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年(有答案)山西省高考地理联考试卷(4月份)

2022年(有答案)山西省高考地理联考试卷(4月份)

来源:九壹网
2022年(有答案)山西省高考地理联考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

1. 城市街道作为居民日常接触最多的户外空间,能直观反映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属性。住宅区集中的城市街道街景图片为识别城市贫困群体的空间分布提供了新视角。如图示意利用街景图片解译的广州市城区内的贫困街区分布,街景解译模型对街区天空开敞度、绿化率、道路宽度、建筑密度的识别精度较高。据此完成(1)~(3)题。

广州市城区街景图片中,往往与住宅区贫困程度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 A.天空开敞度

2. 城市街道作为居民日常接触最多的户外空间,能直观反映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属性。住宅区集中的城市街道街景图片为识别城市贫困群体的空间分布提供了新视角。如图示意利用街景图片解译的广州市城区内的贫困街区分布,街景解译模型对街区天空开敞度、绿化率、道路宽度、建筑密度的识别精度较高。据此完成(1)~(3)题。

B.绿化率

C.道路宽度.

D.建筑密度

与西湖社区相比,蟠龙社区的贫困群体更多的是( ) A.本地失业人员

3. 城市街道作为居民日常接触最多的户外空间,能直观反映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属性。住宅区集中的城市街道街景图片为识别城市贫困群体的空间分布提供了新视角。如图示意利用街景图片解译的广州市城区内的贫困街区分布,街景解译模型对街区天空开敞度、绿化率、道路宽度、建筑密度的识别精度较高。据此完成(1)~

B.外来进城人员

C.第二产业工人

D.无业定居农户

试卷第1页,总13页

(3)题。

人口统计表明,荔湾历史文化街区贫困人口较多,但其最新街景解译的贫困程度较低,可能是由于( ) A.人口密度较低 C.旧城更新改造

4. 云贵高原某地风景独特性不足,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民宿,走差异化的旅游发展道路,成为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根据民宿与景点的相对位置,可将该地民宿分为两大类(如图)。据此完成(1)~(2)题。

B.新城配套设施完善 D.开发程度较低

类型Ⅰ民宿的选址能够显著降低经营者的( ) A.地租成本

5. 云贵高原某地风景独特性不足,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民宿,走差异化的旅游发展道路,成为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根据民宿与景点的相对位置,可将该地民宿分为两大类(如图)。据此完成(1)~(2)题。

B.人力成本

C.交通成本

D.营销成本

一般情况下,与类型Ⅰ相比,类型Ⅱ民宿的( )

试卷第2页,总13页

A.旅行体验较枯燥 C.提前预定比例小

B.游客停留时间较长 D.游客消费总额较少

6. 物候变化会造成鸟类迁徙行为发生改变。黑龙江某林区是重要的鸟类迁徙中途停歇地,一般每年2~5月候鸟陆续迁徙至此。观测表明,近15年来,该林区气候持续变暖,乌类迁徙首到日明显提前,峰值日和结束日相对稳定;不同到达次序的鸟类其迁徙时间变化程度也不同。据此完成(1)~(3)题。

该林区有利于迁徙首到日明显提前的鸟类生存的主要条件是( ) A..光照达标时间提前 C..雨季到来时间提前

7. 物候变化会造成鸟类迁徙行为发生改变。黑龙江某林区是重要的鸟类迁徙中途停歇地,一般每年2~5月候鸟陆续迁徙至此。观测表明,近15年来,该林区气候持续变暖,乌类迁徙首到日明显提前,峰值日和结束日相对稳定;不同到达次序的鸟类其迁徙时间变化程度也不同。据此完成(1)~(3)题。 推测迁徙到达时间明显提前的鸟类( ) A.到达次序较早,受气温影响较强 B.到达次序较早,受气温影响较弱 C.到达次序较晚,受气温影响较强 D.到达次序较晚,受气温影响较弱

8. 物候变化会造成鸟类迁徙行为发生改变。黑龙江某林区是重要的鸟类迁徙中途停歇地,一般每年2~5月候鸟陆续迁徙至此。观测表明,近15年来,该林区气候持续变暖,乌类迁徙首到日明显提前,峰值日和结束日相对稳定;不同到达次序的鸟类其迁徙时间变化程度也不同。据此完成(1)~(3)题。

近15年来,鸟类迁徙首到日、峰值日、结束日的变化趋势导致( ) A.鸟类迁徙体能消耗加剧 C.鸟类争夺食物现象减少

9.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河道特点,黄河宁蒙(宁夏下河岩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凌汛灾害频发。如图示意1952~2013年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的变化。槽蓄水增量是指凌汛期因冰盖的阻水作用而增蓄在河槽中的水量。宁蒙河段上游众多水库的建成,对防凌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完成(1)~(3)题。

B.鸟食昆虫多样性锐减 D.鸟食植物生长期缩短 B.食物恢复时间提前 D..农业耕作时间提前

黄河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总体变化趋势可能取决于( )

试卷第3页,总13页

A.水库调蓄

B.降水增加 C.河床淤积 D.冰期延长

10.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河道特点,黄河宁蒙(宁夏下河岩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凌汛灾害频发。如图示意1952~2013年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的变化。槽蓄水增量是指凌汛期因冰盖的阻水作用而增蓄在河槽中的水量。宁蒙河段上游众多水库的建成,对防凌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完成(1)~(3)题。

上游水库建成后,冬季即使不调节流量也有助于防凌,主要得益于( ) A.蒸发损耗增大

11.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河道特点,黄河宁蒙(宁夏下河岩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凌汛灾害频发。如图示意1952~2013年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的变化。槽蓄水增量是指凌汛期因冰盖的阻水作用而增蓄在河槽中的水量。宁蒙河段上游众多水库的建成,对防凌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完成(1)~(3)题。

B.下泄水温提高

C.河床宽度拓宽

D.河道落差减小

为降低凌汛对宁蒙河段的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深河道 ②加固大堤

③上游水库在封冻前加大下泄水量

④凌讯河段人工分凌(水),削减下泄水量 A.①③.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老铁路全长1679km,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力求达到中国与老挝的合作共赢。2020年11月,中老铁路开始架设电气化接触网。铁路电气化工程设备精密度高、部门牵涉而广,影响车站和列车用电,关系到铁路建成以后列率的透行安全和旅客用电体验。在中老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架设项目中,工程部采用自动化施工技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

试卷第4页,总13页

水,指抑作业本址行施工架设。如图示意中老铁路位置。

(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中老铁路架设电气化接触网面临的困难。

(2)指出中老铁路架设电气化接触网受益的行业。

(3)简述中老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架设项目采用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好处。

(4)列举在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与老挝合作方式的具体表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土壤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碳平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形因子通过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热状况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分解速率,导致区域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某地理研究团队以位于秦岭东段伏牛山的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沿南坡和北坡从900m至1900m自下而上每间隔100m设置样地,调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得出成果如图所示。

(1)与下层土壤相比,指出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特征,并简述原因。

(2)指出南北坡土壞有机碳含量与海拔的关系,并从自然角度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3)气候变化导致各类极端天气增加,分析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说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气候变化响应较为敏感的原因。 三、[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共1小题,满分10分)

试卷第5页,总13页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赤水佛光岩景区沟谷纵横、森林密闭、瀑布壮观、丹霞雄奇,是贵州热门景区之一。贵州赤水的丹霞景区旅游观景多采用陆路、水路的方式,基本不采用飞机低空观景。如图示意佛光岩景观。

简述贵州赤水地区不采用飞机低空观景的原因。

四[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共1小题,满分0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的海底隧道数量持续增长。海底隧道内的空气污染较严重,不仅影响隧道内司机和乘客的身体健康与行车安全,还可能加剧通风排气口附近的大气污染。在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通风换气成本占据了建设成本中较大的比例。

简述海底隧道内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原因,并为改善海底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提出合理建议。

试卷第6页,总13页

参与试题解析

2022年(有答案)山西省高考地理联考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知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 【解答】

天空越开敞,绿化率越高,说明环境越好,一般是高档住宅区,故AB错; 道路宽度越大的住宅区档次般较高,故C错;

一般情况下,住宅区建筑密度越大,楼房越密集,居住环境较差,贫困程度较高,故D对。 2. 【答案】 A

【考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知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 【解答】

西湖社区位于近郊,可能存在众多外来进城人员,故B错;

城郊小工厂的产业工人和无业农户往往定居在城市边缘,故CD错:

由图可知,蟠龙社区位于老城区,发展历史悠久。因失业、下岗等因素而致贫的本地城市贫困人口由于缺少居住迁移的支付能力,大部分滞留在此区域,故A对。 3. 【答案】 C

【考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知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 【解答】

由图可知,荔湾街区为老城区,且是历史文化街区,推测其进行过旧城改造,故从外观上看不出其贫困程度。

试卷第7页,总13页

4. 【答案】 D

【考点】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

民宿源自日本,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 m2,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此定义完全诠释了民宿有别于旅馆或饭店的特质,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 【解答】

由图可知,类型I民宿接近景区人口,便于景区的游客直接发现、人住,需要额外的宣传较少,显著降低了营销成本。故D选项正确。 5. 【答案】 B

【考点】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

民宿源自日本,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 m2,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此定义完全诠释了民宿有别于旅馆或饭店的特质,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 【解答】

由图可知,类型II民宿与景区有一一定距离,且拥有自己的餐厅,推测可能是度假型民宿。类型I民宿是景区旅游的附属品.类型I民宿可能是民宿体验者专程前米体验的A的地,旅行体验项日较丰富,提前预定的比例较大,综合消费金额较多。故B选项正确。 6. 【答案】 B

【考点】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 【解析】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解答】

光照达标时间主费取决于昼长,达标时间一般不会提前;雨季到来时间主要受大气运动的影响,与气候变暖无必然联系;农业耕作与鸟类迁徙间的直接关系不大且黑龙江林区农业耕作较少;由于气温的上升.植物萌发期和昆虫的暴发期提前,鸟类也必须提早作准备。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和后代的营养需求,故B正确。

试卷第8页,总13页

7. 【答案】 A

【考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因素、人类活动。 【解答】

根据材料“鸟类迁徙首到日明显提前峰值日和结束日相对稳定”,推测鸟类迁徙首到日更接近冬季,此时刚刚返春.气温较低:且较容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生物节律(生物钟)受气温影响较明显。而峰值日、结束日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对其的影响减弱,其他因泰影响增强。据此类比到不同类型的鸟类,到达次序较早的鸟类到达时气温较低,生物节律受气温影响较强,故A选项正确。 8. 【答案】 C

【考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解析】

鸟类的迁徙行为也是在进行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环境不断变化,自然也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许多鸟类在迁徙前必须储备足够的能量。这是对长距离的飞行的适应。能量的储备方式主要是沉积脂肪。 【解答】

鸟类迁徙首到日明显提前,结束日没有明显变化,从种群的角度,平均在迁人地停留时间延长,体能消耗得以恢复,A错误;

虽然停留时间延长,在该地捕食的昆虫和植物数最增加,但不至于导致昆虫和植被的锐诚,更不会影响植物生长期,BD错误;

鸟类停留的时间延长,日不同鸟类个体到达的次序拉开了更大的时间差,乌类同时争夺食物的现象减少,C正确。 9. 【答案】 C

【考点】

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解析】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流域: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③含沙量:由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等决定。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⑤汛期:有长短,是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蕴藏量是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⑦凌汛:有无,凌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⑧径流量变化。⑨流速,短促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解答】

试卷第9页,总13页

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凌汛期间泄洪难度增大,蓄积水量增多,可能是因为河床淤积、排水能力下降所导致的,C正确; 水库调蓄,会使得最大槽蓄水增量下降,A错误; 冬季,降水量较少,B错误; 每年的冰期变化不大,D错误。 10. 【答案】 B

【考点】

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解析】

水库,一般的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可以利用来灌溉、发电、防洪和养鱼。”它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有时天然湖泊也称为水库(天然水库)。 【解答】

水库库区深层水温较高,且湖水经过水坝的水轮发电机组外泄,水温升高,坝下的河段水温一般高于0°C,有利于防凌,故B选项正确。 11. 【答案】 D 【考点】 灾害防治 【解析】

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水面结冰的河道,上游河冰先融,下游河道尚未解冻,易出现“凌汛”。主要受气温、水温、流量与河道形态等几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可能导致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 【解答】

凌汛主要发生在河道表层.加深河道的效果不显著且可行性较低,①错误; 加固大堤有利于臧轻凌汛导致的理水漫溢,②正确;

上着水库在封冻之前应当减少下泄水量,降低凌汛洪峰,③错误;

凌汛河段人工分凌有利于削减下泄水量,降低匯冰被抬高的高度.减轻凌汛的危害,④正确。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 【答案】

需跨越的高山、河谷多,桥隧比例大,特殊路段架设接触网难度大;地质条件不稳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易损毁基础工程,影响工程进度;雨季时间长,降水量多,影响户外施工;气候湿热。多蚊虫叮咬,易传播疾病。 供电部门电网机械设备、建材、电力机车、(塔架所用)制铁等相关行业。 作业车自动架设,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程;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人力成本,减少高空作业时长,提高施工安全性;电气化设备精密度高.自动化施工更贴近标准,提高工程质量。

由中国派出技术专家指导,老挝提供施工劳动力;中国在老挝建设基本的原材料,零部件生产基地,老挝提供用地;中国帮助老挝建设基础设施,老挝安排人员参与巡逻、管护等辅助工作。

试卷第10页,总13页

【考点】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解析】

(1)根据中老铁路位置图可知中老铁路穿越多条山脉、河流,桥隧工程量大,特殊路段架设电网难度更大;地质灾害多发,架设接触网所需的电塔施王难度增大:且容易被损毁;施工还面临生物侵袭的问题。

(2)根据材料,接触网影响车站和列车用电,推测其与电力相关产业关联性强,如供电、电网没备、电力机车、电力塔架等。

(3)自动化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此外,根据材料“设备精密度高”推测,自动化施工有利于保障精度,提高工程质量。

(4)注意设问情境是建设过程中,而不是建成之后的运营环节。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中国可以提供技术、原材料、制造能力支持,老挝可以提供劳动力、土地。 【解答】

根据中老铁路位置图可知,中老铁路穿越多条山脉、河流,桥隧工程量大(注意图中山脉、河流等与铁路的关系),特殊路段地理环境复杂,架设电网难度更大;其次,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质条件不稳定,且处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地势坡度大,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架设接触网所需的电塔施工难度增大,且容易被损毁;最后,区域气候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间长,降水量多,气候湿热,植被覆盖率高,多蚊虫叮咬,影响施工进度。 (

根据材料,接触网影响车站和列车用电,推测其与电力相关产业关联性强,如供电、电网设备、电力机车、电力塔架等。同时,相关产业需要大量钢铁,钢铁部门也会获益。 (

自动化施工可以自动化架设,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并且自动化施工技术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小,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减少高空作业时间,提高安全性;此外,根据材料“设备精密度高推测,自动化施工有利于保障精度,提高工程质量。 (

注意设问情境是建设过程中,而不是建成之后的运营环节。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中国可以提供技术(技术指导)、原材料(设备原材料)、制造能力支持(零部件生产),老挝可以提供劳动力(用于施工、巡逻和管护工作)、土地等。 【答案】

特征:上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波动大。原因:地表接受枯枝落叶多,有机质输入量大:表层土壤受人类活动干扰及环境因了(如气温、降水等)影响明显。(

关系;整体来说,南坡各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北坡上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解释: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随肴海拔的升高,降水量增大,水分条件改善,总体生物量增加,有机质输入量较多;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生物量少,有机质输入量少。(

暴雨出现的频率增加.降雨侵蚀力增强,导致土壞有机碳淋溶、流失;极端高温、极端严寒、干旱等天气增加,生物量及多样性减少,上层土壤有机碳输入量减少。( 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土壤有机碳量及带谱的垂直变化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地处南北过渡带,气候、植被、土壤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 【考点】

土壤的观察、形成与养护 【解析】

试卷第11页,总13页

(1)根据图示信息,可直接判断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较高,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波动较大。原因从植物枯枝落叶的输入量和受自然、人为因素干扰两方面分析。

(2)从图中直接可判断南坡有机碳的含量随海拔高的上升而增加,北坡有机碳的含量随海拔高的上升而减少。原因从夏季风的迎风坡和背风坡角度分析。 (3)极端天气导致植物增长量减少,故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

(4)根据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所在的纬度位置和我国南方、北方的交界线位置,分析气候、植被、土壤的过渡性以及垂直地带性即可。 【解答】

结合图表可知,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且含量随海拔变化的波动更大。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主要是因为枯枝落叶等生物的残骸输入量大,波动大主要是因为表层受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因素较多。

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随海拔升高,降水量增大,水分条件改善,生物量加大。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量较少,且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因此生物量逐渐减小。 极端气象灾害导致生物量减少,土壤有机铁输入量减少;极端暴雨会加快对表层土壤有机碳的侵蚀。

宝天曼保护区地处我国南、北方分界线,对气候变化敏感,且垂直带谱较多,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带谱的垂直变化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 故答案为:

1)特征:上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波动大。原因:地表接受枯枝落叶多,有机质输入量大:表层土壤受人类活动干扰及环境因了(如气温、降水等)影响明显。(1)关系;整体来说,南坡各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北坡上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解释: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随肴海拔的升高,降水量增大,水分条件改善,总体生物量增加,有机质输入量较多;北坡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生物量少,有机质输入量少。(2)暴雨出现的频率增加.降雨侵蚀力增强,导致土壞有机碳淋溶、流失;极端高温、极端严寒、干旱等天气增加,生物量及多样性减少,上层土壤有机碳输入量减少。(3)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土壤有机碳量及带谱的垂直变化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地处南北过渡带,气候、植被、土壤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

三、[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共1小题,满分10分) 【答案】

植被覆盖率高,空中观景效果差;瀑布景观宜仰观,森林、丹霞景观宜步迁欣赏;地形崎岖,低空飞行难度高、危险性高;成本高,对基础设施要求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消费需求量小;我国低空观景起步晚,技术不成熟;低空观景知名度低,游客接受程度低。 【考点】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

对于本题中的赤水佛光岩景区,游客要从旅游资源中获取高质量美感,首先要把握旅游资源的欣赏观赏时机时间如季节、日期等。其次要优选欣赏位置,包括距离的远近、欣赏的角度、适当的交通工具等。 【解答】

依据图文资料,贵州赤水佛光岩景区沟谷纵横、森林密闭、瀑布壮观、丹霞雄奇等旅游资源最适宜的欣赏方式应当是置身其中,徒步欣赏;瀑布仰视为最佳的观赏角度;山水组合景观宜乘船欣赏。该景区植被覆盖率极高,地表起伏大,飞机起降难度较高;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低消费需求有限:飞机观景在我国发展程度较低;目前技术不成熟、知名度低、接受度低。

试卷第12页,总13页

四[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共1小题,满分0分) 【答案】

原因:机动车通行量大,尾气排放多;海底隧道内环境封闭,污染物难以扩散;海底隧道空气较澜湿,对污染物吸附能力强。建议:增加通风(排气)口数量提高通风口高度;控制海底隧道车流量.避免隧道内交通拥堵;大型载重车辆及各类排放不达标车辆在海底隧道通行;在隧道内布设空气质虽监测仪器,及时监测、预警。 【考点】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主要措施有提倡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零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解答】

海底隧道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以从污染来源污染物扩散条件、海底隧道的环境等方面分析。原因:隧道机动车通行量大,排放尾气多;海底隧道内环境封闭,污染物扩散速度慢,滞留在隧道内;海底隧道空气较潮湿,污染物吸附能力强,空气污染浓度升高快。提出建议可从污染源、改善污染物扩散条件等角度进行作答,同时应注意加强监测、管理等常规作答角度。建议:1、增加排气:增加通风(排气)口数量,提高通风口高度,加强排风的力度2、减少排放:适当分流,控制海底隧道车流量加强交通管理,避免隧道内交通拥堵:大型载重车辆及各类排放不达标车辆在海底隧道通行:3、加强监测:在隧道内布设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及时监测,预警和处理。

试卷第13页,总1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