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种植活动为载体的幼儿园劳动教
育实施策
摘要:幼儿教育开始尝试逐步推进劳动知识教育,逐步倡导教师在日常幼儿劳动教育中逐步加入传统种植活动,逐步带动幼儿形成更完善、有效的农耕生活教育认知。科学种植活动项目的有效科学开展,不仅成为指导幼儿全方位成长和学习的重中之重,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科学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就以种植活动为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
关键词:种植活动;幼儿;劳动教育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此期间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对他们日后的成长具备重要意义。幼儿园教育要更加注重日常劳动常规教育,借助正确开展幼儿劳动技能教育的主要形式,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稳定的幼儿劳动技术意识和劳动习惯基础。种植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活动形式。将其引入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还能够让幼儿掌握必需的劳动技能,借助切身体验感受劳动的魅力。同时,种植活动还能够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探索能力、观察能力等。因此,在当代幼儿教育的实施中,教师可以创造条件,将劳动习惯教育与种植活动进行结合,引导幼儿积极组织参加,培养幼儿健康的种植劳动行为,全方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一、种植活动对幼儿劳动能力培养的意义 1、种植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意义。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种植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劳动的意义。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体力劳动并不会被完全取代。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种植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是十分必要的[1]。
2、种植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
在种植实践活动中,幼儿们随时可能随时遇到上述问题。面对实际问题,幼儿们首先会动动脑筋,积极思考,借助不同的学习方法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学会掌握劳动问题的具体方案解决方法。当幼儿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上述类似的具体问题时,他们就会具备处理的能力。种植活动涉及的材料比较多,其中包含各种劳动工具、植物种子等。幼儿们在参加种植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不同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各种植物的种植技巧,有利于开阔幼儿的视野,对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具备重要意义,能够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种植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劳动教育也是道德教育。在幼儿教育的现阶段,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忽略了家务练习。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对于每个幼儿心灵成长得极端重要性。所有的家务活动完全由幼儿的父母包办,没有及时主动地为所有幼儿予以经验,幼儿参加实践劳动体验的机会不够,从而致使幼儿缺乏活动实践和操作能力,严重不利于幼儿整体性格的健康发展,幼儿逐渐 会形成自我、傲慢和任性等各种不良特征。在种植活动中,幼儿们需要借助交流和合作来完成任务。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幼儿们会明白自己与伙伴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归属感,融入集体,在种植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引入种植活动,不仅能够为幼儿予以劳动实践的机会,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2]。
二、利用种植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 1、认识自然,乐于种植
幼儿天生对自然、动物和植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幼儿无法从事种植活动。幼儿园的大部分幼儿对种植活动的了解都比较薄弱。为此,在开展园内种植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初步了解劳动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并在同时培养幼儿认真、负责、执着、细心的态度,初步培养环保意识。以中班的“种蚕豆”种植活动为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发动幼儿们一起收集种子,借助“送种子回家”的游戏,帮助幼儿们认识、辨别种子。“种子的真正归宿在哪里”的
问题引发了“种蚕豆”的实践。幼儿们兴致勃勃地从松土播种到浇水施肥。他们每天观察它,看着它长出绿叶,开出小花,长出蚕豆。最后,他们亲手采摘并品尝。陈鹤琴说,“大自然是最好的活教材”。在播种的过程中,幼儿们观察着生活的变化,体验着劳动的付出,感受着收获的喜悦。
2、划分区域,优化种植
为进一步更好地保证幼儿可以顺利参加到种植活动中,在教育过程中,应结合各年龄段幼儿进行区域划分,然后将幼儿分成多个活动组,让幼儿都能有机会充分参加种植活动。首先,幼儿教师要指导引领幼儿初步了解能够种植的品种进行合理分类。在组织实施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项目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幼儿园各阶段幼儿的生理、体能特点、实践兴趣等方面,进一步组织和优化幼儿园种植活动。要结合幼儿具体的种植实践、兴趣、意愿,灵活选择适合幼儿种植实践活动类型和作物品种,有效保证活动气氛和积极性。在为幼儿园小朋友划出适宜的种植区时,要达到一个相对适宜的密度值。每一株蔬菜植株至少不能被周围的其他蔬菜植株遮挡,否则不能保证植株正常地生长。同时,幼儿教师要一起研究和科学设计种植活动的整个活动组织流程,并明确活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何引导每个幼儿完成一些活动,如挖坑、填植物、浇水、松土、除草等,培养和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劳动意识[3]。
3、拓展内容,提升教育
虽然目前素质教育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工作的一种主导教育形式和办学理念,但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对于大多数幼儿园来说,仍然没有一个得以真正逐步形成一个相对完善和有效的办学体系。借助种植活动,提高幼儿劳动水平。例如,“种植物”“种蔬菜”或“种庄稼”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崭新的、与众不同的学习活动和自我意识的体验,最终得以逐步引导到各个年龄段的幼儿们,幼儿逐步形成了更加清晰、直观、深刻、完整的科学自我认知。在引导幼儿参加和体验实践活动过程中,幼儿们也可能发现许多潜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各种疑惑。这时候,幼儿教师也要及时帮助和引导幼儿一起去探索和寻找答案,去发现这些科学的本质,让每个幼儿都能够真正培养和实践这些科学探索活动,逐步形成了更加准确、全方位、立体地科学了解。另外,教师也要做好日常协调服务,及时
协助监管幼儿合作、种植、经营管理方式一旦出现一些突出问题,应迅速采取一切积极、合理、有效的措施,积极查处、解决问题,确保整个生产型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长效和长效稳定[4]。
结束语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幼儿园教师积极将种植游戏活动引入到传统的劳动习惯教育课程中,不仅能全方位有效地进一步提升园内幼儿自身的劳动操作能力,还能让幼儿都有良好科学的生活和劳动发展养成习惯,也因此,真正帮助教师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户外生活种植经验,有益于幼儿的心灵健康和成长。在其丰富有趣的户外种植体验活动中,幼儿们能够在专业教师的耐心指导和教育下,进一步体验劳动的魅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的丰富乐趣,开辟美好健康的人生。因此,幼儿园也应更加重视幼儿劳动教育,积极尝试开展种植活动,为幼儿予以多种参加劳动实践教育的机会,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贤元. 基于种植活动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以大班种番茄活动为例[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2,(12):14-16.
[2]葛英姿. 立足田园种植的幼儿劳动教育实践与思考[J]. 现代教学,2022,(18):49-52.
[3]乐一帆. 基于幼儿园大班种植活动的劳动教育实践[J]. 幼儿教育,2022,(25):26-29.
[4]魏娟芸. 以“劳动”之美谱写童心——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J]. 新课程,202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