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奥数题及答案大全
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个)。
解析:分给一班后还剩下40-20=20个梨,因为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所以二班分到20÷2=10个。
2、7年前,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岁。
解析:年龄问题,7年前,儿子年龄为12-7=5岁,而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所以妈妈七年前的年龄为5x6=30岁,那么妈妈今年37岁。
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上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人)
解析:站队问题,要注意不要忽略本身。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说明她前面有5-1=4个人,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说明她后面有3-1=2人,所以这一行的人数为4+2+1=7人,所以这个班的人数为7x6=42人。
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颜色)
解析:周期循环问题,以2+3+4=9个一循环,600÷9=66....6,余数为6,所以第600颗是黄颜色。
5、用一根绳子绕树一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〇厘米,绳子长0厘米。
解析:绕树三圈余30厘米,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所以树的周长为30+40=70厘米,绳子长为3x70+30=240厘米。
6、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解析: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相当于每小时向上爬了1米,那么7小时后,蜗牛向上爬了7米离井口还差3米,所以只需要再1小时,蜗牛就可把出井口,因此需要的总时间为8小时。
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分钟)。
解析: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只需要锯4次,每次要2分钟,所以一共需要4x2=8分钟。
8、有10把不同的锁,开这10把锁的10把钼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多少次,才能把这10把锁和钼匙全部配对。
解析:抽屉原理,考虑最不利的情况,第一把最多尝试9次,第二把最多尝试8次,以此类推,得出最多需要尝试的次数为:1+2+3+4+5+6+7+8+9=45次。
9、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
解析:还剩下的本数为4x25=100本,所以卖出去的本数为600-100=500本。
10、三年级同学种树80颗,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多少棵?
解析:四、五年级种的棵树为:2x80+14=174棵,所以三个年级共种树的棵数为:80+174=254棵。
11、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解析:学校有808个同学,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那么还剩下的人数为:808-128=680人,而剩下的这些人被平分到了5辆车上,所以最后的一辆车有680÷5=136个同学。
12、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解析:因为舞蹈队有24人,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所以器乐队有24+8=32人;又因为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所以合唱队的人数是32x3=96人。
13、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解析:男同学=女同学+2;女同学=男同学÷2+2;所以男同学=男同学÷2+2+2;所以男同学的人数等于2x(2+2)=8人,女同学的人数为6人
14、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解析:设块布原来长x米所以x-20=3x(x-32),解得x=38米 15、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里米
解析: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所以,解得x=25厘米,因此正方形的周长为25x4=100厘米
16、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解析:10000÷25=400,所以减400次差是0
17、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解析: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多的比少的多了84-20=粒; 当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时,拿动的粒数为÷2=32粒,也就是每袋有20+32=52粒;每次拿出8粒一共需要的次数为:32÷8=4次 18、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解析:简单逻辑推理题,因为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所以小强只能是第三高的,小红是第二高的,而小玲不能大家高,说明小玲最矮,此外就是小清最高,即从高到矮的顺序为:小清、小红、小强、小玲。
19、 用0、6、7、8、9这五个数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解析:两位数由个位和十位组成,而十位上一定不能为0,所以可能有6、7、8、9中的4种情况而个位上除掉十位上的数字以外,还有4种可能,所以根据乘法原理可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 的两位数共有4x4=16个。
20、梨树比苹果树多78棵,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梨树、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差倍问题,因为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所以梨树比苹果树多3倍的苹果树棵数;所以苹果树棵数为78÷3=26棵,梨树棵数为78+26=104棵。
21、姐姐和妹妹共有书39本,如果姐姐给妹妹7本后就比妹妹少3本,那么姐姐和妹妹原来本?
解析:因为姐姐给妹妹7本后就比妹妹少3本,所以姐姐比妹妹原来多7+7-3=11本;这时候就转化成了和差问题,所以姐姐原有书的本数为:(39+11)÷2=25本;妹妹原有书的本数为:(39-11)÷2=14本; 22、甲、乙、丙三个数,甲、乙的和比丙多59,乙、丙的和比甲多49,甲、丙的和比乙多个数。
解析:甲+乙=丙+59....(1)乙+丙=甲+49....(2) 甲+丙=乙+85.....(3)相加得到:甲+乙+丙=59+49+85=193.....(4) (4)-(1)得:丙=134-丙,解得丙=67; (4)-(2)得:甲=144-甲,解得甲=72; (4)-(3)得:乙=108-乙,解得乙=54
23、小军一家四口的年龄之和是129岁,小军7岁,妈妈30岁,小军与爷爷的年龄之和比他父母之和大5岁,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各几岁?
解析:(7+爷爷)-(爸爸+30)=5,化简为:爷爷-爸爸=28.....(1) 又因为7+30+爷爷+爸爸=129,化简为:爷爷+爸爸=92...............(2)
(1)+(2)得:爷爷=60,(2)-(1)得:爸爸=32 所以爷爷年龄是60岁,爸爸年龄是32岁。
24、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10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10段要多少分钟?
解析:一根大头锯成3段需要锯2次,也就是说锯1次需要的时间是5分钟;那么锯成10段需要锯9次,所以需要的时间是5x9=45分钟。
25、食堂买了一批大米,第一次吃了全部的一半少10千克,第二次吃了余下的一半多10千克,这时还剩20千克,这批大米共有多少千克?
解析:倒推法,最后剩下了20千克,因为第二次吃了余下的一半多10千克,所以第二次吃之前剩下的重量为:2x(20+10)=60千克;又因为第一次吃了全部的一半少10千克,所以这批大米共有2x(60-10)=1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