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由(      )制作的。
A.美国总统特朗普
B.法国总统马克龙 C.化学家门捷列夫
D.中国莆田八中的化学组和中国仙游金石中学的化学组联合 2.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3.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SO2
B.NO2
C.NO            D.NH3
4.短周期元素X和Y组成离子化合物X2Y,那么X和Y所在的族序数可能分别是    (     )。   A.IA和ⅥA
B.IA和ⅦA
C. ⅥA和ⅥA
D. ⅤA和ⅥA
5.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 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      是指 (     )。
A.醋
B.氨水
C.氢氟酸          D.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CO2的结构式:O=C=O B.CO2的球棍模型示意图: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168O    D.用电子式表示H]2-2O的形成过程:H×+··+×H→H+[
H+
1
7.关于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不是共价化合物     ②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共价键 ③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④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A.仅①②③⑤           C.仅②③④
B.仅②③④⑤      D.仅②③⑤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A. B. C. D. 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将浓硫酸滴到pH试纸上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 将SO2通入BaCl2溶液 现象 紫色褪去 试纸变红 红色褪去 生成白色沉淀 解释或结论 SO2具有漂白性 浓硫酸具有酸性 SO2具有漂白性 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钡 9.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K、Mg、SO4、NO3
+
+
2-
+
2+
2-
-
B.H、Na、SO4、CO3            C.Ba、Al、Cl、SO4 D.H、Fe、Cl、NO3
10.下列关于NH3和铵盐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属于固氮反应
C.铵盐受热易分解,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能看到白烟生成
11.已知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
A.d的氢化物比b的氢化物稳定
+
2+
-
-
2+
3+
-
2-
2-
2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c>b>d
C.a和d的原子结合可以形成带3个负电荷的阴离子 D.a、b、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关系是c>b>a
12.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己知:    ①a、c 、e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    ②b与d 的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     ③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    ④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由此判断a、b、c、d、e依次为(     )。  A.  Fe、Cu、Al、Ag、Mg              B.Al、Cu、Mg、Ag、Fe
C.Mg、Cu、Al、Ag、Fe D.Mg、Ag、Al、Cu、Fe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     )。
A.CO2和SiO2
B.KCl和HCl    C.NH3和NaOH
D.SO2和H2O
14.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一定有CO2-
3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一定有NH+4
D.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2-
4 15.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下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3
A.①、②、④、⑦对应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氢化物的沸点:⑤>⑧
C.元素③处于常见周期表第3周期ⅥA族
D.元素⑥和⑨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Mg(OH)2和HClO4
16.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硫酸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验证其产物,并探究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性质发生的变化。已知:装置A中圆底烧瓶中装有只含碳 单质杂质的生铁,分液漏斗中装有18 mol·L-1
的硫酸。装置F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其它供选择的试剂(可重复使用)有:品红溶液、无水硫酸铜粉未、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碱石灰。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刚开始,有CO2、SO2和水蒸气产生,随着反应的进行,会有H2产生 B.装置B中的试剂是无水硫酸铜粉未,用于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蒸气 C.装置D中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于检验反应生成的SO2 D.从安全角度考虑,应先点燃A的酒精灯,后点燃G的酒精灯
(以下为草稿纸)
4
二、填空题(共4小题,52分) 17.(10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列各组粒子中:        ① O2和O3
23       ②11H、1H 和1H
③3015R和        (核内15个中子)
④CH3-CH2-OH和CH3-O-CH3
(1)属于同种核素的组别是_______(选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组别是_________; (3)互为同位素的组别是_________; (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组别是____________。 Ⅱ.下列变化中:
①氯化钠溶于水;②烧碱熔化;③氯化氢溶于水;④氯化铵受热分解。 (5)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
(6)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Ⅲ.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二氧化氮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图是元素 周期表的一
5
部分。
(1)元素①对应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元素①~⑤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周期 _____族,N2的结构式为
__________。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酸性强弱:H3AsO4_____H3PO4(填“>”或“<”)。 (4)硫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S与H2      反应有一定限度(可理解为反应进行的程度),请判断:在相同条件下Se与H2
反应的限度比S与H2反应限度________(填“更大”、“更小”或“相同”)。
19.(12分)硫和氮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两种非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盛装浓硫酸或浓均可以使用的容器是   (填“铁罐”或“铜罐”);  (2)铜可溶于稀,其化学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224mL NO,作为氧化剂消耗  mol。   (3)已知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        损失每年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        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某实验室研究一份雨水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
测试时间/h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②若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用氯气消毒)相混合,pH将减小。请写出   雨水中的SO2与氯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欲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用的措施是     (填“A”或“B”或“C”或“D”)。
6
a. 少用煤做燃料            b. 把工厂烟囱造高    c. 燃料脱硫
d. 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e. 开发新能源
A. 仅abc            B. 仅bcde
20.(22分)
Ⅰ.(14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①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则A中加入浓盐酸,B中加入KMnO4(KMnO4与      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     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③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入盐酸、B中加入CaCO3、C中加入     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     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     装有________(填“NaOH”、“饱和NaHCO3”或“浓H2SO4”)溶液的     洗气瓶除去。
Ⅱ.(8分)工业生产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NOx(NO和NO2的混合物,假设不含
N2O4),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工业上可用氨催化吸收法处理NOx,反应原理
7
C. 仅ace      D. 仅acde
为:4xNH+6NO催化剂
3x=====(2x+3)N2+6xH2O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处理过程的实验装置如下:
(4)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同学认为去掉装置A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参及评分标准   2017.05.18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CDCAD   6-10:ADCAB  11-15:BCDCB  16:C 二、填空题(共4题,52分)
17.(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Ⅰ.(1)③   (2)①    (3)②    (4)④ Ⅱ.(5)③   (6)④
Ⅲ.(7)3NO2+H2O═2HNO3+NO(2分)
(8)Cu+2H2SO4(浓)      CuSO
4 +SO2↑+2H2O(2分)
18.(每空1分,共8分)
(1)          (2)Ar (3)2   ⅤA             <   (4)4   更小 19.(每空2分,共12分)
8
(1)铁罐  (2)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0.01
(3)①2SO2 + 2H2O + O2 == 2H2SO4 或2H2SO3 + O2 == 2H2SO4
② SO2 + Cl2 + 2H2O == 4H+ SO4+ 2Cl    ③ C
+2——
20.(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22分)
Ⅰ.(1)钾(1分)  铝(1分)     (2)Na2S+Cl2===S↓+2NaCl     (3) ①锥形瓶(1分) 防止倒吸(1分) ②变蓝 NaOH
③有白色沉淀生成      饱和NaHCO3
Ⅱ.(4)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5)使NH3和NO混合均匀并控制气体流速    (6)除去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    (7)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可以产生氨气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