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5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O百家论剑。 科技信息 浅论石河子垦区地震安全建设 陈茜 (石河子市地震局石河子【摘832000) 要】地震安全建设,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进程,搞好地震安全建设工作就是促进城市发展。每年全球发生的破坏性地 震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运用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依法加强城市地震安全建设,才能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石河子垦区;地震安全;发展方向 0前言 石河子垦区位于北天山地震带中西段.地震活动较频繁.历史上 曾多次发生过强烈破坏性地震 据记载.2O世纪仅石河子市周围150 公里范嗣内就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3O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3次.7 级以上地震1次 1996年1月9日发生在沙湾南的5.2级地震.就给 石河子南山石场工业区的工业建筑和民用住宅造成多处破坏.直接经 济损失130多万元: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南5.4级地震.虽然没有 造成财产损失,但对群众造成很大的心理恐慌。随着石河子经济建设 的快速发展,一批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陆续建成,受灾的可能性增加, 地震灾害与次生灾害的危险性不容回避的客观存在.石河子防震减灾 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近选择自我保护地点 其次.在2分钟内全部安全有序地撤离到安全 地带,并由各负责人清点人数,无一人落下,全部安全撤离。通过演练, 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了临震应急避险知识.熟悉校园内的疏散路 线.提高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 23地震安全信息调查 石河子垦区地震安全信息的调查范围包括14个中心农牧团场和 32企事业单位.调查内容包括人口数量、年龄比例、常住人口等;房屋 面积、结构、造价、基本烈度等:企业地理位置、经营性质、危险源种、资 产等:重大火灾、爆炸、有毒危险源分布情况等;学校分布、学生人数、 校舍建筑规格等;医院地点、等级、医务人员数量、医疗救护力量等。通 过调查,我们掌握了石河子垦区的人员、交通、重大火灾爆炸有毒源等 信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我们就可以在震后快速有效的开展救灾 工作 地震安全信息调查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任务。 2.4依法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 依法有效的减轻地震带来的灾害损失.加强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 的管理。在“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对石河子城建区、开发区、 北工业园区开展了地震小区化.并对石河子重大项目及生命线工程依 法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的要求开展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如, 石河子垦区所有水库、电厂扩建项目,石河子机场项目,石河子南热电 等.为建设工程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参数和设防要求.保证了 石河子垦区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 1 垦区地震安全现状 《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提 出了未来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 备综合防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 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2003年普查资料.石河子市建筑物中.按抗震设防标准7度设防 的占46.62%.有24.46%的房屋设防不足或未设防:建筑物的完好率 在71.12%.有1.91%的房屋成为危房或严重损坏 2003年石河子市 建筑物总体抗震能力略强于6度设防水平。到2010年底,石河子市建 筑物总面积将达10245800m2 基于新增建筑面积均达到7度或以上 3垦区地震安全科普教育 设防水平.而减少的基本上为未设防和设防不足的建筑物.并对仍需 地震科普宣传是地震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按照“主动、慎 使用的部分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石河子市建筑物总体抗震能力达到 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开展工作,以“雷锋日”、石河子市5月科普宣传 7度设防水平 月、科普知识进社区、“5.12防震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活 动为契机.在街面上挂宣传挂图.发放宣传单.以及对基层群众所关心 2垦区地震安全建设 的问题进行解答,不断提高市民的防震减灾法律意识。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0),首次提出安全社区的概念,安全 2008年9月20日.石河子气象地震科普教育基地举行揭牌仪 社区至少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制定针对所有居民及环境和条件的 式.同时被生产建设兵团科协、石河子市科协命名为“兵团科普教 安全预防方案:二是拥有包括、卫生服务机构、志愿者组织、企业 育基地”和“石河子科普教育基地” 其中包括室内、室外两个部分。室 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工作网络.充分运用各自的资源为社区安全服务 外部分包括自动气象观测站、人影高炮、人影火箭发射架和天气雷达 石河子垦区包括石河子市、14个中心农牧团场和石河子乡,我们可以 等;室内部分共分三层:一层主要是气象、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简介; 将每个团场作为一个安全小区来规划垦区的地震安全 二层是气象、地震科普展厅.主要展示的是气象、地震等仪器设备的实 2.1 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 物:三层主要是地震、气象科普知识的放映厅和地震、气象科普知识图 书室.总共占地300多平方米。 2005年3月.总理在全国十届三次会议上,庄严地向 全社会宣布:“我们组织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省 (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建设法制,全面 4垦区地震安全发展方向 履行职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 4.1 提高农牧团场建筑物抗震能力 2006年.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正式通过并印发《八师 目前.农牧团场抗震设防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一些重 石河子市地震应急预案》(师市办发 ̄2006390号)的文件,同时废止师 大工程和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没有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二 市办发[2003]37号文 修订后的预案,内容更全面,更贴实,主要包括 是一般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没有严格把关,尤其是农牧团场一般建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和启动条件、信息报送公告 筑物表现突出:三是1990年以前已建成的建筑物抗震没跟上,没有进 和处理、各事处的疏散场地划分表、次生灾害防御、灾害调查和 行抗震性能鉴定.抗震加固工作仍任重道远:四是大部份民房建筑均 评估、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平息地震谣言以及交通电力医疗治安物 未进行正规设计,抗震能力低下。对于农牧团场,一方面要加大地震安 资经费保障等等。制定地震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当发生地震时,领导及 全知识的普及:另~方面要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相关部门能有序和冷静的做出决策.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民群众的 4.2挂牌应急避难场所 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 应急避难场所.是地震等突发灾害事件发生后应急状态下,供民 2.2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众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要求周围附近无高大建筑物,且基 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吸取汶川地震对学校师生造成重大伤亡的 础设施比较完善的空旷地带.尽量远离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核放射物 教训.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 品存处、地下断层、易发生洪水、滑波、塌方等区域。 使师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快速有序的逃生,石河子地震部门在部分学校 垦区现有的避难场所包括游憩广场、音乐广场和石河子西公园, 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 但还未设置各种标志牌和方向标志.这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任务。 演练前和校方领导沟通、协商,制定了操作性、针对性很强的演练 (下转第214页 方案 整个演练过程分两部进行。首先,进行地震1分钟紧急避险,就 5结束语 2011年第25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0教学研究。 科技信息 方法二:依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色彩鲜艳的、新奇的、能活动的 事物组织幼儿观察 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汽车主题活动中.幼儿对各种车辆有较直观的 感知.使该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能较好地完成.我们先请孩子每人从家 里带来在带玩具汽车.开展汽车展览会活动.后带领幼儿到马路上观 察各种各样的车,通过观察.丰富了对汽车的感性认识.为以后开展活 动打_F坚实的基础 对策实施二: 备了记录本.要求他们按Et期把观察到的情况画在记录本上.并要求 他们每天认真观察.就像给种子拍好成长的“小照”.孩子们细致地观 察着“什么时候小芽芽长大了一些、小芽芽长出了嫩绿的小叶、小叶子 变成了大叶子”等等。孩子们在种植、管理、观察、发现的过程中,观察 力得到了提高.获得了更完整的知识 如:关于牵牛花的观察记录 傍晚 针对幼JLff7观察不系统、没有条理的特点,我们认为需要教师的 正确指导.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幼儿掌握了这些方法.观察水平就会 得到很大的提高 (1)顺序观察法 让幼儿做到观察有序.就能使幼儿的观察更为集中.观察得出的 结论不至于零散,也能发展幼儿的思维,使之更有条理性。我指导幼儿 主蒉学习的观察方法有: 如:关于磁铁的调查报告 l 5一 百 我猜想 我操作 ≈ 淄 从上到下,从左到有、从整体到局部、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 等、 J l我在让幼儿观察牵牛花时.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去观察,结果幼 儿在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结果时,就不会出现零乱、重复、遗漏的现 象。 (2)比较法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幼 儿分析、判断、比较从而细致,完整的认识事物。 如在中班,泡豆芽活动中,教师准备了两种种子:黄豆和绿豆,在 同一时间用同样的方法泡制.每天观察后记录.通过这样的比较观察. 幼儿对他们的特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在比较观察中提高幼儿对 细节的观察能力 (31细节观察法 J如:关于影子的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对幼儿感兴趣的知识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 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表述。有助于构建幼儿新的知识体系。 对策实施三: 多感官参与.全面观察.提高幼儿的观察效率。 客观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如:色、香、味、软硬、光滑、粗糙、大 小、冷热、形状、声音等。在幼儿观察时,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味觉、 触觉、嗅觉等器官去感知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让幼儿多看、多想、多听、 多讲、多摸一摸、多嗅一嗅,以加深幼儿对事物的印象。如水的主题活 动时。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倒一倒。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官感 知,知道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的液体等特征。在季节主题 活动时.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熟悉大干世界.亲眼看看破土而出的各 种各样的禾苗与小草:亲耳听听美丽动听的蝉鸣鸟叫:亲手摸摸饱满 飘香的麦粒谷穗:亲!-I尝尝凉而爽口的雪花冰块,从而熟悉了解四季 的典型特征 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学得积 极、生动、愉快,还可以培养训练幼儿各种感官的敏捷性。 对策实施四: 4实施措施效果调查.及下步打算 1对策实施 实施效果(%) 创造环境.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幼儿观察 1 l l90% 85% 98% 95% 幼儿学习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设计记录方法.幼儿自行填写 多感官参与.全面观察 图2 设计记录方法.让幼儿主动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在幼儿观察过程中.老师要教幼儿学会做观察记录.这样做,便于 幼儿做好观察总结 记录法对培养幼儿初期的科学意识是非常重要 的,学习正确规范的记录方法.将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促进 新经验的建构 记录方法主要有表格法和绘画法两种 表格适合记录科学实验结 果.如物体的沉浮,绘画适合记录自然景象.如植物的生长,天气的变 化记录。 以上调查表格显示.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方面.我们所采用的举 措是非常有效的.幼儿的观察力.也较之以往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在此 基础上,我们认为还需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观察档案.记录幼儿主动提出问题的资料,进行分析; (2)提高幼儿的观察效率.建立新的观察模式; 程序:观察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产生继续观察的愿望一 再观察: (3)师生共同学习追踪观察法:追踪观察法是指有而对某一事物 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间断性的、有系统的观察.让幼儿了解其生 长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 [责任编辑:曹明明] 如大班的幼儿在自然角种的丝瓜.没过几天.孩子们就发现黑色 的种子裂开了小缝吐出了小芽芽,孩子们都非常高兴。教师就分组准 (上接第400页)为了不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同样的灾难重复发 生.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在社会进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 【参考文献】 [1]关注城市安全的九大问题l城市与减灾,2005,5 们要继续加强地震安全建设。贯彻全国全省地震安全工作的精神,努 力把地震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到全垦区、团场、连队及农户,提高石河子 垦区居民的地震安全意识和居住安全水平,减轻地震灾害,有效保障 [2]农村地震安全的曙光.城市与减灾,2006,1. 人民生命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l 214 [责任编辑:常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