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强化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强化练习(含答案)

来源:九壹网
【成才之路】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强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一、单项选择题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18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1~2题。

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2.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 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 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度假和考察由于时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第2题,北京属于特大城市,城市问题多。其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之一是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和家庭生活。

读下面“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口迁移量关系图”回答3~4题。

3.阶段③处于( ) A.原始社会 C.工业化阶段

B.农业社会 D.后工业化阶段

4.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C.社会经济 【答案】 3.C 4.C

【解析】 ③应属于工业化阶段,④属于后工业化阶段的人口迁移量,这两个阶段人口迁移量的增多主要

B.国家 D.战争

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7题。

5.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欧洲迁往非洲 C.从亚洲迁往拉美

B.从北美迁往拉美 D.从非洲迁往西亚

6.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的是( ) A.从湖北流向四川 C.从山东流向河北

B.从湖南流向广东 D.从流向内地

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A.甲地优美的环境 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答案】 5.D 6.B 7.D

【解析】 第5题,二战后,西亚各国石油收入大大增加,吸引非洲等地居民大量迁入。第6题,近年来,我国由于沿海经济发展迅速,使我国民工流向主要是由内地迁往沿海地区。第7题,家庭成员的两地分居可促使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

8.读下图,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目前,有关甲、乙、丙三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经济原因 B.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政治原因 C.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经济原因 D.甲地主要迁往乙、丙两地,政治原因 【答案】 C

【解析】 首先要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出甲是四川、乙是上海、丙是广东。其次要清楚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9~10题。

9.当前沪宁杭地区能大量吸引民工迁入的原因是( ) A.① C.③

B.② D.⑥

10.2018年8月2日,肯尼亚达达阿布,每日有超过1 000名躲避战乱的难民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已经人满为患的难民营。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 )

A.① C.③ 【答案】 9.C 10.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第9题,民工大量迁入沪宁杭地区是经济因素。第10题,平民为躲避战争灾难而外迁,主导因素是战争。

读“我国某市2018年迁入人口金字塔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11~12题。

B.④ D.⑤

11.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

A.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12.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 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④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C.①④ 【答案】 11.A 12.D

B.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11题,从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构成图分析,2018年该市迁入人口中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并且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可以判断该市人口迁入受经济因素(就业)影响,随着青壮年女性增多,随之会出现婚育率上升的问题。第12题,劳动力人口的大量迁入,会增大就业、环境、服务设施等的压力。

读“美国各区域人口历史变化图和美国本土区划图”,回答13~15题。

13.a、b、c、d曲线代表的地区分别为( ) A.西部 南部 中北部 东北部 B.中北部 西部 东北部 南部 C.南部 西部 中北部 东北部 D.东北部 中北部 西部 南部

14.影响美国人口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 A.产业发展 C.自然条件

15.关于美国人口的正确说法是( ) A.美国人口重心继续向东部移动 B.区域人口分布越来越不平衡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向西部和南部迁移

D.平原的农业开发是中北部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答案】 13.B 14.A 15.C

【解析】 第13题,根据美国各地区发展状况并结合四条曲线的变化特征进行判断。自19世纪以来,东北部由于自然条件的优势降低及中北部工业快速发展的吸引增强,人口比重在减小;中北部则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比重迅速增加;西部和南部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人口比重增加。第14题,从上述分析可知,影响美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产业发展。第15题,目前美国西部和南部成为继五大湖区后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吸引人口的迁入。

二、综合题

16.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B.、交通 D.战争

材料二 2018年“五一”劳动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

(3)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答案】 (1)东北

(2)两次迁移的影响因素都是经济因素;20世纪70年代东北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高于东北。

(3)有利影响: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不利影响:增加了交通、卫生、教育、环保、住房等困难。

【解析】 第(1)题,读图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由材料二和三可知20世纪70年代小明的爷爷迁往东北时,东北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20世纪90年代由东北迁回山东时,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东北,因此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第(3)题,人口迁移有利于促进迁入地资源开发,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给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带来困难。

17.读下列图和表,回答问题。

省(市) 流出 占总量比重(%) 省(市) 流入 占总量比重(%)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6.1 16.1 10.6 8.6 8.3 10.6 其他 39.7 其他 31.6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5.6 5.6 7.2 5.6 8.9 35.5 2018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1)简述2018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地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3)说明2018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 (1)从三大产业看: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其次是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最少。原因: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第一产业经济效益相对低。从转移的空间看: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内乡镇外。向国外转移最少。原因:迁移成本较低,同时要兼顾农业生产活动。(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交通压力、城市问题等负面影响出现。(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 经济因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