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5月29日09:00—10:15】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物理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计4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5分;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2382381.关于衰变方程94Pu95Am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质子
B.衰变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C.X的穿透能力比α粒子强
238D.100个94Pu经过一个半衰期还剩下50个
2.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播。有关专家研究得出打喷嚏时气流喷出的速度可达50m/s,假设一次打喷嚏人受到的平均反冲力约为0.16N,时间大约0.03s,估算打一次喷嚏喷出空气的质量约为 A.9.6×10-3kg C.1.92×10-3kg
B.9.6×10−5kg D.1.92×10-5kg
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为n1:n2:n3=2:1:1,电阻R1=R2=R3=R。当A、B两接线柱接正弦交变电源时,R2的电流为I,则R1的功率为
A.
12
IR 2
B.I2R C.2I2R D.4I2R
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为开口向上的一条抛物线,顶点在坐标原点,在运动过程中
A.加速度逐渐减小
第页
1
B.加速度逐渐增大
C.速度从0到6m/s,经历时间t<6s D.速度从0到6m/s,经历时间t=6s
5.如图所示,将一小物块从倾斜轨道上的M点静止释放,滑至水平轨道上的N点速度为v,已知小物块与倾斜轨道、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能平顺滑过轨道拼接处量损失。现将倾角调大,如图中虚线QK,K为MN连线与斜轨的交点,Q与M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Q点静止释放,到达N点时速度等于v B.从Q点静止释放,到达N点时速度小于v C.从K点静止释放,到达N点时速度等于v D.从K点静止释放,到达N点时速度小于v
6.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图甲所示,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如图乙所示为55颗卫星绕地球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lgrlgT图像,其中T为卫星的周期,r为卫星的轨道半径,1和2对应其中的两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甲 图乙
A.a0与地球质量有关 B.图像的斜率与地球质量有关 C.卫星2的机械能大于卫星1的机械能 D.卫星2的向心加速度大于1的向心加速度
7.如图,光滑平行导轨水平放置,电阻不计,MN部分的宽度为2l,PQ部分的宽度为l,金属棒a和b的质量分别为2m和m,其电阻大小分别为2R和R,a和b分别静止在MN和PQ上,垂直导轨相距足够远,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强度为B。现对a棒施加水平向右恒力F作用,两棒运动时始终保持平行且a总在MN上运动,b总在PQ上运动,经过足够长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
A.回路感应电动势为零 B.流过a的电流大小为
第页
F 3Bl2
C.金属棒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D.金属棒a和b均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8.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止在水平面上,滑块B由静止释放。在B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给B施加一竖直向下恒力作用(图中未画出),斜面体仍保持静止,则
A.滑块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滑块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斜面体A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斜面体A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滑块P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长杆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Q与P用跨过定滑轮的足够长无弹性轻绳连接。将P从位置a由静止释放,经过位置b时,左边轻绳刚好水平,图中ab=bc(忽略所有摩擦),则
A.滑块P经过位置c时速度为零
B.滑块P经过位置b时所受轻绳拉力的功率为零 C.从a到c的过程,滑块P的机械能守恒
D.从a到c的过程,滑块P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10.如图,一长度为a的竖直薄挡板MN处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O点有一粒子源在纸面内向各方向均匀发射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v(未知)大小相同。已知初速度与ON夹角为60发射的粒子恰好经过N点(不被挡板吸收),粒子与挡板碰撞则会被吸收,ON3a,ONMN,不计粒子重力,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
A.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半径为第页
3a 23
B.挡板左侧能被粒子击中的竖直长度为a C.粒子能击中挡板右侧的粒子数占粒子总数的
1 6qBa mD.若调节初速度v大小使挡板的右侧被粒子击中的竖直长度为a,则v的最小值为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1-14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15-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小题,共45分。
11.(6分)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来验证拉力一定时,物体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左右等高的水平桌面上都有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木板上都固定有打点计时器,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滑块通过一条细绳绕过各自长木板上的定滑轮相连,动滑轮下吊有沙桶,调整装置使m1和m2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并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两个小滑块都与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的纸带相连。
(1)关于本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平衡摩擦力需要去掉细线及动滑轮,分别垫高长木板一端 B.实验前平衡摩擦力不需要去掉细线及动滑轮,分别垫高长木板一端 C.实验中需要满足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 D.实验中不需要满足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
(2)连接细线,调整沙桶中沙子的质量,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从静止释放沙桶,同时得到对应的两条纸带,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实验时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其中乙纸带如图所示,
通过纸带计算加速度
a2=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由于甲计时器中墨粉盘使用时间过长,纸带上未能打出清晰点迹,无法直接求得加速度a1。现已知两小车质量分别为m1=200g、m2=300g。若结论成立,可知a1=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2.(9分)学习小组准备测某型号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已知电池电动势约为12V,内阻约3Ω,直流电压表(量程为3V,内阻约2kΩ),电流表(量程为3A,内阻为3Ω)。需要将这只电压表通过连接一固定电阻(用电阻箱代替),改装为量程为15V的电压表,然后再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操作过程:
第页 4
(1)扩大电压表量程,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完成填空。 第一步: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第二步: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零
第三步:闭合开关,把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3V 第四步:把电阻箱阻值调到适当值,使电压表读数为0.6V
第五步:不再改变电阻箱阻值,保持电压表和电阻箱串联,撤去其他线路,即得量程为15V的电压表。 实验中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A.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 C.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30kΩ)
B.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 D.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30Ω)
电阻箱应选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
(2)用扩大了量程的电压表,通过电路图________(选填乙或丙)测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并得到多组电压U和电流I的值,并做出UI图线如图丁所示,可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13.如图所示,xOy平面为一光滑水平面,第一象限内有平行于xOy平面的匀强电场,同时有垂直于xOy平面的磁场。一质量m、电荷量q的带电小球从坐标原点O以初动能Ek入射,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先后经过P点(2l,23l)、M点(4l,0)时的动能分别为0.4Ek、0.7Ek,经过P点时小球的速度方向平行x轴向右。若在经过P点时撤去磁场,小球会经过x轴上的N点(图中未画出),求:
(1)电势差UOP、UOM;
(2)小球由P点运动到N点所需的时间。
14.光滑导轨ABC,左侧为半径为r的半圆环,右侧为足够长水平导轨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弹性绳原长为r,劲度系数k8mg,其中一端固定在圆环的顶点A,另一端与一个套在圆环上质量为m的D球相连,3r第页 5
先将小球移至某点,保持弹性绳处于原长状态,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已知弹性绳弹性势能Ep重力加速度为g)
(1)释放小球瞬间,小球对圆环的作用力
(2)求D球在圆环上达到最大速度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为多大?
12kx,2(3)当D球在圆环上达到最大速度时与弹性绳自动脱落,继续运动到B点后进入水平光滑导轨,导轨上等间距套着质量为2m的n个小球,依次编号为1、2、3、4.......,D球依次与小球发生对心碰撞,且没有能量损失,求1号球最终速度及被碰撞的次数?(结果保留根式)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给出的15、16两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制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选修3-3](12分)
(1)(4分)“回热式热机”的热循环过程可等效为如图所示a→b→c→d→a的曲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a→b、c→d为等温过程,b→c、d→a为等容过程,则
A.a状态气体分子平均动能比c状态小
B.a状态下单位时间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与d状态相同 C.a→b的过程气体放出热量
D.在一次循环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2)(8分)某物理学习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水深的深度计,如图,导热性能良好的圆柱形气缸I、II内径分别为S和2S,长度均为L,内部分别有轻质薄活塞A、B,活塞密封性良好且可无摩擦左右滑动,气缸I左端开口。外界大气压强为P0,气缸Ⅰ内通过A封有压强为P0的气体,气缸II内通过B封有压强为3P0的气体,一细管连通两气缸,初始状态A、B均位于气缸最左端,该装置放入水下后,通过A向右移动的距离可测定水的深度,已知P0相当于10m高的水产生的压强,不计水温随深度的变化,被封闭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
第页 6
①当A向右移动L/2时,水的深度h; ②该深度计能测量的最大水深hm 16.[选修3-4](12分)
(1)(4分)一半球形玻璃砖,C点为其球心,直线OO′与玻璃砖上表面垂直,C为垂足,如图所示。与直线OO′平行且到直线OO′距离相等的a、b两条不同频率的细光束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真空中单个a光光子的能量大于b光光子的能量 B.a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后速度变小,频率变小,波长变长
C.若a光、b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
D.若用a、b分别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同等条件下,光屏上得到的相邻两条干涉条纹的间距a光小于b光
(2)(8分)如图所示,波源S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y10sin5tcm,产生的波向+x方向传播,波速v=8m/s,P,Q是分别位于波源右侧介质中的两质点,质点Q到波源的距离是质点P到波源距离的4倍,从t=0时开始计时,当波源第一次到达波谷时,波刚好传到P点。求: ①波长;
②从t=0时开始计时到质点Q第一次出现波谷,波源通过的路程。
2021年重庆一中高2021届高考模拟考试
物理测试答案
1 C 2 B 3 B 4 D 5 D 6 A 7 B 8 AC 9 BD 10 CD 11、AD(2分)、1.19(2分)、1.79(2分)
第页
7
12、A(1分)、D(2分)、丙(2分)、12.0(2分)、2.6(2分) 解:(1)在O~P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qUOP0.4EkEk① 在O~M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得qUOM0.7EkEk② 联立①②解得UOP0.3Ek0.6Ek,UOM
qq(2)由(1)问知OP的中点A与M点是等势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沿OP由O指向P,粒子P到M做类平抛运动:
OP(2l)2(23l)24l③
aqUOP④ 4lm电场力分解为沿x和y轴,在y轴方向上做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23l(acos30)t2⑤
210ml2联立③④⑤解得t4 3Ek
14、(1)D球在释放瞬间受重力、圆环对小球的支持力(1分) 由受力分析可得Nmgcos601mg(2分) 21mg 方向:由释放点指向圆环圆心(1分) 2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圆环的作用力N(2)D球在圆环上最大速度位置处受重力、圆环的支持力、弹性绳的拉力 D球此时在该位置处切向加速度为0(1分) 设弹性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mgsin2k(2rcosr)sin(2分)
代入数据解得cos4(1分) 5
此时弹性绳弹性势能为Ep8
弹性绳升长距离x第页
3r(1分) 512mgr(1分) 25(3)从释放点到B位置过程中
3mgr12mgr12mv0(2分) 2252解得:v05lgr(1分) 25D球与1号球发生弹性碰撞mv0mv2mv1(1分)(1分)
12121mv0mv2mv12(1分) 222解得v1251gr151gr、v(1分)
325325然后1号球与2号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2号球与3号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 直至与n号球发生碰撞后第一轮碰撞结束,得n号球的速度为vn第一轮1号球碰撞2次
D球与1号球发生弹性碰撞m|v|mv2mv1
251gr 325
12121mvmv2mv12 222直至与n1号球发生碰撞后第一轮碰撞结束,得n1号球的速度为vn1第二轮1号球碰撞2次
215lgr 332521D号球最后与1号球发生弹性碰撞,最后1号球的速度v133一共1号球一共碰撞次数为2n1次(1分) 15.(1)D
(2)①10m;②25m 16.(1)C (2)①3.2m
②1.5m
n151gr 25第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