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l卷第11期 煤炭技术 Vo1.21,Nol1 2OO2年11月 Coal Technoloa'v Nov..枷2 浅谈浮选柱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郑钢丰,朱金波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安徽淮南 1) 摘要:综述了浮选柱的研究现状与其最新进展,较详细地阐述了几种典型的浮选柱发泡器与几种典型浮选柱的 特点.并简要论述了浮选柱的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发泡器;浮选柱;矿化 中图分类号 ̄T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25(2oo2)11—0043—03 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0前言 加拿大Boutin浮选柱、Fotair浮选柱、波兰KFP 有关浮选柱和气泡发生器的专利现已有约100 型浮选柱、乌克兰浮选柱、姐型浮选柱、苏联有色金 个。从两届国际浮选柱会议及新近研究反映出,其 属研究院浮选柱、Leeds浮选柱、mU充填介质浮选 研究侧重点主要是针对原浮选柱的两大缺点上加以 柱、电浮选柱和磁浮选柱、多层搅拌浮选柱、多层段 改进创新的。一是气泡发生器,二是柱体高度。因 浮选(俄罗斯)。改进的高柱型浮选柱具有浮选收率 而笔者按这两种方式对各类浮选柱进行了归纳分 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不足之处主要是单位容积分选 类。即按发泡器分类,将浮选柱分为内部充气型和 效率低,操作维修不便。高柱型浮选柱由于大多数 外部充气型;按柱体高度则为高柱型和矮柱型。 采用层流流态下进行矿化与分离,因而碰撞矿化效 大量研究工作表明,浮选柱总的发展趋势是:由 率低。矿浆停留时间长。 内部充气型向外部充气型发展;由高柱形向矮柱型 2.2矮柱型浮选柱 发展。 矮柱型浮选柱是当前浮选柱研究的热点,有代 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l 浮选麓发泡器研究进展[ 儿2] 2.2.1全泡沫浮选柱 ● 结构见图1。其特点是:①空气/水/起泡剂一 几种典型的气泡发生器形式如下: 起给入柱体充气区中,整个柱 £全为气泡充满,入料 (1)内部发泡器 从柱中上部给入泡沫中。完全利用泡沫富集作用进 主要形式有:主管发泡器、过滤盘式发泡器、砾 行分选。②柱体高度仅1 m左右。缺点是矿浆停留 石床层发泡器、电解微泡发生器。 时间短,矿化不充分。 (2)外部发泡器 主要形式有:旋流型发泡器、气/水发泡器、美国 矿业局型发泡器。 一般产生微泡的方法有电解法、压力溶解法、机 械气泡诱导法等。目前研究认为浮选柱最好的发泡 方式是联合压力溶解和机械气泡诱导法。美国矿业 局外部发泡器就是这种方式,已被工业实践证明是 可取的发泡器形式。 2浮选柱研究现状CI]C3]C4][5] 几种典型的有特点的浮选柱按柱体高度划分归 纳如下: 2.1高柱型浮选柱 图1全泡沫浮选柱 收稿日期:2002—06—26;修订日期 ̄2002—08—26 作者简介:郑钢丰(1972一),男,安徽淮南人,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学与工程系在职研究生,现主要从事浮选工艺方面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4・ 煤炭技术 第11期 2.2.2 Wemco/Leeds浮选柱 J 结构见图2。是将Leeds浮选柱与Wemco浮选 机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①具有机械充气搅拌装 置,矿浆均匀,粗粒不易沉淀;②柱内装有几层隔栅 介质锟,悬动介质锟随泡沫层密度变化,上下浮沉, 自动调节锟间间隙,以控制精矿品位;③高度接近常 规机械浮选机高度;④柱顶加冲洗水,排除泡沫中脉 石夹杂。该柱缺点是结构复杂。 图2维姆科一里茨型浮选柱 1.给料2.逆水流3.机内横向槽4.进气管5.刮泡器6.泡 沫聚集板7.介质锟8.矿浆排出口‘9.排出管 lO.搅拌器 l1.稳流板 2.2.3旋流充气浮选柱L8J 结构见图3。这是由美国犹他大学Miller教授 发明的。是将重选水力旋流器与浮选相结合的产 物。其主要特点是:①矿浆切向压力给入,将从多孔 柱壁压入的空气剪切成气泡,气泡从柱壁向柱中心 移动过程中,与颗粒发生碰撞附着,矿化速度高,因 而浮选速度快,其处理能力相当于同容积浮选机的 50倍。②沉砂环形排矿,矿浆基本属于“塞流”。③ 设备体积小,多孔介质孔眼不易堵塞。缺点是器壁 磨损较甚,参数变化敏感性较大。 2.2.4 Jameson浮选柱[9][ 0][11] 结构见图4。这是由澳大利亚Jameson发明的 新构思浮选柱。其工作原理是将调好药剂的矿浆用 泵经入料管打入下导管的混合头内,通过喷嘴形成 喷射流而产生负压区,从而吸人空气产生气泡,矿粒 在下导管与气泡碰撞矿化,下行流从导管底口排入 分离柱内,矿化气泡上升到柱体上部的泡沫层,经冲 洗水精选后流入精矿溜槽,尾矿则经柱体底部锥口 排出。 该柱具有以下特点:①矿粒与气泡的碰撞矿化 发生在下导管内,柱体只起使矿化气泡与尾矿分离 作用。②浮选柱高度低,由于气泡矿化过程不发生 在柱体内,省去了常规浮选柱中的捕集区高度。③ 矿粒在下导管内滞留时间短,浮选效率高。④下导 管内矿浆含气率高达4o% 60%,而普通浮选柱气 溶率为4%一16%。⑤矿浆通过混合头的喷嘴以射 流状进入下导管,省去了正压充气设备。 该柱缺点是:①矿浆停留时间短,需要设置多段 扫选。②下导管内不易充满,给矿波动时,分选过程 不稳定。③对气体的劈分成泡过程不完善,影响分 选效果。 . 图3旋流充气浮选柱 1.进气管2.给矿管3.溢流4.连接管5. 赢朴6.多孔介 质柱体4 S 7.外套柱体沫6 7 9.泡沫基座母 , lO.沉砂 图4詹姆森浮选柱结构示意图 3 浮选柱的应用特点 (1)浮选柱多用于处理量大的粗选和扫选作业, 也可用于浮选之前的预选和尾矿的再选作业。 (2)浮选柱可用于品位极低的矿物的分选,如金 属、稀有金属和某些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1期 郑钢丰等:浅谈浮选柱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5・ (3)浮选柱中泡沫量与刮泡方式有关。 备,相应的自动控制技术必须跟上,才能推动其在实 (4)浮选人料粒可以很细,一般一0.0"/4 mm的 际生产中的稳定应用。 含量高达50%以上的入料仍可得到有效分选。 (7)浮选柱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用于矿 (5)浮选柱可以串联使用。柱间高差可以不超 物的分离、提纯,还用于污水处理,纸浆脱墨等新领 过1.5—2 m。 域,处理粒度范围也从中、细粒拓展到粗粒。 (6)浮选柱具有明显的节电效果,并可提高精煤 品位或增加回收率。 5 结束语 4,浮选柱研究发展趋势 本文阐述了浮选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 势,望能为致力于浮选柱研究人员提供思路与方向。 (1)研制新型可靠的气泡发生器,充气材料,充 气方式多样化,除传统的压气式外,研究高压溶气 参考文献: 法,电解法等,以及各种方式的相互结合。从内部充 [1]朱友益,张强,王化军.浮选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气器改为外部充气型,在柱内按物料性质不同,设置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6,No.3,3—7;1996,No.4,26—30. 多层充气,多点充气等各种方式。 [2]Mckay J.D.aa1..Column flotation and bubble generation sIIldies at the bureau 0fmlne,column flotation‘88,0l印ler l8,l73—186. (2)不断改善浮选柱内矿浆流态,形成理想的 [3]J.B.亚纳多.杨培章译.浮选柱技术现状[J].国外金属矿山, “塞流”流态。研制各种型式的充填介质浮选柱,充 1991.No.1,51—56;No.2,65—68. 填介质类型有波纹板、棒型、平板、玻璃珠等,使疏水 [4]刘随芹,郭梦熊.浮选柱的研究及发展趋势[J].选矿机械, 型转为亲水型,固定型转为活动型,以防止发生堵塞 1990.No.4,35—39. 及更换、维护方便。 [5]朱友益,张强,王化军.新结构短柱体浮选柱的研究现状[J]. 化工矿山技术,1996,No.5,23—26. (3)研制各类矮柱型浮选柱,构思新的矿化碰撞 [6]Jame ̄nG.J.,A n conceptinflotatim cohmm design,colunmflo ̄a- 模式,取代常规高柱中的捕集区,实现理想的紊流矿 tion‘88.Olapter.30.281—285. 化,静态分离浮选条件。 [7]Vernon R.岍,Wemm/lee ̄flotation e ̄u*on deveb ̄ment.C ̄hllTln (4)开发各类新特点的浮选柱,将电浮选柱,磁 lfotation‘88,0laf er.29,267—275. 浮选柱,真空,溶气等技术在浮选柱中加以综合采 [8] Miller J.D.Ye Y.G叩alal(Ti:|IlnaII S.,Deve|q ̄ment 0f the air.邓Br8ed hydrocyclnoe,colunm flotation‘88, r.34.305—313. 用。 [9]Jame ̄G.J.and Manlaping E,V.,Applications 0fthe Jan',- ̄on (5)研究各类碰撞矿化机理,建立数学模型,用 lfotatino cell, ̄lunm‘91. 于合理化设计和按比例放大,缩短新型浮选柱从实 [1O] 陶长林.詹姆森浮选柱一浮选工艺的一大技术突破[J].中国 验室走向工业应用的时间。 矿业.1995.No.1 Vo1.4. (6)浮选柱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尤其对矿浆 [11] 刘炯天.欧泽深,詹姆森型浮选柱的研究[J],选煤技术. 停留时间短,矿化速度快,波动因素敏感的浮选设 1995.No.1.62—29. Talking about the research of flotation column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ZHENG Gang-feng,ZHU Jin-bo (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inan 232001,Chitni) Abstract:This paper sunm ̄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flotation column and its latest development,In the meantime.it also 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several typical kinds offltoation columnfoaming nmciitnes and flotation cohmms’traits,and briefly expotu,,ds the applica・ tion traits offlotation column and its develoimlent trend, Keywords:foaming nmc|6ne;flotation colunm;miner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