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重在技术提升与市场培育

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重在技术提升与市场培育

来源:九壹网
发展电动车产业重在技术提升与市场培育

——海马轿车有限公司 孙伯

我省不久前印发了《河南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暂行)》,计划用5年的时间形成25万辆电动汽车年生产能力,建成充(换)电站220座,到2020年建成充(换)电站940座在全省所有中心城市,有条件的县城与高速公路,主要一级公路完善普及,形成网络。 《中国汽车报》记者在报道此条消息时提出质疑:“如果实现25万辆的电动车产能规模,那么工信部100万辆规划中河南省将凭一省之力占到1/4,但是对于传统汽车产业基础并不雄厚的河南省而言,发展电动车到底有哪些优势,这个梦最终会实现吗?”

我们都知道,除了传统汽车,我省很早就开始研发电动汽车,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宇通、日产、海马、少林4家整车生产企业和郑州飞机设备公司(简称“郑飞公司”)在纯电动汽车研发领域起步较早。目前,我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累计有9款产品通过工信部公告的审查。宇通客车、少林汽车生产的混合动力大客车、纯电动客车及郑州日产的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已开始批量投放市场;海马轿车已通过国家 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资质审查,并自主研发出可批量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开始投入示范运营。

我们也知道,除了整车方面的基础,我省在电池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据了解,全省生产动力电池及其相关材料的企业有200多家,已形成年产动力锂离子电池1.58亿安时、镍氢电池正极材料10500

1

吨、磷酸铁锂材料5000吨、锂电池隔膜6000万平方米等生产能力。这些电池企业主要聚集在新乡、洛阳两地。除此之外,我省在驱动电 机、电控、动力总成集成技术、电动转向器技术、整车管理与控制系统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正是得益于上述良好的基础,郑州市举办的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工程取得成功,并从2009年的10辆增加到130辆,入选国家第二批“十 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

为加快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我省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郑州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实施方案》等,直指电动汽车产业化。郑州市也将重点放在了产能上。

一些同志甚至将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希望寄托在所谓“时风”模式上,认为这是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之路,用电动自行车的成功发展模式来套用电动汽车,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困难与问题估计不足,想用所谓低价车低水平来填补产业化面对的缺憾。

在步入“十城千辆”的行列之后,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的路应该怎样走?我们的现在能力状况与市场化要求的差距,不仅仅在单车价格与使用环境。在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制造商、系统集成供应商与材料供应商,乃至于整个电动汽车生产、销售、使用、服务、回收整个产业链、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我们是否在技术、标准、质量、成本、市场、管理、合作等各个要素都准备好了呢?可以设想,就目前我们电动汽车水平的现状,没有国家的补贴与的强有力推动,个人会买吗?没有技术和安全,没有真实市场的支持,哪来的规模?国家的补

2

贴与的推动能持续多久?如果我们解读新一轮国家863课题所提出的技术指标,不难发现,无论是电池与成组技术,电控技术,电机技术,安全技术,还是整车集成技术,我们目前的电动车还有很大的差距。面对这样的车有补贴用户也不会买。

日产公司新推上市的LEAF(聆风)在美国成功的上市,在业内引发对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希望,LEAF(聆风)运用的技术,让我们看到了差距,明确了技术开发方向与目标。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初期,如果想仅仅依靠产业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可能要面临很大的阻力。这时候,更需要国家及地方在整车控制策略、充电电池、电机、电控等研发方面,在充电设施建设、财政补贴等方面加以引导和支持,这种引导,更应该导向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而非产能规模。

立足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初期阶段的判断,海马轿车“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工作重心在:搭台子,做技术,促示范。

搭台子:是指新能源开发团队建设,队伍是根本。去年3月海马轿车将建在上海浦东的新能源部迁至郑州,建立电动车事业部。到目前核心技术团队人员由十几人迅速扩至目前的60余人,主要人员大都是河南籍人员,队伍稳定,专业配置合理;去年投资1亿元建设电动车车间,建设混合动力试验室、驱动电机试验室,电池组试验室、电器件环境试验室、零部件耐久试验室和一系列电动车系统开发工具,形成进行混合动力、纯电动车等电动车的开发能力。

做技术:技术是电动汽车的灵魂。新能源技术的核心是节能与安

3

全,没有技术的进步,企业没有竞争力,国家就没有推动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做精技术不仅是做个样车,不仅仅是整车制造商自己单打独斗,而是和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合作做精,在整车厂的拉动下进行技术的创新。在这个思路下,海马轿车在努力做精海马王子电动车技术的基础上,与省内外一些电动车零部件企业与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省内有中航(郑飞)、郑州天海科技、科隆集团、金龙集团、中原工学院。与省外一些技术比较优良的企业也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如:天津松正、捷威动力、天津比克、上海电驱动等。这些合作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以此拉动了省内企业的技术水平。

促示范:示范运行旨在通过支持下的实车运行,让用户了解电动车熟悉并接受电动车的使用方式,让企业了解用户认知与需求的定义,掌握电动车运行相关的数据,以此拉动电动车及其相关产业的开发、制造、运行,以及运行涉及的公共服务、管理、充电、电网建设等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海马轿车在2010年投入30辆海马王子纯电动车进行示范运行,2011年在服务好已经示范运行的30辆海马王子电动汽车基础上,坐实技术,稳步扩大示范运营范围,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产业发展,技术领先。我们认为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企业最关键的是重大技术的突破、产品的改良。这是电动汽车能够变成商品的基础,这恰恰与以扩大产能为导向的一些地方背道而驰。当前,全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瓶颈依然存在,电池技术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充电设施还不完善。但从发展规划上,把产能当成了重点不能不

4

说是个陷阱。

示范运行是培育市场的途径,郑州入选国家第二批“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后,面临是试点如何深入发展的问题。

前几天我考察了中国(上海)电动车国际示范城市,这是在美国召开的20国清洁能源会议上,中、美提出的电动车倡议,多个国家与联合国能源署积极响应,正式启动的(EVI)项目。2010年12月22日,《上海市关于申请建设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的函》上报科技部。国家科技部2011年1月31日正式批复确认。

EVI是一个由主导官产学研共同推进的全球性倡议,旨在推进电动车产业化发展。根据EVI倡议,中国确定上海为电动车国际示范城市,示范重点为插入式混和动力(PHVS),纯电动车(AEVS)、燃料电池汽车(FCVS)。主要方式为充电。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嘉定区上海国际汽车委会、同济大学负责组织实施。并发起中国(上海)电动车国际示范城市伙伴组织。其中伙伴组织成员将参加专业驾驶体验、固定线路示范、试乘试驾体验三种模式示范活动,通过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电动车知识,达到私人购车推广的目的。中国(上海)电动车国际示范城市为参加伙伴组织的单位提供维修的方便和示范运行的公共数据。 该示范路径为:

一个基地 示范中心(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 两个俱乐部:企业俱乐部,用户俱乐部 三个平台: 1、示范城市与产业化发展论坛

5

 示范城市主题圆桌会议  先进电池技术研讨会议  先进电机技术研讨会议

2、上海电动车展览会 3、上海电动汽车挑战赛

四个中心:1、试乘试驾中心,技术展示,宣传推广 2、运营服务中心,应急保障,多品牌联合销售 3、商业模式创新中心,产业化研究,商业化模式

研究

4、示范评估中心,示范过程评估、数据共享平台

建设

国际交流合作

环境建设 1、落实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规划

2、联合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央企推进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  跟随用户建设充电桩,  支路道路停车位建充电桩,

 经营场所社会服务场所超前建设充电桩

私人购车推广

2011年拟完成1000辆乘用车示范应用(对每辆电动车用户送一个充电桩,免费安装)

公共服务领域推广 :2011年在嘉定区实现

6

 2条电动公交运行线路

 100辆世博新能源观光车构成的示范路线  6辆氢燃料电动大巴构成的示范路线

海马轿车已经提出申请加入中国(上海)电动车国际示范城市

伙伴组织下属的电动汽车企业俱乐部,将在今年9月以后向该示范城市试乘试驾中心提供两辆海马王子纯电动汽车供社会公众试乘试驾。

通过推进社会公众对电动汽车的认识入手,通过私人购车,集中在一个区域实现电动汽车运营的突破,推动电动车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化进程。上海示范运行的方案给我们的感觉是稳妥、务实、靠谱。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建议在郑州的相对位置的县区,如中牟,建立郑州(中牟)电动车示范城,也可结合绿博园的旅游项目,建立电动车示范区试乘试驾中心和类似上海市的做法,大力向社会公众普及电动车知识以及电动车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让人们能够亲近电动车,感受电动车,了解电动车知识。对中牟下属单位,可首先集中装备一批(100辆以上)私人可购买的小型电动车(或补贴私人购买),对每辆车用户,安排建一个充电桩。在一个区域集中为私人购买做示范,造成一个应用电动车的环境。车辆的集中投放,应急保障、维修服务也会方便快捷。

学习上海人的做法,在电动车运行的环境建设上给予投入。比如电动车停车场规划建设,路边公共充电桩建设,用户自用充电桩建设,税费的减免,电费的减免,保险的服务。通过多渠道的工作,给电动车的应用提供便利,以此来营造私人购车的良好环境。

7

通过环境建设与电动车示范运行的深入,争取在两年内郑州市进入国家私人购车补贴行列,这是我们当下能做到的事情。

让我们在省、市的领导下,以务实的工作、扎实的技术积累和精诚的合作,迎接电动车产业化的到来。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