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州沙区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荆州沙区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来源:九壹网
荆州沙区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

力》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一、单选题

1.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识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答案::B 解析::

视触协调(眼手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西。 2.下列关于幼儿语言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

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

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发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答案::A 解析::

儿童学习语言是从理解语词开始的。大约在6个月以后,婴儿已能“听懂”一些词。其实那只是婴儿根据父母说话的音调(语调)变化做出不同的反应。1~1,5岁的儿童能理解的词,

第 1 页 / 共 12 页

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儿童一般在1岁左右才能说出少数几个词,而在1,5岁以后,才“开口说话”。

3.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A.发展幼儿的艺术技能

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C.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 D.拓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①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②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③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故本题选B。

4.()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其状态的表现。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恐惧

答案::A 解析::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5.“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说明( )对人的成长影响巨大。

第 2 页 / 共 12 页

A.颜色 B.环境 C.遗传 D.物质

答案::B 解析::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6.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问题言语;二是( )。 A、情境言语 B、游戏言语 C、对话言语 D、交际言语

答案::B 解析::

问题言语和游戏言语是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的两种形式。

7.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性格 D、气质

第 3 页 / 共 12 页

答案::C 解析::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8.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特点是( ) A.全面性和启蒙性 B.全面性和逻辑性 C.系统性和启蒙性 D.系统性和逻辑性

答案::A 解析::

具体参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 9.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 )。 A.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时常忽快、忽慢 D.时常停止

答案::A 解析::

婴幼儿年龄越小,心跳越快。1—2岁是100—120次/4},2—6岁是90—110次/分。而成人平均是70次/分。心脏在两岁以后和青春期后期有两次增长阶段,心肌易疲劳,经

第 4 页 / 共 12 页

常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加。但幼儿运动量过大,心跳加速,每次泵血反而会减少,从而造成面色苍白、心慌、大汗淋漓,运动后无食欲,同时产生过度疲劳。 10.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最有代表性的是( )。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建筑游戏

答案::A 解析::

创造性游戏包括结构游戏、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类型。

二、解析题

11.综合运用创设游戏活动区的理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区方案。

解析::

创设活动区理论:根据幼儿教育目标、本班实际情况及本阶段的教育重点确定活动区的种类和数量。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考虑材料的多样化及摆放的明确性。活动区布置方面应兼顾界限性、相容性和转换性。还应确定相应的活动区规则。

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强烈的活泼好动,可设计一些身体运动活动;开始进行同伴交往,可设计一些便于发展交往的游戏;相同材料投放的数量可少于小班,种类可多于小班。 活动区设计方案:游戏是幼儿的快乐活动,而且它也是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

第 5 页 / 共 12 页

的活动,但传统的游戏存在不小弊端,而区域活动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游戏模式,游戏改为人为创设自然情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要使游戏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索的主题,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而教师通过确定游戏的教育目标制订计划,通过创设适宜的游戏条件,并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索,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现将本次游戏活动制定方案如下。 美工区:

(1)用水彩笔或棉签蘸颜料在纸或其他材料上随意作画。

(2)用笔沿着手掌或脚掌的外形把手掌或脚掌描在纸上,也可利用手掌或脚掌的形状作画。

(3)提供完整的蛋壳和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幼儿在蛋壳上或是根据石块的形状作画。 (4)提供橡皮泥让幼儿随意做各种物品。 (5)提供一些纸,让幼儿折飞机或船等其他物品。 阅读区:

(1)学会正确的翻看图书并保持安静。 (2)知道要爱护图书并不乱撕、丢书。 (3)尝试看图片讲述或编故事。

(4)启发幼儿将类似的动物或人物卡片找出并尝试编故事。 (5)活动结束后能将书整齐的放回原位。 体育区:

(1)尝试对纸箱上的大小洞进行投掷活动,锻炼幼儿目测能力。 (2)探索沙包的几种玩法并自由玩沙包。

(3)让幼儿在独木桥上行走,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4)提供布袋,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 益智区:

第 6 页 / 共 12 页

(1)提供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能正确分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一些平面图形。 (2)提供20以内的点卡及相同数量物品的图片让幼儿学会一一对应,会20以内的数数。

(3)提供填数字图片,巩固幼儿对20以内顺数及倒数的掌握。 (4)会将相同数量的物品摆出各种形状,巩固的5以内数的守恒的掌握。 角色区:

(1)提供钱币让幼儿初步尝试掌握钱币的使用。

(2)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分配分角色,使用工作语言参与到游戏中去。 (3)对活动中的材料感兴趣,会正确的操作和摆弄。

(4)活动中能热情地与同伴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三、问答题

12.喝完饮料的饮料瓶盖、吃完的药瓶盖等不用的瓶盖随处可见,如果扔掉,只能是生活垃圾。请设计一个活动,让幼儿将瓶盖重新利用起来,使其懂得再利用的好处。

解析::

瓶盖贴画——有趣的蝴蝶(中班美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废旧材料瓶盖贴出自己喜欢的蝴蝶。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会回收、使用废旧材料。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想象,创造出自己喜欢的蝴蝶,学会回收使用废旧材料。 活动难点: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第 7 页 / 共 12 页

(1)师生共同收集大小不同的瓶盖(每人一组);双面胶、透明胶(每人一卷);皮筋(若干条)、剪刀。

(2)彩色卡纸(若干张)、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瓶盖范画,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范画,小朋友,你们看看画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鼓励幼儿说说自己所看到的)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这幅画上有个漂亮的蝴蝶,是用我们用过的瓶盖贴出来的,老师和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用过的瓶盖,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瓶盖来贴一幅漂亮的画。 (2)教师示范贴蝴蝶的方法及步骤。(示范参考下图)

师:瓶盖怎么能够贴到卡纸上呢?下面老师来向小朋友们教贴瓶盖的方法,小朋友们仔细地看。选自己喜欢的瓶盖和卡纸,在背面粘上双面胶,揭掉双面胶的表皮纸,然后贴在卡纸自己喜欢的位置上。

这只蝴蝶是怎么贴的呢?谁能告诉老师,你认为这幅画是先怎么贴、再怎么贴,贴出来的呢?(小朋友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小结:这幅蝴蝶是这样贴的: 第一步:贴蝴蝶的身子。

要求:把皮筋拉成椭圆形,用透明胶固定在卡纸上。 第二步:贴蝴蝶的翅膀。

翅膀两边各用大小不同的两个瓶盖,贴成对称形。 第三步:贴蝴蝶的触角。

第 8 页 / 共 12 页

把两条皮筋分别剪断,一头打出一个接,然后固定在蝴蝶的头部。再用彩笔画上蝴蝶的眼睛,这样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贴成了。

第四步:还可以用彩笔在蝴蝶的周围画上小花、小草等来丰富自己的作品。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

师:好,老师已经贴好了一个漂亮的蝴蝶,小朋友也来想想,你想用瓶盖贴一副什么?先怎么做、再怎么做?想好了自己也贴一幅画。可以是贴老师贴好的蝴蝶,也可以是你自创的图案。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贴出自己喜欢的蝴蝶形状,也可以多贴几只,还可以贴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4)结束活动。

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意图。

师:小朋友们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有的小朋友还贴出了两三幅画呢,我请小朋友带着你的作品到前面来给大家说说你贴了什么?你贴这幅画有什么要说的? 活动延伸: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带领幼儿参观、评价作品。 (2)让幼儿回家搜集其他用不到的废品,进行再利用。 13.结合实际,谈一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解析:: (一)主体性原则

主要蕴含了两方面的含义:第一 教师作为管理者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第二幼儿作为学习者具有主体地位。注意: 1、明确教师对班级管理的职责和权利。

第 9 页 / 共 12 页

2、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教师应充分的了解并把握班级的各种管理要素。 3、教师还应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与作为被管理者的幼儿之间的关系。 (二)整体性原则

幼儿园班级管理应是面向全体幼儿并涉及班内所有管理要素的管理。注意点: 1、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不仅是对整体的管理,也是对每个幼儿个体的管理。 2、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班级作为一个集体的熏陶作用和约束作用。 3、班级管理不只是人的管理,还涉及物、时间、空间等要素的管理。 (三)参与性原则

教师在管理过程中要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民主、平等的对待幼儿,与幼儿共同展开有益的活动。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参与活动应注意角色的不断变换,以适应幼儿活动的需要。 2、在某种场合教师参与活动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取得幼儿的许可。 3、教师参与活动中,指导和管理要适度。 (四)高效性原则

也可以理解为灵活性原则 ,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注意点:

1、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要合理,计划的制定要科学。 2、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要严格和灵活。

3、班级管理方法要适宜,管理过程中重视检查反馈。

四原则间的关系:整体性、整体性原则主要涉及管理思想,参与性和高效性原则主要涉及管理方法,四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14.有一些儿童,白天视力很好,可到了傍晚或光线昏暗的地方就看不清了,变得寸步难行。这是为什么呢?是怎样发生的?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 10 页 / 共 12 页

解析::

(1)这是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视紫红质,以维持暗光下的视觉。缺乏维生素A,暗适应能力下降,因此产生夜盲现象。夜盲症就是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东西。我们了解了暗适应的生理过程,对夜盲也就不难理解了。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视网膜杆状细胞缺乏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或杆状细胞本身的病变。 (2)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常因喂养不合理。如长期饮用脱脂乳、炼乳,或以乳儿糕、稀粥为婴儿主食。有些家长,在儿童患病时主张“忌口”,且时间长,也是其缺乏维生素A的主要原因。另外,长期腹泻可致维生素A缺乏,后者又加重肠功能紊乱,互为恶性因果。

(3)需要注意的问题:预防夜盲症并不难,多吃一些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品,如:鸡蛋、动物肝脏等;首先要科学安排营养,特别对婴儿和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提倡食品多样化,除主食外,副食方面包括鱼、肉、蛋、豆类、乳品和动物内脏以及新鲜蔬菜之类,都应该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夜间应安静卧床;补充维生素A营养素或胡萝卜素提取物。β-胡萝卜素可以转发成维生素A,且没有副作用。

15.请简要回答“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这一幼儿园教育特殊原则的内涵。

解析::

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是指幼儿园教育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出发,以活动为基础展开教育过程。同时,活动形式应多样化,让幼儿能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1)教育的活动性。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他们不可能像中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发展,而必须通过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交往,实际操作物体,才能逐步积累经验,获得真知。离开了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

(2)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幼儿园的活动不应当是单一的。因为活动的内容、形式不同,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注意教育活动的多样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16.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试论述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 11 页 / 共 12 页

以及目前家园合作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

解析::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家长均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

第 12 页 /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