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县第二实验小学地震应急演练预案
四川大地震学校伤亡很重,是个沉重的教训,国家要求各地学校重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要求学生掌握地震知识,做好自我保护。为保证学校地震应急工作有效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根据太原市教育局、太原市地震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学校在本级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本预案实施地震应急。
发生地震灾害事件,学校组织教师、学生避震及校内疏散,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及本级报告师生伤亡和校舍受损情况,并按照本级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受伤师生的送治和学生的安置工作。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开展地震应急演习是做好地震应急工作的基础。
二、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发生地震灾害,学校抗震救灾领导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校抗震救灾领导组组成如下: (一)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组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学校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参加同级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执行有关指示、批示,服从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3、在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 4、震后,负责指挥各应急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地震应急抢险工作,调度学校的应急疏散、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和物资配备;
5、及时调查、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等灾情; 6、负责同级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2、制定和定期修订校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 3、具体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
4、承担地震应急工作总结、报告以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等职责;
5、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
6、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三)应急疏散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各年段负责行政 成 员:各年段班、科任老师 应急疏散组职责:
1、以谁上课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校操场、绿地和空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
2、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
3、负责组织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4、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5、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 (四)抢险救灾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
成 员:
抢险救灾组职责:
1、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 2、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3、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4、负责预防和扑救可能发生的火灾。 (五)医疗救护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 成 员:
医疗救护组职责:
1、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 2、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六)安全保卫组组成及职责 组 长: 成 员:
安全保卫组职责: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
2、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扑救工作。 (七)后勤保障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 成员:
后勤保障组职责:
1、妥善安置生活必需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 2、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
3、向紧急求援级、医疗救护组提供救援工具、设备和各种物资。
三、地震应急疏散救援原则
统一指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疏散有序,确保安全。 四、应急准备 1、避震和疏散方案
根据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次生灾害源情况,确定如下避震疏散方案: 疏散目的地:大操场 2、地震知识普及
学校每年安排1——2学时学习地震知识、防震避震和疏散常识、紧急救护知识,采用橱窗、墙报、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习,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和应急能力。 3、物质储备
学校后勤处储备必要的饮用水和食品及一定的救护药品。 五、应急响应 1、启动预案
当发生4级以上地震时,自动启动本预案。
2、紧急避震
地震发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就近避震,躲在课桌下、讲桌下、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旁、坚实稳定的大件物体旁,注意避开玻璃门窗、天花板上的悬挂物、不稳物体及易碎、危险化学物品等。
防止学生因慌乱盲目逃逸;制止跳楼、翻窗、拥挤等危险行为。 3、人员疏散
当地震震动结束后,校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发出疏散指令,当课教师听从指令按照本预案的疏散方案组织学生行疏散。
各层楼梯口的疏导员,负责本层楼梯口的疏散秩序,防止学生推挤、倒地和掉队。各层楼梯口的疏导员由本层第一个疏散班级的当课老师担任。整栋教学楼内的学生全部撤离后,各层疏导员方可撤离。
疏散到操场后,立即清点师生人数。学生以班为单位由当课老师清点人数,教师以办公室为单位由校领导清点人数;后勤、医务、保卫等部门由其负责人清点人数。并将情况报校抗震救灾指挥部。 4、紧急处置
发现有人受伤立即组织学校医务人员给予临时救治,伤势严重者立即送往附近医院。确定有师生未撤出时,立即组织学
校教职员工实施营救。营救埋压人员按现场营救工作程序实施:(1)成立营救小组:根据建筑物内埋压人员数量,成立营救小组。(2)行动,进入营救地点,设置警戒范围,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准确判定埋压位置。(3)营救行动,采用控掘、手抬、手剔等方式使受难者迅速脱离险境,适时向校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营救进展,必要时及时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请求支援。营救过程中,注意避免破坏被埋压者的生存环境。(4)救护行动:对营救出的受难者由学校医护人员临时处理,伤势严重者迅速送往附近医院。 5、灾情报告
校抗震救灾指挥部要组织教职员工迅速核实灾情,及时将灾情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
上报的主要内容包括:(1)、灾情情况;人员伤亡情况(附伤亡名单);建筑物破坏情况;次生灾害情况,如;火灾、供排水管破裂等;通往学校道路损坏情况。(2)、救援进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3)、支援请求及下一步应急工作安排。 6、人员抢救
校抗震救灾指挥部视情况组织师生自救互救,应急救援队伍到达学校后,学校派熟悉情况的教师协助营救被埋压人员。 7、学生安置
学校要及时向上级了解地震趋势意见,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好师生安置工作。
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到校接走学生,确保学生被安全接走。对留置师生,学校统一安排食宿,集中分发食品、饮用水和日用品。
校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置留师生所需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所需物品由教育部门协调民政部门以予解决。 8、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的条件;人员抢救工作结束;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全体师生得到妥善安置。达到上述条件,由校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地震应急和救援工作结束,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地震应急结束前,学校要安排专人检查学校财物、锁紧门窗、关掉水源、切断电源。必要时,安排专人加强学校值勤。 六、奖惩
本预案是学校地震应急方案,全校各部门及所有教职工、学生,在地震应急工作中都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得违反。对执行预案有功人员和在应急工作中抗拒执行预案者或失职者,将根据有关规定,对在本预案实施中的行为进行奖惩。
二〇一〇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