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来源:九壹网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物质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物质的状态与反应热有关 B.物质的状态与生成物有关 C.可以具体说明反应进行的情况 D.可以具体说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3.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4.废电池进行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B.回收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不使电池中渗露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1

D.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5.-10℃的液态水自动结冰的过程中熵变是

A.△S>0 B.△S<0 C.△S=0 D.无法确定

6.合成氨工业为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2、H2完全转化为NH3 B.N2、H2、NH3在容器存 C.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N2、H2、NH3的浓度不再改变 7.已知反应A(g)+3B(g)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8.下列事实可以表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醋酸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 B.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弱 C.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根离子、氢离子 D.常温下,1 mol·L

-1

2C(g) △H的醋酸中c(H+)约为0.01 mol·L1

-1

9.常温下,下列物质投(通)入水中,最终所得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7mol·LA.NaOH B.Na2SO4 C.HCl D.NH4Cl 10.下列关于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银器表面在干燥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 C.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11.下列各组物质的颜色变化,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C.FeCl3溶液加铁粉震荡后颜色变浅 D.NO2溶于水时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无色

2

的是

12.室温下,1mol无水硫酸铜(CuSO4)溶于水放出a kJ的热,胆矾(CuSO4·5H2O)受热失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温度降低,则a、b的关系为

A.ab C.a=b D.无法确定 13.对于一定温度下的AgCl悬浊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Cl难溶于水,悬浊液中不会溶有Ag+和Cl

CuSO4(s)+5H2O(s) △H=+b kJ/mol,又知胆矾溶于水会使溶液

B.AgCl沉淀生成和AgCl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C.在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解的AgCl会增多 D.在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14.从植物花朵中提取到一种色素,它实际上是一种有机弱酸,可用HR表示,HR在盐酸溶液中呈现红色,HR在NaOH溶液中呈现蓝色,将HR加入浓中呈现红色,微热后溶液的红色褪去,根据以上现象,可推测

A.HR应为红色 B.HR应为蓝色 C.R应为无色 D.R应为红色 15.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减小 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 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

16.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17.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固体 ②H2O ③CH3COONa固体 ④NaNO3固体 ⑤KCl溶液 A.②③⑤ B.①② C.②④ D.②③④⑤

3

18.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显酸性 19.25℃、101kPa下:①2Na(s)+

1O2(g)Na2O(s) △H1=-414 kJ/mol 2 ②2Na(s)+O2(g)Na2O2(s) △H2=-511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 △H=-317 kJ/mol 2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物质或能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只能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或热能 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

D.将NaHCO3溶液蒸干后并加热至质量不发生变化,最终所得固体仍为NaHCO3

21.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是下列各组中的

A.A是Zn,B是Cu,C为稀H2SO4 B.A是Cu,B是Zn,C为稀H2SO4 C.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 D.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

4

22.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C.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的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D.工作时溶液中K+向负极移动 2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l mol·L

-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pH不变的是

①H2SO4 ②NaOH ③KI ④Na2SO4 ⑤CuSO4 A.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④⑤ 24.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5.t℃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度如下表:

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 mol1·L·min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醋酸钾是有机融雪剂的主要成分,其溶液的冰点可达到-30℃左右。请回答:

(1)醋酸盐均可溶于水,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溶于水后呈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2)根据醋酸钾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关系,判断:

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 =c(CH3COO)+c(OH);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K+)> 。 27.常温下,将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入20.00 mL 0.1000 mol·L

-1

的一元酸HA溶液中,

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H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6

(2)图中②点所示溶液中,下列粒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填序号); a.2c(Na+)=c(HA)+c(A)

b.c(Na+)+c(H+)=c(A)+c(0H)

e.c(Na+)>c(A)>c(H+)>c(OH)

(3)图中③点所示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V 20.00 mL (填“>”、“<”或“=”)。 28.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2O(g)

CO2(g)+H2(g) △H=-41 kJ/mol

某小组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2 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填“>”、“=”或“<”)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65.6 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容器①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H2O)=

0.4--

mol·L1·min1 t1(5)已知:2H2(g)+O2(g)=2H2O(g) △H=-484 kJ/mol,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

29.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7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 ;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l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30.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8

(1)M、N电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电极中的一种,N电极材料应选择 ;M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 。 31.请回答如下问题:

(1)如图,Ⅰ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Ⅱ中实现铁上镀铜。

①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 ....

②若实验过程中Ⅱ中的铜片质量减少了2.56g,则Ⅰ中理论上消耗CH4的体积(标准状况) L;

③若Ⅱ改为用惰性电极电解200 mL 0.05 mol·L....

-1

的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Cu2+恰

好完全析出,恢复至室温,溶液pH= (忽略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若想将上述电解后的溶液恢复为与电解前的溶液相同,可以加入一定质量的 (填序号); a.Cu b.CuO C.Cu(OH)2 d.CuSO4

(2)FeCl3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利用FeCl3可以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其化学方程式

9

为 ,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10

【试题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答案 题号 14 A 15 B 16 C 17 D 18 B 19 A 20 C 21 D 22 D B 23 4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 26.(6分)

(1)CH3COO+H2O CH3COOH+OH (2)c(K+)+c(H+)

c(CH3COO)>c(OH)>c(H+)

12 A 2113 A 25 BA C C A B D A C D A A D 27.(6分)

(1)HA+OH=H2O+A (2)a、b (3) < 28.(10分) (1)< (2)80% (3)2 (4)a、d

(5)2CO(g)+O2(g)=2CO2(g) △H=-566 kJ/mol 29.(10分)

(1)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0.015 mol·L1·min1

(3)①生成物中的Mn2+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11

②MnSO4

③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的时间小于4分钟 30.(7分) (1)铁(1分) 2Cl-2e=Cl2↑ (2)2Cl-+2H2O (3)Cl2+H2O31.(11分)

2(1)①CH4-8e+10OHCO3+7H2O

Cl2↑+H2↑+2OH-

HCl+HClO,增大H+浓度,平衡左移,有利于氯气逸出

②0.224 ③1 (1分) b (1分)

(2)2FeCl3+CuCuCl2+2FeCl2 Cu(1分) Fe3++e=Fe2+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