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

分数混合运算说课稿

来源:九壹网


分数混合运算(三)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十一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 运算(三)》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应用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 法则来解决较简单的相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积 累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乘法运算律在 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 (二)》的基础上开始 学习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能利 用线段图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实行学习的。 学生将在课 堂上复习旧知接触新知识的时候, 感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 并会引起 他们认知上的冲突, 学生就会借助生活中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 主 动在探索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能为 他们进一步探究分数混合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 把握,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 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 标如下

教学目标

1. 2. 3.

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水平。

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主动解决实际问

题 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画

线段图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学生搜集到生活中的关于 “节 约”的资料。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教材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应用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 法则来解决较简单的相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积 累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乘法运算律在 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引旧突新。

(电脑出示)小刚家八月份用水 14 吨,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了 1/7 ,九月份用水多少吨?引导学生画图协助解决(学生在已有的知 识经验基础上很容易会解决出这个问题。 )

(二)创设探索空间,发现解题路径。

1. 搭建探索数学问题的平台(思考) 出示例题:如果条件和问题交换一下位置,你能知道,八月份用 水量吗?

小刚家九月份用水 12 吨,比八月份节约了 1/7 ,八月份用水多 少吨?

2.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让学生充分经历使用数量关系式列方 程解应用题的探索过程, 培养学生迁移的水平, 提升学生自主探索数 学规律的水平

组织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看到不同的数量关系列出的 不同方程。 培养了学生解题多样化的水平, 同时也强化了乘法分配律 在解答实际问题的作用。

3 .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实行鼓励性评价, 并引导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叙述中, 强化数 学迁移的理念,提升探索水平。

引导学生评价, 学生除了会把未知数带入原方程理解, 还要引导 学生用前面估算的结果实行检验。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碰撞平台,质疑创新 教师鼓励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意见观点不同方 法。

(四)搭建应用平台,增强应用意识,体现数学价值。 继续以课前的情境为载体,分别以:

1. 基本练、(1)提升计算水平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完成课后练 一练第一题和第四题,任选两题。 (2)巩固新知完成练一练第二题为 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 综合练。以生活中的节约小窍门为情境设计练习题 (1)“节约用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 峰峰家从自家的马桶水箱 做起, 在水箱中放入了一块砖头 ,. 原来马桶的水箱每次用水是 50 立 方分米,现在比原来节约了 1/3, 你知道放入多大的砖头吗 ?

(2)空温节电窍门。

教室空调设置 28 度用电 10 千瓦 / 小时,如果控温正负一度可节 电 2/5 。现在设置 26 度。可节电多少?

(五)学生小结,升华情感。 谈谈本课的收获。

四、说教学反思: 首先我对教材实行反思,这个节课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用 方程解决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 二、分数混合运算式题; 三、解方程。 本节课讲第一节课时用方程解决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 要突破的难点 就是从有分数的句子入手, 利用线段图找到基本的等量关系, 一定要 理解“比八月份节约了 1/7”是和谁比?是谁的 1/7 呢?利用线段

图来理解。教材前后呼应,先估算,最后实行检验

第二从学生方面反思, 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反叙问题理解上的 难度,应充分利用线段图来分析问题,降低理解上的难度。从线段图 上看出来,九月份比八月节约 1/ 7,就是八月份的 6/7,也就是八 月份的( 1-1 /7),再来找出等量关系式就容易多了。应让学生充分 的说一说有分数句子的意思。这样才能扎实的掌握这类问题的方法。 这节课实施开放性教学, 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上的把握, 而没有让学生研究到 一定的深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