)以A为圆心,以AC为半径画弧,交点即为所求. 【详解】 (1)

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 理由如下:

CPCA,l//BC,则APCCAPACB. (2)

如图所示,点Q1、Q2即为所求, 理由如下:

1ACAQ1,l//BC,则AQ1CACQ1BCQ1ACB;

2CQ1CQ2,则CQ1Q2CQ2Q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