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
课题 诚实守信 教具 课次 多媒体 媒体 次/ 周 科目:传统文化 班别:15春牧医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目的:加强学生个人的修养, 教学重点: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教学难点:学以致用。 教一、导入部份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广东精神是什么吗? 学生回到。。。。。。 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形 新时期的广东精神中就强调了诚信这个精神。为何诚信如此的重要?为何说践行广东精神,让广东处处开满鲜花? 二、新课讲授 (1) 以下是一个有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希望能给你们一些启发。 1) 《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放羊的孩子》 学 过 程
1
教 (2)同学们,你们曾经有过失信于人的事情吗?答应了别人而做不到,对方会怎样呢?或者,在别人答应了你们什么事情,但是别人没有做到,你自己又是怎样想的呢? 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别人的真实感受去体会,领悟诚信的重要性。 三、名言欣赏朗诵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 四、课堂小结 课后 小结 学 过 人如果丧失了诚信,等同于失去了人生的财富,等同于失去了人格。失去了人格,谈何为人?面对诱惑,不为其所惑。坚持真我,坚持诚信,保证良心的跳动。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要做到诚信。 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