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来源:九壹网
双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

语一文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波是一种能在真空或空气中直线传播,波长很短(1毫米~1米)的高频电磁波,具有传播速度快、穿透力强、抗干扰性好、能被某些物质吸收等特点。微波武器又叫射频武器或电磁脉冲武器,它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去攻击和毁伤目标的。由于其威力大、速度高、作用距离远,而且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伤人于无形,因此,被军事专家誉为高技术战场上的\"无形杀手\"。

微波武器的工作机理,是基于微波与被照射物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将电磁能转变为热能。其特点是不需要传热过程,一下子就可让被照射材料中的很多分子运动起来,使之内外同时受热,产生高温烧毁材料。较低功率的轻型微波武器,主要作为电子对抗手段和\"非杀伤武器\"使用;而高能微波武器则是一种威力极强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微波武器是飞机的克星。这主要是由飞机自身的设计特点造成的。 飞机为了达到目的,需要尽量减少翼面,有的连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取消了,这样就必须采用电传操纵系统、推力矢量系统等先进技术,才能解决飞机的纵向和横向安定性、操纵性等问题,因而比其它飞机对机载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更高。另外,为了改善全机的防探测效果,它们的结构和外表通常都要采用吸波材料和涂料,以便大量吸收雷达波能,不使之反射回去,这是飞机能够\"隐身\"的原因之一。但是,事物终究一分为二,有所长则必有所短,由于目前大部分军用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飞机能大量吸收雷达波也就会大量吸收微波,这就铸成其自身的致命弱点,自招\"杀身之祸\"。当飞机被微波武器发出的高能电磁波照射到时,机体会由于过量吸收微波能量而产生高温,轻则因瞬间加热而失去控制,重则整架飞机都会被烧毁、熔化。

另外,微波武器不是采用\"点\"的攻击方式,而是强调\"面\"的攻击效果,飞机无论如何\"\",只要在一个区域内被罩住,都难逃\"天罗地网\"。 目前,国外微波武器已发展到实用阶段,如俄罗斯的电磁脉冲弹和英国的微波均能将大功率、不可见的电磁辐射短脉冲发送到较远距离上,用来破坏敌方的坦克、导弹、飞机以及通信和电子设备等。军事专家们预测,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电磁武器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泛。

1.下列对\"微波\"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微波包括电磁波、射频和电磁脉冲。

1

B.不管有没有空气,微波都能够直线传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C.微波能被飞机各个部件大量吸收,因而能够毁伤飞机。

D.微波这种波长很短的高频电磁波能快速传播、不受其他任何干扰。 2.下列对微波武器工作机理的有关方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波武器能将电磁能转变为热能,是基于微波与被照射物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 B.微波武器能够使被照射材料中的很多分子运动起来,使之内外同时受热,产生高温。 C.微波武器攻击和毁伤目标的手段,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

D.所有类型的微波武器都能迅速地、大规模地、毁灭性地破坏敌方设施,威力极强。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飞机为了达到的目的,于是尽量减少翼面,有的连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取消了,难以机动灵活地避免微波武器的攻击。

B.目前大部分军事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飞机通常采用吸波材料和涂料来大量吸收雷达波,同时也就会大量吸收微波,自招其祸。 C.微波武器是飞机的克星,飞机无论如何\"\"都逃不过微波武器的\"天罗地网\",无法发挥其特殊作用。

D.微波武器威力大、速度高、作用距离远,且看不见、摸不着,往往伤人于无形,必将广泛取代常规武器。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 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选自《唐宋家散文精品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注释】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辞 窃:偷偷地、暗中 .

2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 D.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师:师从、学习 .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②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B.①童子何用知之 . C.①吾得其为人 . D.①而公独不识 .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②其如是,熟能御之 .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童年时进入乡校读书,有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了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苏轼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庆历圣德诗》文中的语句。 B.“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等语句直接表现了苏轼对范仲淹景仰之情。

C.苏轼一辈子没有见过范仲淹,但范仲淹的次子、三子和四子托付苏轼为范公遗稿作序。苏轼接受他们的托付,才写了这篇序文。

D.这篇序言行文朴素,如话家常,叙写了苏轼童年时一些往事及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7.把第Ⅰ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别 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8.这是一首以“饯别”为主题的诗歌,你认为诗人在这离别酒宴上的心情如何?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回答。(4分)

答:

9.人们是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为诗人饯行的呢?你认为诗歌里有关饯行环境的描写与诗人表达出来的主观情感和谐吗?简述你的理由。(4分)

答:

3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论证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与《荀子·劝学篇》指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相近的。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1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追忆钱学森:此生三事最关情

11月1日凌晨,凄厉刺骨的雨夹雪笼罩京城。这是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有人说,这场不期而至的初雪,是为一位老者的逝去而下的。“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这是钱学森对官位和地位的不屑。“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这是钱学森对金钱与利益的鄙薄。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懂得拒绝的人不多,钱学森拒绝了很多虚名浮利,却赢得了更高的声誉。

就在冬雪降临的前一天,这位98岁高龄的科学巨匠溘然离世,走完他辉煌的一生。据说他走得平和安静,一如他生前的低调内敛。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说这话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位美国海军次长。

1935年赴美留学的钱学森,36岁已成为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被视为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与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而他深情地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得知钱学森要回国,美国联邦调查局多方阻挠甚至强行逮捕。此后,中国提前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才换回了钱学森。回国后,钱学森白手起家造导弹,从零开始教徒弟,在火箭导弹、控制科学、应用力学、系统科学、航天技术、思维科学等方面做出卓越成就。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个“天性害羞、内向,才智过人,只想一辈子安分守己做研究的科学家”,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他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而说起来,钱家是依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的,“学”是辈分,至于名字“森”,繁茂之意,并无特殊含义,最初曾用 “林”。不过,“学森”的谐音是“学深”,倒是体现了学问深远之意。

4

而家庭对他成长的影响也可谓深远。

钱学森出身书香门第。当代众多政治家和学者均出自这个家族,诸如、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复、钱穆等,家族的辉煌触动着钱学森。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既是一位爱国的人士,亦是新中国文史专家,他对钱学森要求极其严格。而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更是著名军事教育家,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钱学森与夫人蒋英长达一个甲子的婚恋故事,被世人传为佳话。

钱家和蒋家乃世交。蒋百里有“五朵金花”,而钱均夫膝下只有独子钱学森,便恳求蒋家把蒋英过继给他们。蒋百里夫妇慨然答应,从此蒋英改名“钱学英”,并与奶妈一起住进了钱家。钱学森和“钱学英”还曾一起合唱《燕双飞》,博得两家的喝彩。蒋英后来毕业于柏林国立音乐学院,成为优秀的歌手、钢琴家。1947年,钱学森回国,深情打动蒋英,两人心有灵犀,在上海结为连理,之后共赴美国。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准备离开美国之际,美国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5年之久。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在蒋英的关怀劝慰下,含冤忍怒的钱学森很快用意志战胜了自己,他安下心来,开始埋头著述。一册《工程控制论》和一册《物理力学讲义》,便是蒋英与钱学森贫贱不弃,生死相依的笃爱深情的结晶。钱学森生前也承认从妻子的艺术知识中他获得了很多科学研究的灵感。

从44岁回国到98岁去世,半个多世纪里,钱学森备受历届国家领导人的尊崇:新中国成立早期周恩来亲自过问并引进这位“海归”;邀请他参加生日宴会,并特意安排他坐到自己的身边;每每论及科学技术都不忘提及钱学森的名字;授予他的这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长“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亲自登门到家中给他拜年;更是像朋友串门一样连年去看望他,最后一次是在他去世前的86天。正是这样的尊重与关怀为这位科学巨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总理亲往探望钱学森时,长卧病榻的他最为关注的,是国家科技人才的后续培养。他曾六次饱含忧虑地向总理发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位科学老人的赤诚相问,足以衍化成这个国家和民族绵长的思索。

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能做的,除了纪念钱学森先生,最好的缅怀方式莫过于给予后来者同样的眷顾。如今,世上已无钱学森。而下一个钱学森,尚不知在何处。

(摘自《时代周报》有删改) (1)文章以“22年来最早的一场冬雪”开篇,有什么目的和作用?(4分)

答:

5

(2)题目所说“此生三事最关情”是指钱学森一生中的哪三件事?(3分)

答: 文章说“一位科学家的成长,除了天赋与努力之外,还需要适宜的土壤和空气”,从文章看,除了天赋与努力还有哪些“土壤和空气”促进了钱学森的成长?(6分)

答: (4)文中说“如今,钱学森三个字,几乎就是中国对科学家品质的诠释”,请结合文章分析钱学森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并阐发你从中得到的两点启示。(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于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化的手段就成为治理微博乱象的“次优选择”。 ①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得力的②人们寄希望于制度建设的得力③可供选择的力量无外乎三种——、市场和社会④于是人们便将目光聚焦在和社会上,而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⑤然而,制度建设始终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⑥呼吁加强法制和信息认证机制建设,完善微博的管理办法 A.④②⑥①③⑤ B.④②⑤⑥①③ C.③①④②⑥⑤ D.③①②④⑤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能力的提高,才能够使一个国家有能力建造航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B.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抓紧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活动,帮助毕业生尽快落实就业岗位;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集中培训。

C.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道路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D.对于“7•23”甬温线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调查,我们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6

A.王心刚昨晚代表影协表演了配乐诗朗诵,虽然年岁已大,但他气宇轩昂,吐字铿锵有力,....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往昔岁月。

B.利比亚驻华大使馆门前的国旗已经改弦易辙,换成了反对派的国旗。穆萨迪把国旗降了....下来,面对记者采访他激动地喊:“游戏结束了!”

C.除了每周精选的三场英超赛事直播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精彩的比赛点播,浓缩精华的比赛集锦、令人拍案叫绝的进球、让你捧腹不已的搞笑花絮。 ....D.在中国人的眼里,君子和小人是泾渭分明、判若云泥的两类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话语,经常出现在各类道德文章之中。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我们在欣赏古代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 ① 。比如,我们读杜甫的《蜀相》时,除了对作品中所写诸葛亮的功绩有所了解外,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但是, ② ,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 ③ 。所以,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①答: ②

③答: 16.来到陌生的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行为,请根据要求续写句子。(6分) 要求:①语意合理连贯,符合语境。 ②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手法。 ③句式相同,字数大致相等。

来到陌生的贾府,林黛玉像一只失群的孤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生怕被人耻笑;来到陌生的鲁镇,祥林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到陌生的海域,桑地亚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文(60分)

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一样,人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充满崎岖坎坷的。在面临困难挫折的时候,或许你坚持了,你奋斗了,但最后一无所获。或许你选择了放弃„„

请以“人生需要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7

2、800字以上。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A中电磁波、射频和电磁脉冲是微波武器的特点,而不是微波。C中\"被飞机各个部件所吸收\"错。D中\"不受其他任何干扰\"错,原文说它\"抗干扰性好\",并非说它不受任何干扰) 2.(微波武器包括较低功率的轻型微波武器与高能微波武器,D中描述的是高能微波武器的特点)

3.(A中\"难以机动灵活地避免微波武器的攻击\"错。C微波武器使飞机难逃\"天罗地网\"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在一个\"区域内被罩住\"。D中原文无\"必将广泛取代常规武器\"的意思,只说电磁武器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泛。) 4.【答案】C(“酬”这里的意思是“实现”。)

5.【答案】A(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拿、把”的意思。B项前一个“之”代词,“它、他”的意思;后一个“之”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无实在意义。C项前一个“其”代词,“他的”的意思;后一个“其”是连词,表示假设,“如果、假如”的意思。D项前一个“而”连词,“然而”的意思;后一个“而”是代词, “你、你的”的意思。 ) 6.【答案】B(“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等语句不是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之情,而是间接表现。) 7.【答案】

⑴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⑵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来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传。 ⑶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 8.(8 分)

(1)(4分)诗人是强为欢颜,内心伤痛的。一个“且”字就透露出诗人那时那地的内心世界,最好的一句“莫叫弦管作离声”就更明确的表明了诗人的心态——周围的管弦乐队演奏的离别曲子,将要打破诗人自控防线,迫使诗人失态流露真情了,所以诗人带着恳切的请求:“莫叫弦管作离声”。(意思对即可)

(2)(4分)阳光明媚、花开浓艳、绿柳在清风中轻轻飘摆,就在这样的时节就在这样的环境为诗人饯行的。和谐的。这叫做以“乐景写哀情”,实质上是一种反衬手法的运用。 5.(1)①艰难归国大放异彩; ②美满婚姻良缘天成; ③病榻关心人才培养。

8

(2)①家学渊源:家族辉煌对他的触动和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 ②妻子帮助:妻子给了他精神上的支持和科研上的启发。 ③领导关怀:新中国各代领导人都对他关爱有加。

(3)①品质:淡泊名利(懂得拒绝),热爱祖国,爱好广泛(有探索精神),乐观坚强,重视人才(教育、人才培养),目光长远(有忧患意识)。

1.C ③总说,①先说“市场”,④说“”“社会”,②承接“”谈“制度建设”,⑥进一步解释②,⑤由“制度”转折。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D A项,残缺主语,去掉“随着”或“使”,把“才能够”放到“国家”后;B项,搭配不当,在“抓紧”后加“组织”;C项,结构混乱,去掉“是必不可少的”。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语病,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3.B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此处不合语境;A项,器宇轩昂:形容人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C项,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D项,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对成语的辨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

9

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①把握诗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②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不变的③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也不同(每空2分,基本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16.答案:(示例)祥林嫂像一只受惊的小鹿,躲躲闪 闪,战战兢兢,唯恐被人奚落;桑迪亚哥像一头受伤的雄狮,饥寒交迫,疲惫不堪,对付鲨鱼进攻。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