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笔画书写教案

笔画书写教案

来源:九壹网


横的写法:

起笔:向右下方按笔(主要是运指:拇指和食指向右下方用力,其余三指后缩与之配合)

行笔:用笔较轻,向右稍偏上方行笔,边行边提,过横画的中间以后,边行边按(笔向右上方的运动主要靠运腕。行笔中的提按变化主要是指的运动。

收笔:向右下方稍顿后向左回收,笔锋回到横内。

由于铅笔字较小,运指和运腕的幅度也很小,指和腕的运动是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的。运指中含腕的运动,运腕中含指的运动,只能说以谁为主,不能截然分开。

例字:一、二、三、上、下、七、十、工、正

字形分析:

“一、二、三”三个字都是由横组成的,每一横的起笔和收笔与左右边线的距离要相等。“二”和“三”两字中横画中伏出现,长短要各不相同,间隔要匀。“二”和“三”两字的高矮不同。“二”字把田字格分割为三部分,“三”字把田字格分割为四部分。要使空白均匀,“三”字的上下空白比“二”的要小,“三”字比“二”字高。

十先横后竖。横在横中线的上方,竖在竖中线上。竖的上部下,呈上紧下松的形势。“上紧下松”是一个结构规律。

七 横要斜,穿过中心点。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上。

工是在“二”的中间加一竖。“工”字的竖,上下都不出头,两横的位置分别向上、向下稍移,使其距离比“二”字稍远。

上竖居中,用笔较重,写在竖中线上。上横短,在竖画的一半处起笔,左低右高。下横长,左低右高,略有弧度。

正上横短,下横长,中间短横居。中竖在竖中线上,左竖不要离中竖过近。

在田字格中写字,要把字写在正中。横的中点写在竖中线上保证了字不偏左偏右,而其上下位置如何安排才能使字写在正中呢?以“二”字为例,两横分别在田字格纵向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起笔,由于横的上斜,使短横距上边线较近,长横距下边线较远。两横距上下边线虽远近不同,但由于短横的左右空白大,长横左右的空白小,整个字的上下两部分空白仍是匀的。由此可得出这样的规律:一个字靠上、下边线的横并存时,短横要距边线稍近,长横要距离边线稍远,才能保证“字在正中”。

竖 的 书 写

(一)讲解“竖”书写要领。

1、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 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有什么特点。

4、 教师分析讲解:

详细讲解: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图示: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图示: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图示:

5、指名说一说垂露竖、悬针竖、短竖怎样书写。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的字。

1、出示范字。

垂露竖:

个 悬针竖:

十 短竖:

口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开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悬针竖一定是字的末笔。也就是说字的最后一笔如果是竖画,通常为悬针竖。如:“那、即、听、科、钟、蜂、神”等(只有个别字例外,即:“个、介、并、引、川、州、渊”等)。

垂露竖是一个通用的竖,可以代替悬针竖使用,但悬针竖就不一定能代替垂露竖使用了。

例如:“木”字的垂露竖不能拿悬针竖代替。但“年”字的悬针竖可以用垂露竖代替。

一般情况总结如下:

1.竖在字右半部分的,用悬针为宜。 如 那、即、听

2.竖跟口,横搭配的,用悬针为宜。 如 中、千、申、干

3.左边为撇,两者皆可。并、开、邝、卯

点 的 书 写

教学过程:

(一)讲解“点”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点”有什么特点。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图示: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

图示: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

图示:

5、指名说一说右点、左点、竖点、长点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点,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学习书写带点的字。

1、出示范字。

右点:

左点:

长点: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撇 的 书 写

(一)讲解“撇”书写要领。

1、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 讲解笔顺。

3、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撇”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 教师分析讲解:

详细讲解: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平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45度顿笔后向左下方行笔,下笔稍重,减轻快,最后快速提笔写出锋尖。斜撇有斜长撇和斜短撇之分,写法相同,只是长短有区分。

图示:

竖撇,下笔稍重,写法与斜撇相同,只是上半部分接近垂直,下半部渐弯向左下方行笔,收笔时出尖。

图示: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图示:

平撇,45度斜顿笔后向左行笔,笔斜短撇平些,渐渐轻快,最后快速提笔写出锋尖。

5、指名说一说斜撇、竖撇、平撇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撇,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撇的字。

1、出示范字。

斜撇:

斜长撇 不 斜短撇 生

竖撇: 月 平撇: 千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捺 的 书 写

(一)讲解“捺”书写要领。

1、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 讲解笔顺。

3、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捺”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 教师分析讲解: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轻落笔后向右下方行笔,渐重慢,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图示: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图示:

5、指名说一说斜捺、平捺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捺,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有捺的字。

1、出示范字。

斜捺:

大 平捺: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提 的 书 写

(一)讲解“提”书写要领。

1、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2、 讲解笔顺。

3、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提”有什么特点。

4、 教师分析讲解:

详细讲解: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有平提和斜提之分,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

图示:

5、指名说一说提怎样书写。

(二)学生练习书写提,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学习书写带提的字。

1、出示范字。

平提

虫 斜提

2、指名认读。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竖钩与弯钩的书写

(一)讲解“竖钩”书写要领。

1、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2、 讲解笔顺。

3、 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钩”有什么特点。

4、 教师分析讲解:

下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尖。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图示:

5、指名说一说竖钩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学习书写带竖钩的字。

1、出示范字。

竖钩:

小 可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一)讲解“弯钩”书写要领。

1、教师示范书写弯钩。

2、教师分析讲解:

轻落笔后向下行笔,边行边向右作弧,钩的写法与竖钩相同。

3、书写带有弯钩的字。

手 子 狂

斜钩和卧钩书写

(一)斜钩教师分析讲解:

下笔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写戈钩关键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大直、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

图示:

指名说一说斜钩怎样书写。

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习书写带斜钩的字。

出示范字。戈、式、成、我、武

斜钩:

(三)卧钩教师讲解

下笔稍轻,先向右下(笔画由轻到重),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注意由轻到重,前段斜、后段平,形扁横卧,钩向左上钩出。

图示:

指名说一说卧钩怎样书写。师边讲解边示范。

(四)学习书写带卧钩的字。

出示范字。

卧钩:

心必

竖弯和竖弯钩书写

(一)教师分析讲解竖弯

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图示:

指名说一说竖弯怎样书写。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弯,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学习书写带竖弯的字。

出示范字:

西

(四)教师分析讲解:

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

图示:

指名说一说竖弯钩怎样书写。师边讲解边示范。(五)学生练习书写竖弯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六)学习书写带竖弯钩的字。

出示范字:

竖弯钩:

儿 竖提与竖折的写法

(一)讲解“竖提”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教师分析讲解: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

图示: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提,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学习书写带撇的字。

1、出示范字。 竖提:

(四)讲解“竖折”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教师分析讲解:

竖尾连横,折处稍顿,竖正横平

(五)学生练习书写竖提,师行间巡视辅导。

(六)学习书写带竖折的字。

1、出示范字。

竖折: 山 亡 世

横折和横折钩的书写

(一)教师分析讲解横折: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

图示: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折,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学习书写带横折的字。

横折:

(四)教师分析讲解横折钩: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

图示:

(五)学生练习书写横折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六)学习书写带横折钩的字。

横折钩:

横钩与横撇的书写

(一)教师分析讲解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注意钩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笔尖。

图示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学习书写带横钩的字。

横钩:

(四)教师分析讲解横撇: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向左下写撇。注意横要稍向右上斜一点,撇要出尖,一笔写成。

图示:

(五)学生练习书写横撇,师行间巡视辅导。

(六)学习书写带横撇的字。

横撇:

撇折和撇点的书写

(一)讲解“撇折”书写要领。

教师分析讲解:下笔写短撇,个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

图示:

(二)学生练习书写撇折,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学习书写带撇折的字。

撇折:

(四)教师分析讲解撇点:

详细分析讲解:下笔写撇,不出尖顿笔后折向有下写长点,收笔较重。注意上部撇和下点的角度要恰当。

图示:

(五)学生练习书写撇,师行间巡视辅导。

(六)学习书写带撇点的字。

撇点:

横折弯钩和横折斜钩的书写

(一)教师分析讲解横折弯钩:

详细讲解: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注意弯处要圆转,下面的横要平,钩要小,要出尖。

图示: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折弯钩,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学习书写带横折弯钩的字。

横折弯钩:

(四)教师分析讲解横折斜钩

详细讲解:落笔稍顿,然后右行成横。至转折处,稍提笔再向右下方顿笔,然后调转笔锋,向右下方行笔,注意要靠腕部力量运笔。

行至出钩处,应向外赂阔并稍停,再逐渐 提笔出钩。

(五)学习书写带横折斜钩的字

“风”:为三面包围结构,字呈梯形,书写时, 内部的“×”位置,要摆放适中,不宜偏下。横折斜钩的弯度。

“佩”为左右结构,属于左窄右宽型,字形见方。

“凤”:为三面包围结构,字呈梯形,书写时需注意的问题与“风”字相同。

横折弯和横折提的写法

横折弯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写短横,收笔较重。

横折提 下笔写短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如图:

竖折撇 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

竖折折钩 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注意竖钩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钩要小,要出尖。

横折折撇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小短横,最后折向下撇出,要出尖。

横撇弯钩 下笔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如图:

横折折折钩 下笔写短横,右边稍高些,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短横,再折向左下写弯钓。注意最后的弯钩要稍有弧度 如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