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跳绳运动的价值追求——兼论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

跳绳运动的价值追求——兼论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九壹网
 跳绳运动的价值追求——兼论对小学

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

为了适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彰显跳绳运动的价值落实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调查等方法,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利用跳绳独特的优势在课堂实践中进行尝试和创新,采用多种路径落实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生 体育与健康 跳绳

跳绳作为现今在全世界流行的健身方法。其简单易学,是小学生、中学生甚至于成人健身锻炼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有益的运动项目,

核心素养即“21世纪关键素养”。抓住了核心素养也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追求跳绳运动的价值落实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笔者将跳绳作为重要载体,在追求跳绳运动的独特价值中落实对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跳绳运动的价值、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围绕着“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结合多种路径引导学生学会跳绳的方法,掌握跳绳的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创新跳绳运动的内容,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为学会1到2种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服务,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学生在

“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磨炼意志”的四位一体目标中落实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了解跳绳运动的价值

跳绳被欧美一些医学专家称为“最完美的健康运动”。跳绳作为一项健身价值极强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训练人的体能,而且还能健美益智,培养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节奏感,跳绳运动对学生的健康行为、健全人格,品质道德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显示:国内外跳绳运动正处于火热发展中,跳绳竞技水平有了新的突破和新的飞跃,现中国已成为为世界跳绳运动引领者。

追求跳绳的价值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跳绳运动需要的场地,设施等比较简单,易于锻炼和普及,适合小学各个年级的学生运动,对中学、高中以及成人也实用。

笔者在2011年曾在全省进行跳绳观摩课展示,2014年利用跳绳对学生进行了体能的研究,2016年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继续研究并利用跳绳示范课宣传跳绳运动,2019年利用跳绳提高小学生体能实践研究获河南省一等奖,2020年在焦作师专和安阳师院进行专题讲座和跳绳示范课进一步宣传跳绳运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在查阅文献、相关概念、国内外跳绳运动价值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等方面,继续研究探索,落实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希望能对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厘清核心素养概念,为指导实践教学做好铺垫。

教育部对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凝练为三个方面: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核心素养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国课程改革的代名词和方向标。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新焦点,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为了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为我们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新形象以及教育发展的新取向,指引者我们朝着正确的路向发展。

笔者经过近10年的研究和在实践教学中的尝试,利用跳绳提高学生的体能,在追求跳绳运动价值中落实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实践尝试,做好宣传和引导,利用体育课堂教学、微信群、钉钉群让学生了解跳绳的价值和核心素养的概念,使理论和实践二者有机结合,为更好的落实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

三、多种路径培养是关键

跳绳运动在学校开展具有明显优势——设备简单、形式新颖、易于锻炼和普及。跳绳独特魅力成为众多学校特色品牌创建的切入点。实现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越来越多的学校以“跳绳”作为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特色项目,来推动和普及学校课内外活动。

追求跳绳的价值,优化课堂教学,开发跳绳运动的多样性,将跳绳运动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中,彰显跳绳运动的锻炼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学科融合,家校社联动,落实小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1、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丰富多样的跳绳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结合教师自身优势,利用跳绳运动健身价值的优势,挖掘多样新颖的教学内容:个人跳绳、合作跳绳、花样跳绳、单人跳、双人跳、合作跳、八字跳、跳大绳、创编绳操以及利用绳子创编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以及对教材的开发能力。

在丰富多样的内容学习中,按照课标要求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主动学习、挑战难度,完成任务的同时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多样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促进习惯的形成。 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和正确优美的跳绳示范动作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学会跳绳技术动作方法,通过顺口溜教学,分组教学、尝试体验、个人自主学练、合作练习、互帮互助等方法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学生也只有掌握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能力,具备了良好的体能水平,才能从最直接的感官上落实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

3、学会、常练、常赛要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在学生学会跳绳运动技术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多样的比赛,通过多元评价和展示激励,落实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如:跳绳游戏、个人计时赛、合作计时赛、男女比赛、小组比赛、了解学生的学习跳绳的能力和运用情况。在展示交流比赛中,在自评、多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合作等意识。通过学生相关手抄报的展示、优秀作业、跳绳小能手奖励的颁布等方法,激励学生积极组自主练习、在比赛中巩固技能、培养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学生也

只有在学会的基础上,熟练应用、在多样的跳绳练习、花样练习、比赛、展示中实现个人的发展,能力的提升、习惯的养成、品德的培养。

4、课外活动延时辅助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只是培养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其中一个途径,追求跳绳的价值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多样化的发展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间10分钟,社团活动,班级比赛、年级比赛、学校比赛以及体育文化艺术节等途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在学会、应用已有的运动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比赛强化运动技能,在展示评比中、在遵守规则中、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中落实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

5、家校联动,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成长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教师要结合班主任和家长,利用班队会、微信群、钉钉群优势,通过布置跳绳运动作业: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等内容,让家长督促孩子坚持进行运动,了解学生已有的健康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运动损伤的预防、情绪的控制、疾病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运动兴趣和坚持锻炼等情况,为逐步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和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服务。

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选取跳绳和有益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独特作用的运动,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家校结合等方式,使学生、家长、教师参与到运动的行列中,掀起全面运动健身的高潮。让全动从小抓起,和中学紧密衔接,为终身体育服务。同时,利用简单有效的运动开发学校体育课程,使跳绳运动的技巧性、趣味性、观赏性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形成特色。逐步完善、

健全整个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体系,为学校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服务。

四、教师提升自身的素养不容忽视

教师本人要具有新时代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实现自身的转型,才能培养出21世纪教育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要从“大课程观”的角度出发,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通过强理论学习、教学实践等多种方式,实现自身素养的提升,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和教学实践能力、课外体育活动与训练竞赛能力、学习反思能力。教师要从教学设计、体育教学实施、体育课堂管理、体育学习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跨学科能力以及教学融合等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自身的主动发展。

综上所述:追求跳绳价值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要深刻领会其意义,做好宣传和引导,厘清概念,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跳绳运动的独特优势,在不断的尝试和改革中,利用大单元设计、挖掘跳绳运动的价值,从跳绳的内容、形式、游戏、比赛、一物多用等价值,利用学校体育课教学、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布置运动作业,家校联盟以及多种比赛和创新等路径,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培养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会、勤练、常赛下逐步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让小小的绳子伴随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

2、尹志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解构与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ISBN987-7-5760-1516-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6

4、于素梅.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建构[ J ].体育学刊,2017,24(4):5-9.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跳绳运动的

价值追求——兼论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课题编号JCJYC2113zy004)研究成果”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跳绳运动的

价值追求——兼论对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课题编号JCJYC2113zy004)研究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