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山西省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A 卷)( 2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1小题,共 22.0 分)
1.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生态系统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其降水的波动是影响本区及江河中下 游水资源安全、生态系
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区内沼泽湿地、冰川、湖泊等广布,有“中 华水塔”之称。 如表示意 2001~2010 年青海三江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及距平值变化。
据此完成
1~3 题。
年 降水量( mm ) 443.7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87.1 5.8 247.2 0.5 103.3 13.8 6.2 -1.0 距平值 18.9 2001-2010 年期间,三江源地区( )
A. 春季降水的贡献率最小 C. 秋季降水的变率最大 2.
B. 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D. 年降水量变幅较四季大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生态系统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其降水的波动是影响本区及江河中下 游水资源安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区内沼泽湿地、冰川、湖泊等广布,有“中 华水塔”之称。 如表示意 2001~2010 年青海三江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及距平值变化。
据此完成
1~3 题。
年 降水量( mm ) 443.7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87.1 5.8 247.2 0.5 103.3 13.8 6.2 -1.0 距平值 18.9 影响三江源地区夏季降水变幅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大气环流 C. 洋流 D. 海陆位置 3.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生态系统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其降水的波动是影响本区及江河中下 游水资源安全、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区内沼泽湿地、冰川、湖泊等广布,有“中 华水塔”之称。 如表示意 2001~2010 年青海三江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及距平值变化。
据此完成
1~3 题。
年 降水量( mm ) 443.7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87.1 5.8 247.2 0.5 103.3 13.8 6.2 -1.0 距平值 18.9 2000 年以来,三江源地区年降水量变化造成的影响是( )
A. 湿地面积扩大 C. 森林面积扩大 4.
B. 中下游供水紧张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4、5 题。
旅客(货运)周转量是运输企业所运旅客(货物)人(吨)数与其运送距离的乘积。如图示意 1980 ~ 2017年中国客货运输结构变化,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据此完成
第 1 页,共 11 页
①②③④表示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
A. 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 B. 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C. 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
D. 管道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 旅客(货运)周转量是运输企业所运旅客(货物)人(吨)数与5. 其运送距离的乘积。如图示意
1980 ~ 2017年中国客货运输结构变化,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据此完成
4、5 题。
运输方式④的客运量与客运周转量占比差异显著的原因是( )
A. 旅客人数少 C. 运输速度较慢 6.
B. 平均运输距离短 D. 运输费用较高
由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5 省区接壤地带的所形成的“黄河几字湾”地区,煤炭总 量占全国的 76%和世界的 ,是中国乃至世界十分罕见的能源富集区。如图示意“黄河几字湾” 地区。据此完成 6~ 8题。
黄河几字湾”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第 2 页,共 11 页
C. 北邻国界,边贸发达 D. 位于黄土高原,土层深厚 7.
由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5 省区接壤地带的所形成的“黄河几字湾”地区,煤炭总 量占全国的 76%和世界的 ,是中国乃至世界十分罕见的能源富集区。如图示意“黄河几字湾” 地区。据此完成 6~ 8题。 制约“黄河几字湾” 能源开发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 B. 劳动力 C. 资金 D. 生态环境 8. 由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5 省区接壤地带的所形成的“黄河几字湾”地区,煤炭总
量占全国的 76%和世界的 ,是中国乃至世界十分罕见的能源富集区。如图示意“黄河几字湾” 地区。据此完成
6~ 8题。
促进“黄河几字湾”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是( )
第 3 页,共 11 页
A. 扩大煤炭开采规模 C. 发展精细煤化工业 9.
B. 建设火力发电厂 D. 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石灰岩广布,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天坑群。白洞天坑是当地有名的 天坑,底部生长着大量的植被;冒气洞口窄,洞内十分宽敞。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 500 米,地下相互连通。白洞天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 18℃左右,某 季节会出现白洞天坑坑口吸气,冒气洞洞口冒气(白烟)的奇观。如图示意白洞天坑与冒气洞 的垂直剖面。据此完成 9~11 题。 形成乐业县天坑群的主要作用是( )
A. 流水堆积 B. 流水侵蚀 C. 风化作用 D. 内力作用
10. 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石灰岩广布,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天坑群。白洞天坑是当地有名的 天坑,底部生长着
大量的植被;冒气洞口窄,洞内十分宽敞。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 500 米,地下相互连通。白洞天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 18℃左右,某 季节会出现白洞天坑坑口吸气,冒气洞洞口冒气(白烟)的奇观。如图示意白洞天坑与冒气洞 的垂直剖面。据此完成 9~11 题。 白洞天坑底部生长的植被最可能是( )
第 4 页,共 11 页
A. 常绿硬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阔混交林 D. 常绿阔叶林
11. 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石灰岩广布,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天坑群。白洞天坑是当地有名的 天坑,底部生长着
大量的植被;冒气洞口窄,洞内十分宽敞。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 500 米,地下相互连通。白洞天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 18℃左右,某 季节会出现白洞天坑坑口吸气,冒气洞洞口冒气(白烟)的奇观。如图示意白洞天坑与冒气洞 的垂直剖面。据此完成 9~11 题。 冒气洞冒气(白烟)的奇观多出现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66.0分)
12. 秘鲁钦查群岛, 因其海鸟粪富含氮和磷, 是十分理想的有机肥料。 19世纪 40年代是欧美的主要 有机肥供应
地。在 40年的时间里,秘鲁雇佣契约华工和黑奴挖鸟粪,出口了 1300 多万吨,成 就了秘鲁经济快速增长的“鸟粪时代”。
19 世纪后期,化肥的大量使用使鸟粪出口大幅减少,
随后开始控制鸟粪的开采。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鸟粪利用再次引起重视,但秘 鲁每年只允许两个岛采用手工作业的方式开采鸟粪。如图示意钦查群岛位置。
1)说明钦查群岛上气候对鸟粪积累的影响。 2)分析“鸟粪时代”秘鲁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第 5 页,共 11 页
( 3)推测目前鸟粪利用再次引起重视的地理背景。
( 4)说出秘鲁每年只允许两个岛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开采鸟粪的好处。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凤堰古梯田依山傍水,分布在海拔
500~ 650米之间,级数均在 300 级左右,最长达 600余米。
梯田修筑初期,当地农民夯实梯田底土来改良水稻生长条件;完善水利设施,依靠四季不绝的 溪水自流灌溉;自清代修筑完成,持续使用至今。近年来,当地越来越多的梯田由种植水稻改 为种植油菜和果树。现在凤堰古梯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最美田园”。 如图示意凤堰周边地区及其梯田景观。
1)为了种植水稻,凤堰地区古代农民改造了当地的自然条件。简述其作用。 2)分析凤堰梯田改种植水稻为油菜和果树的理由。
3)指出凤堰古梯田作为“中国最美田园”,对该地美丽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14. 2019 年入夏以来,各地夜市、夜间旅游演艺活动、夜间景区 项目等逐
渐多起来。夜市灯火通明、香气四溢,旅游演艺现场歌 声飞扬、舞步翩翩,夜晚的景区绚丽多彩、美轮美奂。夜间旅游 充分展现了全域旅游的“全时段旅游”概念。 简述开展夜间旅游项目对旅游发展的意义。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攀
升,加油站已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规划新增的加油站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一方 面,加油站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加油站产生的污染也给地下 水和土壤带来了环境风险。近年来,因加油站泄漏事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频频发生,加油站 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说明加油站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污染的主要途径,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 D
解析: 解:由表中数据可知,夏季降水最多,贡献率最大,故 A 错; 2000年依赖降水量距平值增幅最大,故 B 错;
降水变率最大的季节是冬季,故 C 错; 年降水量变幅各季节均大,故 D 对。
故选: D。 本题考查影降水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和洋流。 本题难度较小, 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只需将图表信息与选项结合起来, 一一排除, 即可解决问题。
2. 答案: B
解析: 解:表中数据可知,夏季降水距平变化最大,主要与降水量的多少有关,而影响降水量的主 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第 6 页,共 11 页
故选: B 。 本题考查影降水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和洋流。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思维分析能力,只需将表中数据与影响降水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即可。
3. 答案: A
解析: 解:读表可知, 2000 年以来,该地区的年降水量增加,将使该地区的湿地面积扩大,中下游 供水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三江源地区沼泽湿地、冰川、湖泊等广布。
故选: A 。 狭义湿地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 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湿地具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 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
本题以 2001~2010 年青海三江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及距平值变化表为背景, 水量变化造成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考查了三江源地区年降
4. 答案: D
解析: 解:管道职能运输货物,因此①为管道运输;航空运输以客运为主,且近年来旅客周转率比 重增长较快,所以②是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在客运中占比小,主要用于远距离货物运输,所以③是 水运;公路运输在客运和货运中都占较大比重,但只适合近距离运输,所以④为公路运输。
故选: D。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管道: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方 便、运量很大。 本题以 1980~2017 年中国客货运输结构变化为背景, 考查了①②③④表示的交通运输方式, 读图中 分析解决问题。
5. 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图中 1980-2017 年信息分析,④的客运量占比大,货运周转量小,是公路运输,图 中显示其客运量较大,但是客运周转量较低,据客运中转量概念,可以得出旅客的平均运输距离较 短。
故选: B。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航空: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管道: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方 便、运量很大。 本题以 1980~2017 年中国客货运输结构变化为背景, 考查了运输方式④的客运量与客运周转量占比 差异显著的原因,解题关键是熟知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6. 答案: B
解析: 解: A、该地有黄河流经,但发展水运条件差,水运不便利,不符合题意。
B、该地在内蒙古南部,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等,地跨中西部,承东启西,故正确。 C、“黄河几字湾”北侧是内蒙古,不临国界,不符合题意。 D、该地地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黄河几字湾”主要在河套平原,由于地形平坦,河流流经,水资源充足,灌溉农业发达,被称为 塞上米粮川。 本题主要考查“黄河几字湾”的地理位置,属于基础题,根据课本内容或者图示即可分析解答。
7. 答案: D
解析: 解:该地区地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水资源短缺,生 态环境脆弱,成为制约“黄河几字湾”能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故选: D。 读图中经纬度以及图中信息分析可知,黄河几字湾位于我国黄土高原以及内蒙古高原地区,生态环 境脆弱,煤炭资源丰富, 本题以“黄河几字湾”地区图为背景,考查了制约“黄河几字湾”能源开发的主导因素,读图分析 黄河几字湾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解决问题。
8. 答案: C
第 7 页,共 11 页
解析: 解: A、扩大煤炭的开采规模会导致煤炭资源枯竭,不利于能源综合利用,故不符合题意; B、建设火力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C、发展精细煤化工业有利于延长产业链,促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故正确; D、提高煤炭的外运能力不是能源综合
利用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由于“黄河几字湾”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需要能源综合利 用。 本题以“黄河几字湾”地区为背景,考查了促进“黄河几字湾”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了解煤炭资 源综合利用分析解决问题。
9. 答案: B
解析: 解:乐业县天坑群属于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故选: B 。 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 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了形成乐业县天坑群的主要作用,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 用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0.答案: D
解析: 解: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常绿 阔叶林,因此白洞天坑底部生长着的植被最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故选: D。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控制,形成了大致 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热量带:热带、温带、寒带。植被、土壤等呈现出 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对 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本题难度较小,以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垂直剖面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获 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11.答案: D
解析: 解:由于白冬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冬季时,坑内气温低,气压高;而冒气洞气温常 年保持在 18℃左右,洞内气温高,气压低,白洞天坑的冷空气通过地下岩溶通道进入冒气洞,在冒 气洞形成上升气流,受附近地下河影响,空气中水汽充足,当气流流出洞口时遇冷,水汽凝结,形 成白烟。
故选: D。 本题考查影降水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和洋流。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获取信息和思维分析能力,需将冒气的特点与冒气洞的特点结合起来分析,才 能解决问题。
12.
答案: 解:(1)读图文材料, 秘鲁钦查群岛鸟粪积累较厚的原因是饮查群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干燥使
得鸟粪不易分解; 干旱少雨, 不易被雨水冲刷; 积累的时间长; 岛上早期人类活动较少, 受到外界的干扰少。 (2)“鸟粪时代”使用鸟粪做肥料引起了国际上的种植,市场需求量大;当地劳动力丰富,廉价; 海运便利;同时鸟粪便于开采,经济效益好。
(3)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重视鸟粪的使用,用鸟类代替化肥,这样能减少土壤板结,提 高土壤肥力,减少水体污染,能够生产有机食品。
(4)只允许两个岛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开采鸟粪有利于鸟粪的积累,同时有利于对鸟类的保护,维护 生物多样性。 故答案为:
(1)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弱,鸟类不易被分解;降水少,鸟类不易被雨水冲 刷等。
(2)鸟粪积累多,赋存于地表,易于开采;雇佣契约化工和黑奴,劳动力廉价;鸟类开采技术要求 低,设备投入成本低;海运便利,鸟类运输成本低;有机肥市场需求量大,出口良多,经济效益显 著。
(3)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产量;污染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人们健康意 识的增强,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需求量增加等。
(4)有利于其他岛屿更充足的时间积累鸟粪,使鸟粪资源可持续利用;手工作业有利于减少对鸟类 的惊扰,保护生物
第 8 页,共 11 页
多样性等。
解析: ( 1)主要从降水,湿度等方面分析。
(2)主要从资源、劳动力、交通、市场、产业投入成本等方面分析。 (3)从化肥使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 (4)从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岛屿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区域存在的环境及发展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 关知识进行解答。
13.
答案: 解:( 1)结合图文材料,为了种植水稻,凤堰地区古代农民改造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其 作用是修建梯
田,改造地形,利于水稻种植;夯实梯田底土,可减少水分下渗;利于水稻生长期稻 田蓄水;梯田依山修筑,完善灌溉系统,溪水自流,保证水稻生长等。
(2)凤堰梯田改种植水稻为油菜和果树的理由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种 类的需求发生变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导致农村劳动力较为短缺;油
菜和果树的单位面积产值比水稻高,农民的收入提高;油菜和果树的耗水量小,且果树具有水土保 持的功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3)凤堰古梯田作为“中国最美田园”对该地美丽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古梯田成为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利于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保留了特色农耕景观,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提高 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 故答案为:
(1)修建梯田,改造地形,利于水稻种植;夯实梯田底土,可减少水分下渗;利于水稻生长期稻田 蓄水;梯田依山修筑,完善灌溉系统,溪水自流,保证水稻生长等。
(2)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种类的需求发生变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 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导致农村劳动力较为短缺;油菜和果树的单位面积产值比水稻高,农民的 收入提高;油菜和果树的耗水量小,且果树具有水土保持的功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3)古梯田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于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保留了特色农耕景观,促进乡村旅 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 解析: ( 1)从农业区位的地形、水利工程、灌溉水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角度分析作用。 (2)可从市场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及人类的认识等角度分析。
(3)从古梯田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方面分析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区域农业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 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4.
答案: 解:延长旅游时间,整合城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提升景区效益,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提升城市和景
区各种设施和旅游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当地旅游知名度等。 故答案为:
增加了旅游项目;提高游客的参与度,提升旅游体验价值;丰富了旅程;延长了旅游时间;提 高城市和景区各种设施和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解析: 主要从旅游项目、旅游时间、旅游内容、游客参与度、旅游体验价值等方面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开展夜间旅游项目的意义。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 息和掌握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15.
答案: 解:加油站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污染主要有石油外溢和渗漏、清洗油罐时的污水排放、地 表油品下渗等
几种主要途径。防治措施主要从加强环境监测、完善环保准入制度以及加强加油站的 平时管理等方面进行作答,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途径:管理不善导致油品外溢或地下油罐渗漏;清洗油罐时的污水排放;加油站地面沾染的油品经 水冲刷渗入地下。
第 9 页,共 11 页
措施:全面开展加油站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加油站环境监测管理;加快推进加油 站防渗设施改造工作;完善加油站选址过程中的环保制度等。
解析: 加油站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污染的主要途径主要从油品渗漏、污水排放等方面分析,措施主 要从水污染排查、环境监测、完善环保制度等方面分析。
本题以加油站周边地区土壤和水污染为背景,考查加油站对土壤和水污染造成污染的途径及防治措 施,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第 10 页,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