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学案
【学习目标】
1、感受诗歌中对庐山风景的描写,领略庐山的雄奇风光。 2、把握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感受诗歌中的环境描写,赏析意境特点。
(难点)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分析,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背诵这首诗。
2、展开联想,口头或书面描绘庐山美景。 3、想象诗人成仙后的情景。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带),隋末其先人迁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起,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等推荐,应召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起,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病殁于当涂(今属安徽)。
李白一生同庐山有密切关系,公元726年首次游庐山,以后由于在九江经商的一位兄长的接济,又几度上庐山隐居。安史之乱起,李白于756年秋再次上庐山,入冬,永王李璘出兵东南,经过浔阳(今江西九江),三次派人上庐山邀请他做自己的僚佐。李白不知其野心而入其幕。第二年,李璘败,李白受牵连,坐狱浔阳,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半路遇赦东归,又到庐山居住。李白在庐山期间,曾建有“李白读书堂”,创作了许多吟咏庐山的优美诗篇。人们为纪念李白,将一些地方用他的名字或诗句来命名。例如五老峰背的青莲谷及青莲寺,就是因李白而得名。而日照庵、黄云观,则是分别取他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黄云万里动风色”的诗意。
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色彩,感情奔放豪迈,想象奇特丰富,词采瑰伟绚丽,风格飘逸自然。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表现出李白豪迈、正直、傲岸的性格。现存诗九百多首,以古体、绝句见长。有《李太白集》。 2【背景材料】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李白时年六十。头年春天,他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获释。他以为长安、洛阳两京收复,国家中兴在望,个人命运也可能否极泰来,又有仕朝之意。结果又告失败,惟有痛饮浇愁,狂歌当哭,出世思想又一次抬头。当他还至豫章(今江西南昌)时,一生中最后一次登上庐山,作此诗,意欲求仙学道,过隐居生活,以度残年。
学习过程: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
李 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第 1 页 共 5 页
[2]
[3]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9]
[10]
[6]
[7]
[8]
[4][5]
。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
[11]
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
[12]
清我心,谢公
[13]
行处苍苔没。 道初成。
[15]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
[14]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
[16]
。
[17]
,愿接卢敖游太清。
【赏析释义】
[1]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写作了这首诗。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称“楚狂”。 [3]凤歌笑孔丘:接舆曾唱“凤歌”讽刺孔子。《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徳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4]玉杖:汉制年过七十者授以玉杖,哺之以糜粥,杖柄以鸠为饰。鸠,不噎之鸟也。李白当时年近六旬,以“绿玉杖”喻神仙之游。
[5]黄鹤楼:旧时黄鹤楼在武昌府城西南隅黄鹤矶上。 [6]南斗:星宿名,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共六星。
[7]屏风九叠:庐山的九叠屏,在五老峰东北。古时称庐山,其山九叠,川亦九派。 [8]明湖:鄱阳湖。
[9]金阙:指石门。二峰:香炉峰和双剑峰。 [10]三石梁:指三叠泉。
[11]吴天:因庐山一带三国时期属于吴,故称。
[12]石镜:《水经注》载:(庐)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形。
第 2 页 共 5 页
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谢灵运诗“攀崖照石镜”即此。 [13]谢公:谢灵运。
[14]琴心三叠:道家术语,指修夫很深。 [15]玉京:天帝的居所。
[16]汗漫: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九垓:九天之外。
[17]卢敖:《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遂入云中。”太清:道家指天空最高处。
18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
19服:服食。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 1熟读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大意。
2“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句话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3诗歌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4从这首诗看出李白具有怎样的精神气质?
第 3 页 共 5 页
【拓展练习】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紫烟,日光照射水气反射出的紫色的烟雾。 前川,一作“长川”。 九天,指天的最高处。
【古诗今译】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上,生起紫色烟雾,像一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挂在山前。湍急的流水从三千尺的高处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天而降。
【简析】
1简析“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好在何处?
2诗歌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 4 页 共 5 页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