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8 上海铁道科技2016年第4期 张润生上海铁路局合肥机务段 摘要高速铁路时代的来临,对 力机车的实际驾驶,电力机车驾驶经验 突击、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落后于提升 较少,加上动车组驾驶与内燃机车有很 学习力的要求。技术业务素质与T作要 动车组司机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 要求。要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 大的差异,他们的文化、业务水平也存在 求不适应,缺乏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着较大差异,给培训 作带来一定的难 力,决定了动车组司机只有不断提升学 度。 1.2学习力的内涵 并实现自身价值,需依靠提高学习 力来强化动车组司机自身素质。对 动车组司机素质现状及培训_T-作面 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针对 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探讨,以促进动 习力才能跟上铁路快速发展的步伐,胜 任本职工作。从实现(-1我发展、实现自身 学习力作为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 价值的角度看,动车组 机也应立足岗 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 位,提升学习理念,把自己打造成一转多 体现,它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 能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满足岗 的能力。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者的目 位需要,为企业创造价值。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 车组司机学习力的提升。 关键词提升;动车组司机;学习力 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 2提升动车组司机学习力面临的主要问 随着高速铁路现代化进程加快,对 其在实践中的 用。在以创新为最主要 题 1部分职工的知识层面不适应新技术 动车组司机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 发展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职工 2.j1能在工作 的文化需求 高新技术的运用,动车组司机现有的 j 只彳『具备了较强的学习力,/ 比别人更快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 识结构和技术素质已不能适应运输生产 岗位【的需要,加上人员紧、交路紧、T学矛盾 ,一是动车组新技术、新知识理论性 才能长期保持n身的竞争力。动车组 强,涉及面广,部分动车组剐机文化底子 突出、开展培训难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 州机最需要的也是这种具备极强学习 较薄,自身的知识层面不能适应。二是内 这 保持创新活力。 燃机车司机是动车组 机主要来源,将动车组司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业务 力、能快速学习新知识、3提升动车组司机学习力是适应铁路 些人员电力机车驾驶经验较少,没有接 技能培训列为重中之重,提升动车组州 1.受过专业学校的基础理论教育,学习新 机的自身学习力,从“要我学”向“我要 发展和自身价值的需要 学”的转变,以适应动车组新技术的快速 发展和运用安全需求。 中国铁路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 技术比较困难 三是部分动车组司机职 期,在铁路建设、技术创新、运输经营、铁 业素质、安全意识、纪律观念淡薄,思想 路改革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 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2职工学习的内在动力差 1动车组司机现状及提升学习力的意义 高速铁路的的建设、运营等方面取得的 2.成绩,标志着我同铁路在主要技术领域 多数职 1:的学 H的不明确,不是 1.1目前我段动车组司机实际状况 应付了事 自2010年动车组开行以来,我段动 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铁路现代化建 为自己学,而是抱以得过 过、}1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 的态度。能少学则少学.能不学则不学, 车组司机随着高铁和客运专线的开通. 没开始进入『生 烦心理,没 动车组开行对数不断增加,动车组司机 能甭实现这一转变,动车组 机的素质 甚至有的职丁对学 产: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发展到 越来越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我段的动 有形成浓厚的学习氛 ,造成整体业务 259人,这些人虽然都具备电力机车驾 车组司机队伍 铁路快速发展的趋势比 水平无法提高、应急故障处理等能力不 竞争意 足。驶资格,但由于我段电力机车仅在京几 较还有较大的差距,没有危机感,3集中脱产培训难。工学矛盾十分突 线上运用,今年初宁两线才正式上马电 识淡薄,加之人员紧张动车组交路不断 2.力机车,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员是由内燃 增加.对在岗的动年组司机调整,缺乏必 出 机车司机转型而来,极少数人担当过电 要的应对手段,许多动车组司机对临时 动车组叫机人员紧张.担当交路较 提升动车组司机素质的实践 1 59 多。交路紧、休息时间少、脱产学习十分 教、师徒合同等办法,发挥老带新、好带 机岗位基本业务知识和应变技能。④切 困难、“一个萝卜一个坑”,车间常常以生 差的作用,在新职动车组司机素质培养 实抓好培训组织实施,不断探索适合动 车组司机特点的模式和教学方法,采用 产任务紧、人员不够为理由少送或不送 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②做好追踪培训。人,指导司机更是脱不开身,使开展全员 采取发放提纲、出勤提问、现场示范、跟 课堂教学、实际操练、案例分析、多媒体 培训和脱产培训的难度增大。 2.4专兼职教员的超前性培训滞后 踪补强等培训方式,有针对性的因人施 教学、现场模拟、研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 教补强补短。③建立模块培训。按照季节 法,做到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增强培训效 (3)有计划、由针对性地提高动车组 当前,动车组司机培训仅凭专职教 性安全特点、动车组设备质量规律,确定 果和提高培训质量。 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无法完成繁重 不同季节的财务工作重点,进行针对性 的教学任务。因此,让优秀的指导司机、 的培训,确保上线人员达标。④强化实作 司机的学历水平。我段动车组司机已终 技术骨干走进兼职教师队伍是目前教学 培训的现状。但是,兼职教师多数没有接 受过正规的教育,缺乏授课技巧,缺乏技 术更新性的培训,仅凭个人理解难以适 应现场实际培训工作需求,难以胜任有 较强针对性岗位的新技术培训,影响授 课质量。 2.5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欠缺、滞后 在以职工岗位安全生产规程、标准 化作业、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途中应 急故障处理、典型事故案例以及“四新” 知识为重点,开发声像教材、三维动画和 多媒体课件方面欠缺、滞后,缺乏培训资 料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3提升动车组司机学习力的对策 3.1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学习力新理念 提升学习力是动车组司机掌握新知 识、新技能、胜任本职岗位的唯一途径。 首先要树立自主学习理念,这是提升学 习力的内因。其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原 有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 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必须跟上铁路技术 进步、设备更新的步伐,及时学习新知识 新技术,保障生产和运输安全。做到终身 学习,需要具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意志,努 力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使学习 成为个人、指导组、车队、车间的生存状 态和模式,把学习力转化为创造力,进而 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3.2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学习积极性 为了使动车组司机始终处于达标状 态。 (1)创新培训方法。①落实包保培 训。充分利用指导组及技术骨干包保帮 演练和全员练兵。利用动车组入库停留 时间进行实作培训,开展高铁知识竞赛、 规章故障处置抢赛、背画站场平面图,平 操竞赛等技术比武活动,切实提高动车 组司机业务技能。 (2)建立学习考核激励机制,把职工 岗位星级动态管理和职工的收入挂钩, 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树立榜样,营 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读书自学、练兵 比武、岗位竞赛、教育培训、交流讨论等 活动,选树技术能手和岗位标兵,营造浓 厚的学习氛围。 (3)把培训和教育纳入制度化轨道, 加大对教育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完善教 学设备,增强师资力量,提升教学管理层 次,丰富教育资源,创新培训理念、方法 和模式,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和吸引力,保证教育培训的高质量。 3.3丰富教学培训模式。切实加强动车 组司机的培训工作 (1)规范动车组司机全员培训工作。 段劳人科全面介入,确保动车组司机的 合理使用和预备率,完成动车组司机每 年的脱产培训要求。 (2)在培训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四个 环节:①做好培训规划安排,对动车组司 机的文化程度、技能特点进行全面细致 的超前分析,能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新和 实效性。②配齐配强专兼职教师,并做好 专兼职教师的进修学习,建立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更好地为动车组司机的培训服务。③在 突出动车组司机岗位培训需求,发动专 业技术人员和现场技术骨干的作用共同 对动车组司机培训教材进行编写和课件 制作,力求培训教材既能突出动车组司 止为主的学历特点,有计划的提高着部 分的学历水平,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是 他们这素质提高的牵头与基础,也是企 业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举措, 也是高铁长期安全的保证。四是是开展 动车组司机岗位技能竞赛,建立“比学赶 帮”的浓厚氛围。由指导组带动车间,由 车间带动全段培养选就更多的技术能手 和技术标兵,以点带面,促进全员技术水 平不断提高,使技能水平向现场实操的 高层次迈进。 3.4立足本职工作。提升学习实践能力 提升学习力的重点在于提升学习实 践能力,即动车组司机能把掌握的知识 和技术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转化为现实 生产力,这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 本的能力。一是注重提高学习力实效。规 范动车组司机日常学习内容,充分利用 好业余学习实践,采取灵活多变的学习 方式,以案例教学形式讨论故障处理和 非正常行车的处置方式,做到每次学习 动车组司机都有收获。二是奖惩并举激 励学习力的提高。针对动车组司机这一 特殊工种,日常学习主要是靠动车组司 机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学习,段对全月按 时参加四次以上学习的人员给予120元 的奖励补偿,对参加学习参数不足的人 员进行考核,促进了大家主动学习的自 觉性。三是提升学习力应立足于本职岗 位。近年来,我段在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 中优先吸纳技术业务能力强,实践能力 丰富的专兼职教师。一方面通过各种途 径对其进行送外培训,拓宽业务知识面、 丰富授课技巧及教学管理能力;另一方 面通过名师带徒、技术攻关等方式促进 其能力提升,充分发挥(下转第126页) 126 枢纽站场接触网软横跨改造施工方案研究 (2)控制要点 0.75 t的手扳葫芦将悬挂倒换在新软横 5应用效果 (1)该方案解决了既有站场软横跨 使用该方案施工未发生一次“延点”情 参数测量:为了杜绝测量交底偏差 跨上,至此,新软横跨的横承与上部固定 与过程中的测量失误,安排2名计算人 绳安装完成。网部人员的安全带应由既 更换前后设计导高不一致的问题,同时 员各带一个小组进行测量,便于交叉复 有软横跨倒换在新软横跨上固定。 核,确保数据准确。用激光测量仪对既有 网部参数全部测量,用经纬仪测量支柱 与上部安装完成确认无误后,开始拆除 量时做好防护,确保人员安全。 计算预制:采用经以往工程验证过 分别进行计算,以便验证计算成果的准 开断,然后利用大绳移至地面。 拆除既有软横跨:新软横跨的横承 况。 (2)采用该方案,相比传统方案节约 (3)在站场车皮占用股道多,无法使 了一种可行的施工方法。 斜率,水准仪测量各股道、基础高程。测 既有横承与上部固定绳,从最短吊弦处 工程成本104万元。 横承与上部固定绳拆除完成后进行 用梯车进行软横跨更换时,该方案提供 调整、检查开通:首先进行软横跨整 在本人负责施工的娄底枢纽站场接 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由两名计算人员 下部固定绳的更换。 确性。预制前对预制人员进行详细的交 体驰度调整,然后是直吊弦工艺制作,同 6结束语 底,每组预制完成后,由专门的质检员进 时进行定位装置的调整,道岔处利用梯 行数据复核。 车进行线岔参数调整。调整完成后进行 触网软横跨改造施工中,使用该方案工 新软横跨安装:天窗点前在一侧支 参数测量检查,包括相邻跨的网部参数, 程合格率100%,未发生任何安全及行车 柱处将软横跨展开,封锁点施工命令下 确认设备达到运行条件时,撤离网上施 事故,得到相关单位和部门的一致好评, 达后,人员开始从该侧支柱上网,并通过 工人员,地面人员回收材料,清理施工现 以实际效果验证了该方案的适用性,同 既有软横跨牵引新软横跨横穿既有网, 场。施工负责人确认施工完成后通知接 时为单位以后的软横跨更换施工提供了 同时两侧支柱柱顶分别上2名操作人 地人员拆除接地,然后通知驻站联络员 实践资料。 员,利用3 t手扳葫芦将横向承力索与支 销令开通。 柱摘开,横承不得卸载,同时安装新的绝 缘子与支柱连接。待新软横跨的横承及 (3)更换悬吊滑轮 参考文献 TB 10421—2003.J291—2004.铁路电力牵引供 站场所有软横跨更换完毕后,统一 『1]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 上部穿越完成后,利用大绳和滑轮将新 进行悬吊滑轮更换,同时进行下部固定 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新横承牵引至柱顶,由柱顶操作人员完 绳底座高度提升,软横跨斜拉线工艺制 成安装。上部固定绳处同时利用1.5t的 作。该步骤施工每组软横跨(8股道)仅 『2]TB 10009—2005/J452—2005.铁路电力牵引供 电设计规范. 手扳葫芦进行拆旧装新。一侧支柱完成 需要8人,不需要梯车,调整时间在60 连接后再进行另一侧支柱的连接,新的 分钟以内,安全可控。 横承和上部固定绳安装完成后,利用 责任编辑:万宝安 来稿日期:2016—12—12 (上接第159页)以点带面作用,把无形 摄制动车组司机一次乘务作业标准示范 造社会效益和价值。 件 提升学习力是提高动车组司机创新 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为运输安全、创 片等声像教材,制作应急故障处理的多媒 能力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企业 体教学片与课件,使动车组司机更易接受 安全文化机制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学历 发教学培训软件、仿真模拟课件、多媒体 升动车组司机学习力,可有力地强化动 3.5加大硬件投入。开发多媒体教学课 和吸收培训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大力开 层次提升及业务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 按照动车组司机培训课件和案例教 教学片和精品课程,推行模块化教学、“菜 车组司机素质提高,有效地促进企业整 学的要求,遵循必须、急用、系列的原则, 单式”培训等开放式培训方式,增强培训 体竞争力的提升,实现铁路企业可持续 由段技能大师室牵头利用模块化教学系 效果。利用智能手机优势,开发手机学习 发展。 统这一局域网平台,建立段职教科与动车 软件,将学习资料、课件等通过段职工教 运用车间多媒体教室的教网,实现网 育微信公众平台随时发布,方便职工利用 上教学、数据共享及远程视频监控,彻底 手机在线学习查阅。 消除日常演练走过场的现象发生,既可节 约时间和人力,也能促进培训效果。同时, 4结束语 责任编辑:万宝安 来稿日期: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