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古诗两首

2古诗两首

来源:九壹网
玉壶镇中心小学电子教案模板

课题与课型 2、古诗两首(阅课读) 执教时间 学情及教材简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通过读,想,悟,论,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4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 预设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重点、难点 体会诗人的写作目的,体会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儿童那种捕碟的快乐。 教学具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与学的预设 第一课时 草 一 谈话 1师:教师拿出一棵小草问:你知道这是什么?他有什么特征?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学生可结合查找的资料 2 是呀,小草,那是多么普遍的一种植物啊,在田野,在郊外,在草原,到处有他们的身影,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草呢?他想表述草的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草》,看看古诗中的草有什么特点?。 二 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1先听老师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三 自读课文,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诗,碰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想想它是什么意思。对不理解的词圈一圈,划一划。 2 、指名读,(1)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认读生字(3)注意停顿 离离 |原上 |草, 一岁 |一枯 |荣。 野火 |烧 |不尽, 春风 |吹 |又生。 设计意图或修改 挖掘学生的记忆库,提取相关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3 、电脑配乐出示古诗《草》。 4、自己说说古诗的意思。 (1) 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2) 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3) 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四 品读。 1、齐读“离离原上草” (1) 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2) 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引导学生看图)(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 诗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野草茂盛的样子? (对,“离离”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样子。) (4) 让一两位同学说出诗意。 (5) 指导朗读。 师:第一句诗主要写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样子,读的时候,“离离”两字读重一点。 2、这些野草有什么生长规律呢? (对极了,那你们看看诗中又是怎样写的?) (1) 指导朗读:“一岁一枯荣” 问:“一岁”是什么意思呢?(一年) 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请你们告诉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一样吗? 是的,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是不一样的,先看春天的草。 (软件出示:春、夏、秋、冬) (2) 看图后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长情况。(多几位同学说说) (3) 看了图片,我们知道,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哪一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会枯萎呢? (4) 师:现在,谁愿意帮老师一个忙,把“枯”、 “荣”两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诗句的感悟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个字摆在相应的季节下面,并请他说说“枯”、“荣”的意思。 解为基础,在理(5) 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一岁一枯荣”是什么意思吗?(让解过程中,摒弃一两位同学说说)。 教师的独白,辅3、 (1) 师: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草原上的野草会怎样呢?以画面帮助,在(软件:出示燃烧图,观察。) 联系中发现古诗(2) 让学生说说(野火烧去了野草的茎和叶, 埋在泥土里的理解的规律,在根是烧不掉的) 一定程度上梳理(3) 教师画简笔画 (4) 诗中是怎样写的呢?请读出有关的诗句。(强调“尽”的意了知识,掌握了思。) 语言规律,使学(5) 由于草根没有烧掉,所以草会怎样呢?(出示软件)并说出习有规律可循。 诗句意思。 (6) 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画出来,并告诉大家所画的 意思。 (7) 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求用高扬的语气朗读)。 (春天一 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 所以读的时候高扬的语气去读。) 4 、师:小朋友,野火烧得 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 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你 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遇到困难, 一定会像小草一样勇敢、顽强拼搏。) 低年级的古诗教5 、朗读最后的两句诗。(现在,我们一齐来用高扬的、令人振学要避免逐字逐句讲解。教学古奋的语气朗读最后两句。) 诗,可以借助插6、朗读全诗(分男、女同学)(读后很好,那全诗你们也能读图,帮助学生大得这么好吗?请试试看) 概了解诗意。要问:学习这首诗,你最欢那一句呢?(对啊!我也最喜欢这一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因为这句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意志。) 在吟中入境 7、背诵全诗(开火车背、小组背 ( 站起来 ) 、指名背)(《草》 我们学过了,现在我要和大家一起听着音乐,听着诗歌,再次到 大草原去领略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 8、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草》,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 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 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 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书写指导:书写“烧、枯、荣” 四、课后延伸 1 你想对小草说些什么,拿起笔来写一写。 2 对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背景?(电脑出示资料,学生读一读) 五、 布置作业: 1 回家查一查,这首诗的后四句是什么意思,并将全诗背诵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2.看图背诵。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请你背诵给大家 听。(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 万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 古诗学习对于学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生来说存在一定4.认读“宿、徐”。(出示卡片认读,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的畏难情绪。让音读正确) 图上的景色。 5. 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的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学生在同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引入新诗的学习老人。)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6.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明白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能减轻学生的心意思停顿,读好诗题)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理负担。而让学生把诗题生字的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利于激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先励学生在生活中听课文录音)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读后交流,把生字“篱、疏、未”读正确,识字,培养能力,把诗句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了解景物。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交流。(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儿童”、“蝴蝶”;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再读诗句,读通顺。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读诗句,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同时也降低了诗题理解难度。 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造,也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古诗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欣赏风景”的“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也有小窗。从诗中找“无”指“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景,再与图对应,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光,在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潜意识中形成一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说诗句的大意,不求统一:定的学习方法。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 阴。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入诗境、悟诗情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是一种个性化的么感受?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阅读行为,在交化的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流中强调情感的然;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激发,让学生与3.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 (指导有感情背诵) 五、图文对照编故事。 因此安排了说诗意、入诗境、抒1.这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你诗情环环相扣的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步骤。 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 听听。(交流) (附片断: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 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 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 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 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 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 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 丽。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2.课外作业(选做):这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青你先把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 六、学习生字做诗卡。 1.指导书写“未、追、店、菜、宿”。 2.摘写“诗画卡”(诗一首,画一幅,制作成随身可携带的“诗画卡”) 板书设计: 草 宿新市徐公店 离离原上草 , 篱落疏疏一径深, 一岁一枯荣。 树头花落未成阴。 野火烧不尽, 儿童急走追黄碟, 春风吹又生。 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业布置内容: (选做):这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青你先把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 教学后记: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我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引导学生先自渎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问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和理解。特别是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景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