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产业的影响与对策

浅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产业的影响与对策

来源:九壹网
浅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产业的影响与对策 谢祥俊 牟大志 石蓓 (1.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l 0500;2.中石化股份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鸟鲁木齐85001 1)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显现。在石油需求放缓,油价下跌的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也 受到较大影响。如何把握金融危机的走势,掌控石油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寻求我国石油产业对策,这是需要我们认真 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就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产业上、下游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石油产业应对危机的对策 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油价;石油储备;长远投资 进入2008年9月以后,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 显放缓,从上年的2.74%降至0.75%。同期,亚洲石油需求 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 同比下降了2.5%,10年中首次出现负增长。 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的下滑速度之快出人 天巨浪。目前,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 意料。国内出口型汽车、家电、塑料、建筑、制鞋、纺织 冲击,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 等行业发展受阻。2008年前9个月,中国出口累计增速达到 前景更加不确定。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正值中国石油化 22.3%明显低于2006年的27.2%和2007年的25.7%,其中, 工行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局势下 8月份中国汽车出口环比下降22.18%,同比下降11.29%。高 认识局势掌控方向,对石油化工行业所受到的影响予以翔 盛预期中国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放缓至2008年的 实的剖析,无论是对于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长远发展,还 9.8%和2009年的8.7%,中金预期中国2008年和2009年的 是对石油化工行业在具体工作中的突破都具有积极的指导 GDP增速分别为10%和8.8%。 作用。 由于经济的衰退引发石油需求疲软。的最新统 l 金融危机背景下石油市场走势 计数据表明,2008年1~8月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同比增长  (1)石油需求放缓,油价下跌。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 15.8%,9月则下降为8.7%。10份全国成品油消费量环比出 中的比重约占40%,世界经济增长离不开石油,特别是20世 现两个月下降,11月份,全国原油加工量首次出现负增 纪七八十年代是石油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年 长,下降2.3%,成品油库存居高不下,炼油企业继续降量 代。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经历三次石油危机之后,各个 运行,成品油日销售量比2008年供应高峰时下降34%。估 国家都努力降低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导致经济的增长对石 计2009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增幅将显著降低2~3个百分点。 油资源的消耗相对减少(如图1)。 世界经济的衰退,石油需求减少,促使国际市场原油 价格大幅下跌。不到半年的时间下跌近2/3。2008年7月3 日,WTI和布伦特原油首月期货价格分别创下145.29和 146.08美元/捅的历史新高,WTI原油更是在7月11日盘中 摸高至147.2美元/捅。此后,原油价格逐步下降,从9月  l蔓熊墨互_油堕塞堕l‘ 长堡.~一] 蔓 !j 下旬开始急剧下滑,9月22日上述价格分别为120.92美元/ 桶和106.04美元/桶,l0月22日已骤减至66.75美元/桶和 64.52美元/桶,短短一个月油价下跌40%以上。目前,国 际原油价格在40美元/桶上下波动(如表1)。 月 孵I价格(美 月降 BI ̄tcr价格价格(美元 胃降幅 圈1经济增长和石油消费关系表 份 元/捅) 幅l /楠) I £ 133.8 l32.32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 7 l33.37 0.38 132 72 ,3 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过去1O年了,当人们逐渐将其淡忘 l l16.7 l2.5 l13.22 l4.69 104.11 10. 售 97.23 l4.12 之时,一场规模更大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从虚拟经济 10 76.61 26.4l‘ 71.58 26.38 ll 61.46 19.78’ 56.35 21.28 蔓延至实体经济多数国家陷入经济衰退。亚洲金融危机 l2 42.18 31 40.76 28 后,由于世界经济增速缓慢,1998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速明 表1 2008年6~12月国际石油现货价格走势 收稿日期:2009—02—23修回日期:2009—03—25 基金项目:本项研究受四川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资助(2008ZR0042)。 05 \_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4月(上旬)第08卷第10期总第171期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苏,通过传导机制,下游企业不景气将引致 游生产的萎 (2)石油企业市值下挫。搜狐证券的统计显示,在世 缩。因此企业提出压缩开支的要求,减少勘探开发区域。 界500强中,主营业务为炼油企业有39家,主营业务为原油 统计表明,原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2459.4亿元,同比 生产企业有8家,占世界500强企业总数的进一成。世界最 增长l7.2%。2008年我国全行业新开工项目7272个,同比增 大上市公司埃克森美孚2008年第三季度得利于高油价赢利 长3.2%,较上年同落l3.2百分点,其中原油开采新项目同 148亿美元,同比增长58%。市值排名重同头把交椅,市值 比下降43%。 缩水仅两成(23.7%),远远低丁500强市值缩水幅度的均 2.2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业下游炼化销售业务的影响 值。然而我国的“石化双雄”在同行表现不佳:虽然中国 (1)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随着国内外经济明显放 石油市值排名仅在埃克森美孚之后列居第一,但是市值缩 缓,国际油价大幅同落,再加上市场信心受到重挫, 水幅度达到五成(52.2%),是埃克森美孚缩水幅度的2倍 2008年末国内石化产品价格出现大面积回落态势,l2月份 多,中国石化缩水幅度亦达六成(65.4%) ’。 有机原料、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单体等产品持续领跌,一 2 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影响 些产品跌幅在50%以上,市场清淡。在石化协会跟踪的 2008年全年,石油和化工行、 规模以上企、I 实现主营 168 ̄@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价格环比 降的有133种,占 业务收入6.58万亿元,同比增长24%,利润总额为4666.6亿 79.2%。由于下游需求不旺,导致石化企业产能下降,库存 元,同比下降7.1%。金融危机埘石油企业产生了不小的影 积压增加,近1/3化工企业已停产,近70%企业开_L率不足 响,利润下降、项日推迟、投资趋缓等。 50%。国内各化工企业产品销售普遍艰难,大量产品压库, 2.1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业上游勘探开发业务的影晌 导致流动资金严重匮乏甚至断流,企业经营困难,停产、 金融危机不仅抑制我国石油需求,向且也对 油牛产造 减产面积不断扩大,化工行业进入景气剧期下行通道。 成巨大牵制。此次危机对石油勘探开发有一定的影响。 (2)出口严重受阻。据统计,2008年l1月份石油和化 (1)项目推迟。近年来,全球石油上游勘探开发业务 工行业进出口总额为252.7亿美元,同比卜降15% 12月份 每年的资金投入人体在3240亿美元左右,2008年达N3500亿 全行业进Ⅲ口总额为247.4亿美元同比骤降20.8%,降幅之 美冗。2000年以来一 游的油气开发投资年均增长21%,表明 人,力度之猛,l0年来仅见,其中出口贸易额147.9亿美 大公司的运作良好。但是,由于前几年石油市场呈现供需紧 元,同比卜降29.7%。 张念势,并目.大家普遍预测今后的供求将持续趋紧,不少围 12月份主要化丁产品的出口量也均出现较大幅度下 际人石油公司投资了一砦火项日,而这些项目多是勘探丌发 降。无机产晶 口量 比下降21.5%,有机化lr产品出口下 难度大、成本高的深海和非常规项目,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 降28.7%。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影响,预计上述产 的出口 机造成的流动性缺乏叮能会对这些大公司的现金流造成影 将处丁低迷状态。 响,使一些霞大的石油项日因为资金缺乏而被推迟。 (3)在建项目推迟、部分装置停产或限产。全球经济 (2)勘探开发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由于去年面临 增速放缓,市场需求持续走弱,化:L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 原油价格强烈震荡,特别收益金增加以及国内成品油价格 寒冬, ‘些新增的, 能发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当前,供大 不到位等压力,而且多数油田已经进入丌发中后期,产量 于求的局面l已经不可能改变。就那乙烯来说,2009 ̄ 下降,成本增加,油田产量递减和生产成本 升是很难逆 2010年,国内五套新建乙烯将新增聚烯烃产能560万吨/ 转的趋势,随着 际原油价格逐渐同落,2008年前t1个 年,增长幅度为38%。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预计我国 月,油气开采行业利润总额为4565.76tL元,比上年增长 2009年乙烯需求增长率将为近年水 F的 ‘半,必将导致一 37.2%,但比前8个月回落了17.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46 些项目推迟,部分装置停产或者限产。 家,比上年增长39.4%,亏损面为22.1%;亏损企业亏损额 (4)炼油业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 38.4l亿元,比上年增加171.8%。另外,企 f 资金困难,发 国,由):油价上涨每年要多支付几十亿美元用于进口石 展后劲不足。如图2:2007--2008我国石油开采产值分月同 油,石油价格下降将有利于中国物价的回落,抑制通货膨 比增长情况,可以看出石油开采产值增长明显下降 j。 胀。对于炼油企业而言,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将降低企业成 2007—2OO8年石油开采产值分1呵同比增长图(%) 本,使『}1于成品油价格倒挂造成亏损的炼油业扭亏为盈, 生产经营状况得到改善。就国内石油市场而言,由于国际 原油价格人幅下降,对我国石油炼制业的压力减轻,有助 于缓解国内石油市场供应紧张的压力。 3 中国石油企业业化解危机之对策 (1)加强投资管理。首先、集团公司应强化对成员单 位的投资管理,确保重点 项目。集团企业应建立健全 成员单位对外投资立项、审批、控制、检查和监督等制 度,规范成员单位投资行为,服从集团企业整体战略。 图2 2007~2008年石油开采产值分月同比增长图 其次,利用外在环境的变化,对集团企业进行战略性 (资料来源: 油化 【:设备.2009.1:5。) 调整。集【圳企业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存很大程度上影响 (3)投资增势趋缓。从目前来看市场得不到扭转和复 到集团企业的发展方向。所处金融危机的非常时期,大规 06 模投资首先要考虑是投资的安全,其次是战略意义,能否 为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2)积极谨慎地实施海外战略。赢利下降和融资困难 加大双重挤压国外中小规模的石油公司。很多企业有抛售 股权的压力和需求,而一些产油国,迫于财政压力,也有 抛售项目资产的愿望。我国石油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很多 国际石油公司,融资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因此,我国石 油企业进行资本并购机会相对大,成本也低。我们应积极 谨慎地实施海外战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投资方式。在 不到三个月时间里,中外能源合作项目已累计达400亿美 4.1利用国际油价调整和较低的有利时机,推进国内石油 流通改革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解除流通环节的准入,不断 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与国际市场油价变动相适 应、反映国内市场供求特征的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 制,是我国石油流通改革的目标。目前,国际油价调 整和较低正是我国石油流通进行改革的较好时机。 为此,第一,要抓紧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原 油和成品油的进口、批发及零售等各个环节,公平对待各 类投资主体,为各类主体的平等竞争创造有利条件。第 元。合作伙伴分布在中东、俄罗斯和拉美3大中国传统能源 进口地区。今年1月,中石油刚刚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订 了17.6亿美元共同开发伊朗北阿扎迪的油田项目,该油田 储量估计为6O亿桶。此后中国完成以250亿美元贷款换取未 来2O年俄罗斯3亿吨原油供应的石油协议与运输管道协议。 国家副**访问拉美期间,中国与巴西达成100亿美 元的贷款换石油协议。根据协议,中石化集团与巴西国家 石油公司签订了从2009年2月 ̄2010年1月进口量达300万~ 500万吨的原油进口合同。这意味着巴西对中国的原油供应 量将增加4倍以上。 (3)注重长远投资。当前,油价下跌严重打击石油公 司的生产热情。不管是限产还是因融资困难被迫推迟项目 建设,结果都造成石油生产萎缩、供应的减少,经过短暂 的经济低迷后,不久的将来,经济的复苏肯定会带来大幅 度的需求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世界石油需求量 将以每年l%的速度增长,预计N2o3o年,全球原油需求 将从2007年的每天8500万桶上升到每天1.06亿桶。日均原 油开采能力要增 ̄H3000万桶,这部分产能从何而来? 众多石油专家建议,在当前资金短缺和需求下降时 候,石油公司更得保持清醒的头脑,着眼长远,保证主业 发展持续投资、注重投资效益、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一 些重要的投资领域,国家要支持,保证项目的资金到位。 上一轮的短视行为引发的后遗症至今未愈,教训面前更得 吃一堑长一智。 (4)节能降耗,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技术创新。通过 加强企业管理,增加节能设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浪费 和损失,向管理要能源,即管理节能;通过改进工艺和生 产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加工转换率,提高余 热、余气、余压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投入、增加产出,降 低单位产品能耗,即公共节能或社会节能;同时,要寻求 石油发展新路径,优胜劣汰,加快石油化工产品结构调 整,提高产品附加值;加速石油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以先 进设备、技术和工艺为保障的高安全性、高回收率、高效 率、高环保性大型现代化油田。 (5)增收节支,降低成本。为应对危机和市场竞争压 力,作为石油企业自身要加强各类费用管理,尤其要严格控 制非生产性费用,从源头抓起,从设计、生产和物流环节抓 起,从战略和细节抓起,节支降耗,动态控制,增收提效,以较 低成本优势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抵抗 和减轻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 4 推进国内石油市场改革,完善石油市场 二,要健全与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石油行业的 地位、监管机构、石油流通的管理形式、石油企业的市场 主体地位、合理的石油库存等,以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和石 油流通秩序。第三,完善管理和监督,保证流通 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第 四,要加快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建设,发展我国石油的期 货市场,增强我国石油的国际话语权 。 4.2逐步完善战略石油储备 完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去 “高抛低吸”,最终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积极开展与石油 消费大国如美国、日本的合作,争取国际石油定价的话语 权,参与国际石油交易谈判,发挥石油消费大国对石油价 格形成应有的作用。 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而中国的民营 企业拥有很大的储备空问,而且是现成的。如果能抓住油 价较低的时机,把信誉好、实力强的民营企业纳入 家石 油储备体系,既可以节约时问、又降低储备成本Ⅲ。 4.3设立石油稳定基金 当前我国应对国际原油大幅波动的能力比较差,建议 考虑提取外汇储备作为石油稳定基金用于石油储备、石油 企业对外合作、稳定石油供需市场,那将大大促进石油工 业的发展 。 5 结语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在造成世界经济整体衰退的同 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导致了油价加 速回落与石油投资急剧降温。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局势下认 识局势掌控方向,无论是对于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长远发 展,还是对石油化工行业在具体工作中的突破都具有积极 的指导作用。希望石油企业努力克服困难,变危机为机 遇,化压力为动力,能够从容经受住这场“寒冬”的侵 袭,并在未来占有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王启军.危机来袭双重应对[J].中国石油石化,2009,2:82. [2]冯世良.金融危机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石油和 化工设备,2009,(1):5. [3]胡国松,冯雪梅.金融危机下的国际石油市场走势与我国对策 [J].中外能源,2009,(1):15. [4]张娥.油气:低潮投资正当时[J].中国石油石化,2009,(2):16. [5]马川I.石油稳定基金适不适合中国叨.中国石油石化,2o09,(2):36. [6]仁达方,赵梅阳.金融危机,集团企业该如何应对[J].中国机电 工业,2009.(2). 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