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亮点 新契机 “第三届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当下的经济社会大环境给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新亮点 新契机 “第三届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当下的经济社会大环境给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来源:九壹网
特别策划}S编辑P 新亮点新契机 第三届中国职业教育振 兴论坛” 当下的经济社会大环境给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201 o-T1, 0月26日,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第三届 ‘‘ 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在江苏I南京拉开帷幕。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教育部副 鲁昕等致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王晓初等出席了开幕式。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有1 8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产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关键在职业教育。论坛上,全国政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部、教育部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分别就职业教育发展发表演讲,大家认为,下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巨大需 求,正在给职业教育创造新的契机。 政治局委员、全 就业压力,必然要求我们进~步加大 合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 国政协副: 职业教育培训『力度,为广大劳动者实 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式:建立健全 要进~步增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现就业和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技能基 推进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职业教 础。二是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育区域协作机制。 和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的结构性 自身优势,多谋发展职业教育大计, 要探索建立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 矛盾更加突出。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 深入研究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 式,改革办学模式,以服务经济社会 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 盾,必须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培训, 发展为宗旨,完善主导、依靠企 问题;多办发展职业教育之事,协助 使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 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 更好地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三是在促 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热 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 点难点问题;多尽发展职业教育之 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提高 办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 力,积极推动建立主导、行业指 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建设和谐社会的 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研,职业技 导、企业参与的办学和机制,为 任务十分艰巨。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培 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改革以学校 训,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体面就业机 探索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 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展道路献计出力。 会和提高收入水平的能力,为人的全 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 面发展提供保障,为广大劳动者能够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岗实习。 切实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创造条件。 不断完善推进改革创新的新载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 推进开展“产教对话”,以“合作、 王晓初: 教育部副鲁昕: 对接、共赢”为主线,形成职业教育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 与重点产业对话机制,着力推进职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职业 要创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 教育与国家重点产业、教育链与产业 教育培训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制,包括: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政 链、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融合发展。 府和示范院校牵头的职业教育集团办 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在加快推进 深入推进“校企一体”:以合作共赢 学机制;通过主导、校企自愿、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就业形势仍 为利益共同点,促进育人过程中各个 十分严峻。巨大的供求缺口所带来的 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逐步形成以政 要素与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的深度对 府为指导,以利益机制为基础的校企 接,提高学校育人的针对性。 要提升技能人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 会: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 力,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的有 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保障:多种途径优 材办公室剐主任何绪军: 效性:还必须重视和发挥企业行业的 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培养高技 基础性作用。 能人才的重要渠道 以校企合作为 从职业培训的角度提三条建 主,探索校政、校际合作是实现多方 议:一要加强教学研究,二要强化师资 成都市技师学院吴幼 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途径 敢 培训,三要加强对部颁教学计划、大纲 章: 于承办赛事,勇于参与赛事是促进高 执行情况和国家级教材使用情况的指导 技能人才培养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提 力度,纠正学时“缩水”现象,强化地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四条经验与体 高的有效方式。 方管理责任,引导学校、培训机构不断 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目 O2COC1UOP 1ATION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