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基于双减背景探讨如何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基于双减背景探讨如何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来源:九壹网
浅谈基于双减背景探讨如何提升小学数

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我认为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避免学生出现“吃不饱”、“吃得少”的现象;一方面要在课后作业上下功夫,争取为学生开辟一个“个性发展”的新天地。“双减”的实施不仅仅是希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是希望教师能够在“双减”背景下,积极改革、努力创新,将小学数学作业按照趣味性原则、分层性原则、生活化原则进行布置,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关键词: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此同时,课后作业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续和补充。为了在“双减”下,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我认为教师可以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之上,打破传统的作业形式,科学合理的为学生布置一些高质量的作业,使得学生可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被激发出来。基于此,本文将基于双减背景下,探讨如何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一、浅析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可以很好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也可以通过作业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然而在实际的作业设计中,仍然有部分教师在采用题海战术,如此,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会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情绪,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作业内容仍然是题海战术

[1]

从目前作业布置情况来看,仍然有部分教师在采用题海战术,所谓的题海战术就是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习题,让学生每天不停的刷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习题的反复练习来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但是经过长期的分析和观察,题海战术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的教学,反复的做着同样的习题,不仅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还会浪费学生的时间,教师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二)作业形式仍然是统一布置

很多教师为了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常常会将作业进行统一布置,但是这种布置作业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每个班级都会有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一般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如果教师总是给这些学生布置一样的作业,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吃不饱”、“吃得少”的现象,这样的作业完全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需求,更无法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会严重影响和制约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

二、探讨如何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虽然“双减”实施已久,但是部分教师仍然在采用传统的作业设计方法,传统的作业内容基本都是千篇一律,毫无创新,这样的作业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一定要改变、一定要突破、一定要创新,如此才能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一)作业的设计要趣味化

在基于“双减”背景下,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爱好,将作业设计的趣味化一些,如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仍然是给学生几张卷子,或者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势必会打消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

3]

[2]

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将作业按照难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让学生以“闯关”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学生每闯过一关,就会得到一朵小红花,当学生得到小红花时,就会不由自主的继续闯关,直至通过全部关卡。如此设计作业,既可以让学生高兴的完成作业,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作业的设计要分层化

在基于“双减”背景下,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我认为教师可以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由于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就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布置不同的作业,作业既要满足优等生的发展需求,又要顾及中等生和差等生的需求,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作业中有所收获。

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将作业按照套餐的形式进行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套餐。套餐1的作业内容可以是难度相对较强的习题,在附加一些创新类习题;套餐2的作业内容可以是基础习题,内容相对简单;套餐3的作业内容可以是相对简单的习题,这样的作业方式既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又帮助学生树立了完成作业的信心。

(三)作业的设计要生活化

在基于“双减”背景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将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一些,小学数学中的部分知识是相对抽象难懂的,有些知识点任凭教师如何讲解学生也无法理解。因此,教师就可以将作业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自己从实践中获取真理,如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还真正的实现了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知识点时,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了半天,但是学生却并没有从中获取任何知识,因此,教师就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钟表的教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先让学生对时针、分针、秒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拨弄钟表,上学是几点、放学是几点,如此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实现了钟表教学的目的。

[5]

[4]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业的设计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为了确保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作业按照趣味性原则、分层性原则、生活化原则进行布置,使得作业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龚仙彦.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新一代:理论版, 2021(18):2.

[2]夏冬一. \"双减\"目标下小学数学有效性作业的设计策略[J]. 辽宁教育, 2022(1):2.

[3]李梦洁. 双减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J]. 数据, 2021(12):2.

[4]黄嫌治. 试论\"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J]. 读与写:上旬, 2022(6):3.

[5]张丽琴. 基于前置作业让深度学习自然发生——\"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2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