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
(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的全部内容。
1
(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
热力环流和风
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 大气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能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学会应用. 2。能在等压线图中绘制风向和判断风力的大小,并理解风力和风向的影响因素。 课前预习
一、知识框架 二、基础知识梳理
(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是由地面 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注意点:
①在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 ;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 方向上的气压高低状况。 (3)填写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绘制热力环流图
2
(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太阳 辐射
造成 地区间 引起 空气上升或下沉的 运动 导致 同一水平面上 差异 形成 大气的 热力环流 绘制热力环流图(注意形成顺序)
B冷 A热 C冷 (4)走进生活(在下图中绘制出热力环流) 海陆风:
白天因陆地(比海洋)升温 ,空气膨胀上升,陆地上近地面形成 ,海洋上近海面形成 ,因此在近地面形成由 吹向 的风;
晚上陆地(比海洋)降温 ,空气收缩下沉,陆地上近地面形成 ,海洋上近海面形成 ,因此在近地面形成由 吹向 的风。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 ,降水增多。 城市风:
3
(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
由于市区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产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市区的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市区 、郊区 ,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
①对城市进行环保,在什么位置植树造林最有效?
②有污染的工业(如化工厂、水泥厂等)、卫星城应布局在何处?为什么?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影响风形成的力有三个,其特征分别是:
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直接影响风力的大小。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永远与风向垂直,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力。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
摩擦力:摩擦力永远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力,又影响风向。 2.高空风和近地面风:
①高空风受 和 的作用,当二力合力为零时,风向稳定,与等压线 .
②近地面风受 、 和 的作用,当三力合力为零时,风向稳定,与等压线 。
预习检测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1~2题。
4
(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海滨地区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海陆上空气流运动特征,读图回答3~4题。
3. 由图甲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由图甲可知图乙现象出现的时间约为 A. 6时~18时 B. 8时~16时 C。 18时~次日6时 D。 16时~次日8时 5.城市和郊区之间设置炼油厂需要注意将其设置在城市与郊区环流的外围主要是因为
A.防止将有污染的大气带到城区 B.取材方便 C.环境优美 D.地价便宜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力相
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6~7题。
5
(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
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C.④或⑧
B.②或⑥ D.③或④
7.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C.③或⑦
B.②或⑧ D.⑥或⑦
课上探究
探究一·热力环流
【典例·1】热力环流中的气压与气温差异 读右图,回答(1)~(2)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 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
是( )
【典例·2】热力环流中的等压面 读右图, 判断正确的叙述( ) A.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反馈练习·1】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及该地某曰高空等压面示意
6
(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
图,回答:
1。图示时刻( )
A.甲乙两地之间吹西风 B.甲地一定为晴朗天气 C.乙地昼夜温差小于甲地 D.丙地可能有上升气流 图Ⅰ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2。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探究二·风
(1)风力:由气压梯度(等压线疏密)决定.
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就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就越小.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典例·3】风向的绘制
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的等压线图,在图中画出两点的风向。
【归纳总结】总结整理绘制风向的步骤
7
(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
【反馈练习·2】
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9.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 )
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课后巩固】
读右边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受热,近地面形成高压 B。乙地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 C。甲地冷却,高空形成高压 D。乙地冷却,高空形成低压
2.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若甲、乙两地分别代表城市和郊区,则( )
A.甲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形成“热岛” B.乙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 C.甲代表郊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
D.乙代表城市,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此分析回答3~4题 8。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
9.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8
(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场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5.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是 ( )
右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回答6~7题。
6.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7.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2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8~9题.
8.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9.4日14时~5日8时,①地( )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10.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文汇报》2010年8月6日消息 风能
9
(完整)(一轮复习学案)热力环流和风
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右图中的________(时段)。
(2)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3)右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置的最终风向。
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处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