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家访⼼得体会
某些事情让我们⼼⾥有了⼀些⼼得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我。那么你知道⼼得体会如何写吗?下⾯是⼩编为⼤家整理的⼩班家访⼼得体会,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幼⼉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持、帮助家长提⾼教育能⼒”。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平时,我们虽然会每天与家长送孩⼦来园时作沟通,也会与有特殊情况没来园的家长做电话家访,但是⾛进孩⼦的家庭,与家长⾯对⾯的家访总能让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对⾯促膝交谈与电话⾥的听声不见⾯,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样。与早上匆匆忙忙的沟通相⽐,⾛进家庭的家访更能⽤⼼的聆听家长的⼼声,也更能表达我们对家长与孩⼦的看法。更能及时了解孩⼦学习和⽣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个孩⼦不在幼⼉园还继续享受⽼师给予的关爱;更能取得了家长对幼⼉园和教师的理解和⽀持,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期末将⾄,⼤⼀班经历了三年的幼⼉园⽣活,终于毕业了。作为⼤⼀班长期的“陪课⽼师”(每周兼课⼀天已经2年了),终于能在他们离开幼⼉园的时候,去他们的家中看⼀看,与他们的家长⾯对⾯更近距离的做“亲密接触”,也能与亲爱的宝贝们再道⼀声“再见”。
24⽇傍晚,习习凉风迎⾯拂来,甚是愉悦。我邀上同样是“陪课”的陈⽼师,带着“暑期⼀封信”,揣上精⼼撰写的期末评价表,从幼⼉园出发了。我们今天的路线很简单:距离幼⼉园最近的20来位孩⼦。
犹如预料之中,家长们对于我们家访反应不⼀,⼤多的是惊讶,说我的孩⼦在幼⼉园已经毕业,不再去幼⼉园就读了,⽼师怎么还会来家访?有的说你们两位⽼师平时这么忙,怎么也来家访了呢?也有的的是欣喜,正愁没有机会和⽼师好好交流呢,我的孩⼦虽然即将踏⼊⼩学,但是在学习⾏为、⽣活⾏为上,家长很是不放⼼。对于我们的到来⾮常的⾼兴,很很多问题与我们沟通,有许多疑惑想请我们作答。⾯对家长这些态度,我们深深知道:毕业班的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更需要我们的引领,⽽⾛进家庭的家访活动,正好给了我们⼀次了解、沟通的机会,对孩⼦,对家长,对我们⾃⼰,都将会是⼀次挑战。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家长对⽼师的尊重与信赖,也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孩⼦的殷切希望,我们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幼⼉的学习、⽣活,更要关⼼幼⼉的情感和品德,注意安全等。针对⼀部分家长提出有关幼⼉园与⼩学的困惑上,我们⽤“幼⼩衔接”存在的⼀些问题与措施,从时间安排与知识积累上,做了耐⼼的解答;⼀部分家长提出孩⼦特别不懂事,担⼼孩⼦上⼩学的问题上,我们也⽤⾃⼰的观点表明孩⼦的进步不是⼀朝⼀⼣,⽽是长期积累,只要我们对孩⼦⼀定的信⼼,多⿎励,今后孩⼦会成长更快;部分不⾜龄的孩⼦家长,我们在明确了下学期继续留读⼤班后,也对孩⼦读第⼆次⼤班时要与第⼀次有所不同要求,但是又不能给很在很⼤压⼒,并提出⼀些可取性的建议:肯定幼⼉的优点,甚⾄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缺点,⼩部分孩⼦不在家,我们只得通过电话,向家长表达了我们的意思,做了并做了相关交流。其中林松卫⼩朋友,就是对我说出“⽼师。我讨厌你上课”的那位男孩⼦,我更是耐⼼与家长沟通的同时,更与他本⼈做了很长的交流,促膝谈⼼,不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我们的感情,也对我今后的兼课教学⽣活带来很⼤的反思。
这次家访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的成功,这对我今后的幼⼉园教学⼯作来说是⼀个宝贵的经验,家访中,孩⼦们更能感受到⽼师的关注与重视,这是对孩⼦的⿎励,;家长更能理解我们的⼯作,这是对家长的触动。家访,容易形成教育合⼒,产⽣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访,是联系家庭与幼⼉园的⼀条重要纽带,是幼⼉园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的⼀道不可缺少的桥梁;是⼀门永⽆⽌境的学问,是⼀种多姿多彩的艺术。如何更有效地与家长,孩⼦交流,促进孩⼦健康成长,我们还要进⼀步研究与实践。我愿倾⼼奉献,天天等候。
家长们对于幼⼉园家访反应不⼀:有的惊讶,是不是我的孩⼦在幼⼉园⾥犯了严重的错误,⽼师要到家⾥来家访?有的婉拒,我家地⽅⼩,又乱,那个时间⽼师没有空,抽不出时间招待⽼师;但更多的是欣喜,正愁没有机会和⽼师好好交流呢,对于⽼师的到来⾮常的⾼兴。⾯对家长不同的态度,⽼师们更困惑了,会不会因此⽽造成负⾯的影响,给家长们带来额外的负担?但有⼀点很重要,那就是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确实需要⽼师的引领,⽽⾛进家庭的家访活动,正好给了⽼师⼀次了解、沟通的机会,对孩⼦,对家长,对⽼师⾃⼰,都将会是⼀次挑战。
家访是⽼师幼⼉园每学期末每位⽼师必做的⼯作,刚开始时我很疑惑:⽼师现在的通讯这么发达,很多时候⽼师都通过电话交流,有些⼩事则可以在接送的时间三⾔两语与家长交换意见,有必要⾛进家庭实⾏这样传统的家访吗?家长会乐意接受吗?通过三个学期的家访⼯作,现在我认为家访是⾮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减少家长与⽼师之间的距离,使⽼师的沟通交流更加有效。现在我将我本学期的家访感受做以下概括:
在家访的过程中,⽼师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师的尊重与信赖。家长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幼⼉园什么时候开始教写字算数?对于这样的问题,⽼师详细地向家长解释幼⼉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家长明⽩⽼师的教育不能超出幼⼉的接受能⼒,不能拔苗助长。同时⽼师也详细地向家长了解了幼⼉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有礼节、有分⼨地向家长反映幼⼉在园的表现,肯定幼⼉的优点,甚⾄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缺点,耐⼼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法,让家长知道幼⼉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幼⼉的学习、⽣活,更要关⼼幼⼉的情感和品德。另外⽼师还给家长们布置了寒假作业,就是让家长寒假多抽出时间陪陪孩⼦,把幼⼉拿回家的幼⼉⽤书再和孩⼦⼀起看⼀看,学⼀学。
这次家访给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值得我反思事情,这对我今后的幼⼉园教学⼯作来说是⼀个宝贵的经验。在学期即将结束的那个星期,⽼师班发⽣了⼀件令我⾮常难过的事情,⼩朋友的⼤拇指被门夹到了,⽽且⾻折了,当时我真的不知所措,这可是我从教以来发⽣的最严重的事故了,对于和他的家长我感到⾮常的内疚。例如:家访第⼀天我和陈⽼师去买了⽔果打算去⽂伟家看望他,坐着三轮车刚到他们家路⼜,就看到⽂伟和他爸爸在那等⽼师了,到了他家他爸爸妈妈和热情的招待了我们。我们⾸先对于在幼⼉园发⽣的这件事表⽰了歉意,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在整个家访谈话过程中他们表现出了对于这件事的理解,说这是个意外,没有关系,⽂伟⾃⼰平时也很调⽪,还说⽂伟经常说⽼师很好。听了他妈妈的话我⼀⽅⾯觉得很⾼兴,家长这么理解⽼师的⼯作,另⼀⽅⾯更让我们觉得内疚了。这次家访还有多印象深刻的事,如:郑乐珊⾼兴的拿⼩时候的照⽚给⽼师看,给们讲⼩时候的事;叶雯婕兴奋的给⽼师表演培训班学过的舞蹈;还有很多家长会着孩⼦在路⼜接⽼师等等,这些都很让⽼师感动,也让⽼师在寒冷的冬夜感受到了温暖。
通过家访,⽼师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师⾃⼰再次感受到了教师⼯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作热情;更使⽼师得到了教育和锻炼。家访不仅仅给⽼师教师带来了感动和宝贵的经验,家访也带给了孩⼦们满⼼的快乐:“⽼师到我家来了!”家访后的⼏天,孩⼦们交流的话题都是同⼀个内容。孩⼦们的⼀⾔⼀⾏,都让⽼师感受到那种溢于⾔表的快乐。家访更带给家长全新的感动:“⽼师,谢谢你如此细致!”教师对孩⼦⽇常⾔⾏的细微介绍,对孩⼦个性的详细剖析,⽼师的家教理念让家长们⽿⽬⼀新,从来没有想到,教养孩⼦还有那么多的道理。
教育是个⼤家庭。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各施其职并互相促进。
为进⼀步搞好学校教育,协调各种教育⼒量,本学期末我校开展了全⾯的家访⼯作。现将本次家访所得简述如下。⼀、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积极因素
1、家长具有把孩⼦教育好,培养其成才的⼼理。现在的家长寄托在孩⼦⾝上的希望很⼤,具有将孩⼦培养成才的强烈愿望。因此家长往往能满⾜孩⼦的各种要求。包括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购置充⾜的⼉童玩具,提供⼴阔的学习渠道和媒体。有的家庭还为⼦⼥布置了专门的⼩房间⽤于学习。
2、现代家长注重对⼦⼥的教育内容。现在的学⽣家年龄都在30—40之间,他们本⾝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童的教育⼯作,并讲究教育的⽅法,经常帮助⼦⼥解决⼀些在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兖作⽤。
⼆、现代家庭教育的消极因素
1、正因为家长“望⼦成龙”、“望⼥成凤”⼼切,对⼦⼥有求必应,以⾄于溺爱和放纵,从⽽使孩⼦形成了骄纵的⼼理。他们在⾔论、态度、⾏为等⽅⾯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爱哭闹、懒散等不良的⾏为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2、家长望⼦成龙,只看重⾃⼰⼦⼥的学业成绩⽽忽视或放松了对⼦⼥的思想品德、纪律、劳动等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持,甚⾄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驰。这使学校教育孤掌难鸣,某些⼯作开展不开。
3、现代家庭中⽗母外出打⼯、做⽣意的不乏少数,从⽽削弱了家庭教育的⼒量。有些家长虽然将其⼦⼥交于⽗母管束,可是爷爷奶奶不是宠爱有加,便是有⼼⽆⼒,管束不下,徒劳⽆益。这更助长了孩⼦的骄纵⼼理,他们变得越来越野,使学校教育⼯作难上加难。⽽学校与家长联络也往往是徒劳⽽返。
4、家庭成员内部不⼀致的教育⼒量难以与学校教育融合。有的家庭成员缺乏对教育下⼀代的正确认识和协调意见。往往出现“爸爸动⼿打孩⼦,妈妈忙着护孩⼦,奶奶出来拉孩⼦”的局⾯。家庭成员甚⾄当着孩⼦的⾯彼此埋怨、指责、争吵,弄得孩⼦⽆所适从,分不清是⾮曲直,更不知⾃⼰错在哪⾥,如何改正,从⽽养成了说谎、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等不良品质,给学校教育增添了许多难处。
5、现代社会学习渠道和媒体的多样性使学⽣有机会获得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知识⾯,这是好事。可是诸多媒体如电视、vcd、书报杂志等中不乏黄⾊、暴⼒等糟粕。孩⼦因为得不到家长正确的监督和开导(有的`家长甚⾄当着孩⼦的⾯⽽不知隐蔽),⽽形成了暴⼒模仿倾向和不良的⼼理品质。这是学校教育在新形势下⾯临的又⼀严峻的问题。
三、克服家庭教育弊病的⽅法1、家长要严格要求和抚爱相结合。
2、对⼦⼥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所能及的劳动条件。3、加强对孩⼦的⼼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理品质。4、适当开辟学习渠道和提供合适的媒体,并加强监督和引导。5、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量。
6、家长要多与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7、学校要通过家访、开家长会、书⾯联系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勾通,协调做好教育⼯作。
通过这次“国培计划”特岗项⽬的培训,我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重新认识了⾃⾝的不⾜,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参加这次培训的学员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家都认真虚⼼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我相信绝⼤部分学员能专⼼致志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像是⼀顿丰盛的⼤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前。在这次国培中对于专家讲座我感觉真是“听君⼀席话,胜读⼗年书”。各位专家毫⽆保留的把⾃⼰在学习和⼯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家分享,深⼊浅出。对初⼊教育⾏业的我们来说是对教学理念的⼀次⼤更新,思想的⼀次⼤飞跃。在国培中学习到了很多实⽤的技巧和先进的教学观念。
在培训平台中我加⼊了⼩学语⽂20xx的国培计划研修三班。辅导员马莉及时的为⼤家服务,提供便利,是我们在国培中最好的良师益友。学习,永⽆⽌境。学习就是这样,像吃饭睡觉⼀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活⽅式。我认识到我⾃⼰也可以从现在起就⾏动起来,像专家⼀样投⼊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的⼯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
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作在我们的⼿中,坐⽽⾔,不如起⽽⾏!路虽远,⾏则将⾄;事虽难,做则必成。要树⽴终⾝学习的观念:为做⼀名合格的教育⼯作者努⼒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才努⼒⼯作。⼈要⾛进知识宝库,是⼀辈⼦的事情,不可能⼀蹴⽽就。因此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国培教育,给了我们⼀把学习的钥匙,这是⼀把增长知识才⼲和提⾼思想素质的⾦钥匙。在以后的⼯作中,我会认真踏实做好每⼀件事,爱岗敬业,以满腔热情投⼊到⼯作中去。
在⼯作中做⼀个有⼼⼈,注意观察、学会反思,加强读写及语⾔表达能⼒。加强教学研究,努⼒提⾼教科研理论⽔平,为成为⼀位研究型专家型⽼师这⼀职业理想⽽努⼒。⾯对孩⼦,要有爱⼼、有耐⼼,真⼼赏识⿎励每⼀个孩⼦;⾯对家长,要热情、友善,多站在家长的⾓度思考问题。谦虚谨慎,多向名家专家向⽼前辈⽼教师学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颗⽆私奉献的⼼,带着对学⽣的爱⾛上岗位。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多的⾃我反思。读书是提⾼⾃我素养的⼀个好⽅法。⼀桶⽔早已不能满⾜学⽣的需求了,我要不断学习,成为长流⽔。百年⼤计,教育为本。教育⼤计,教师为本。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使⾃⼰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在今后的⼯作中还必须给⾃⼰定好位。在新的环境下努⼒做⼀名领导信任、家长信赖、孩⼦敬佩的好⽼师。⽤⾃⼰的努⼒来证明⾃⼰的价值。⽼师应在教学⼯作中充满豪情和活⼒,对学⽣充溢着爱,并应常常反思,使学⽣在⽿濡⽬染中不断进步,使⾃⼰的教育教学能⼒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