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编 号:          项目名称 交底单位 交底部位 百色至靖西高速公路工程第四标 北京鑫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水下灌注桩施工工艺要求 会议主持 接受单位 交底日期       水下砼灌注技术交底 a、 水下砼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水下砼所使用外加剂的掺用量由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b、 每立方砼中的水泥用量不适宜少于300~350kg(当掺有适宜数量的减水剂或粉煤灰时,可不少于300kg),细集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拌和物中的砂率控制在0.4~0.5范围,水灰比在0.5~0.6范围,水泥的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粗集料粒径在5~40mm范围。 c、 砼灌注前,复测孔底标高,检查沉渣的厚度,判断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满足灌注要求,满足要求后,方可灌注砼。 d、 待砼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检查砼坍落度、均匀性、凝结性,确定砼可以使用后,在导管上端连接漏斗,首批砼灌注时,应在漏斗下口设置隔水栓,隔水栓吊放的位置临近泥浆面,导管离孔底的距离以能顺利排出隔水栓为宜,一般为0.3~0.4m,且必须保证漏斗内储存的砼数量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e、 首批砼搅和物下落后,必须连续灌注,随着砼的上升,要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使砼经常处于流动状态,导管底埋置于砼的深度一般为3~5m,不能大于6m,并不得小于2m,严禁把导管底提出砼面,避免造成断桩,且要反复翻插,确保水下砼密实。 f、 在水下砼灌注过程中,设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并填写好水下砼灌注记录。 g、 水下砼的灌注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在灌注前,必须有严密的辅助措施,一旦发生机具故障或停电以及导管堵塞等事故时,立即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并同时做好记录。 h、 提升导管时避免碰到钢筋笼。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灌注的砼顶面距钢筋笼底部1m左右时,必须降低砼的灌注速度,当砼搅和物上升到钢筋笼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i、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必须控制好砼的灌入数量,使灌注完毕后砼顶面满足凿除浮浆层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桩身质量,一般控制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约0.5~0.8m。 j、 在灌注过程中,必须将孔内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k、 灌注时取较有代表性的砼做试件,且每根桩要制作2组试件,桩长20m以上的不少于3组。试验工程师要随机抽验砼的各项技术指标。灌注完成后及时清洗灌注工具及清除部分表面混浆层。 l、 超灌的砼采用人工清除。在桩身砼浇完3天后根据实际情况,才可人工挖去多浇的砼,直至高出桩顶设计标高20cm为止,待到灌注承台砼或柱砼时再凿除这20cm砼。在凿除时,注意不得扰动桩身砼。       记录人:                                 复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