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猴子学样
1.大班语言教案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能够观察画面内容的发展顺序,大胆想象故事的发展过程。
2.合理有序地组织语言,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
3.学习掌握猴子的基本动作,喜欢模仿猴子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
4.认真听歌,能随音乐变化表演,与同伴友好合作,舞蹈中用表情和眼神与同伴交流。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受生活。 活动准备:
老爷爷,猴子头饰若干,音乐磁带,贴绒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图1、图2、图3,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图片,提问:
(1)老爷爷去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2)老爷爷怎么说,怎么做的,小猴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引导幼儿思考,“老爷爷真着急,帽子被猴子拿走了,你能不能帮老爷爷 想个办法。
3.选择一种儿童的方法完整地讲述故事。
4、(1)幼儿分组进行讲述,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第4幢画面,能帮老爷爷想出不同的方法来
(2)请部份讲述故事,提醒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
5.活动结束时,老师对大胆讲述自己大胆想象的小朋友进行了点评和表扬。 活动延伸:
舞蹈:“猴子学样舞” 指导要点:
1.结合前面活动的故事,老师用一只猴子表演,猴子也跟着表演。
2、(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提问:这首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2)幼儿跟着音乐拍手练习“猴子学样提醒幼儿认真倾听音乐。
3.(1)孩子学习猴子的动作,鼓励孩子大胆模仿。
(2)老师作老爷爷,小朋友作小猴子,幼儿集体表演,猴子学样舞
(3)幼儿分组表演,提醒幼儿表演前商讨好谁当老爷爷,谁当小猴子
(4)幼儿戴上头饰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模仿猴子的动作
4、(1)活动结束,教师评价,表扬认真表演合作的幼儿
(2)讨论:这种舞蹈还能怎么表演?更有意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2.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猴子学样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乐的情绪,乐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激发幼儿玩音乐游戏\"猴子学样\"的兴趣。 2、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氛围和与同伴一起参与团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通过老师对舞蹈动作的讲解来学习舞蹈。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看过猴子学样的动画片,会模仿猴子的动作并能给相关动作命名如:猴子摘香蕉、猴子回头看、猴子饶痒痒等
2、材料准备:《恰恰恰》音乐、事先画好的猴子学样舞谱、两顶帽子。 活动过程:
一、说说做做-调皮的猴子 简单回忆故事\"猴子学样\"
师:你见过猴子吗?猴子是怎样?(幼儿自由回答:调皮、可爱,并请幼儿模仿猴子的动作。)
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讲述猴子的活泼和淘气,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二、编编跳跳-猴子的舞蹈 1、欣赏猴王的表演
师: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吗?小猴子特别喜欢学样,今天猴王学了个舞蹈请你们来看看有些什么有趣的动作? 2.谈论和学习孙悟空跳舞的有趣动作。
师:刚才你们看到猴王表演了哪些有趣的动作?(幼儿个别讲述并跳跳猴王的舞)
3、幼儿集体跳跳猴王的舞蹈
师:刚才小朋友学的可真像,我们一起来和猴王跳跳猴子的舞吧!
4、看舞谱跳猴子舞
(1)教师出示\"猴子学样\"舞谱(根据音乐、动作画的舞谱) (2)幼儿讲述自己对舞谱的理解,并看着做做单一的动作 (3)老师指出,孩子们集体看舞谱,跳猴舞。 5、大家一起编编\"猴子的舞蹈\"
6、游戏
一个帽子:大家围成一个圈,用一个帽子来传递,一边传递一边说:\"朋友你好,帽子真好看(耸耸肩),唱到\"哎呀呀\"的时候帽子就可以戴在哪个小朋友的头上,他就会成为猴王,可以到中间来跳舞。 两个帽子:同上
3.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猴子学样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5-6岁,儿童的探究思维和分析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好奇、好奇、喜欢模仿和体验。孩子天生喜欢各种小动物,渴望亲近它们,和它们一起玩耍。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此项活动。目的是让孩子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猴子爱模仿的特点,发展孩子的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用动作或表情表演歌曲中的幽默和诙谐。 2、 和同伴讨论、交流,提高表演水平。
3、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氛围和与同伴一起参与团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图集,音乐磁带(幼儿园发)。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
1、用歌曲中的话来讲述故事《猴子学样》。
张老汉乐了,草帽在山上。阳光明媚,山路狭窄,老人满头大汗。
路边有一棵大树,树叶遮住了太阳。老人砍树乘凉,老人砍树乘凉。
有猴子在值班,我看到老人在乘凉。头上戴一顶草帽很有趣。
猴子跑来围着老汉看,拿着草帽也往上戴。学着老汉一个样哟,学着老汉一个样哟。 2、故事中有谁?
张老汉,在干什么?师幼一起说一说。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小朋友认真倾听。 2、幼儿学唱。
用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并哼唱。 一段段地练习学唱。 3、指出不妥之处。 三、创编表演。
1、你会用什么样的动作、表情表演,你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幼儿分组创编,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讨论、交流动作设想,善于吸收别人的意见与建议。
2.集体交流,学习其他小组的经验,继续创作。 四、游戏:猴子学样
一个孩子扮演老人,其他孩子扮演猴子。音乐响起,老人动作自如,猴子学习,跟上歌曲节奏。 活动反思:
戏是幼儿的主体活动,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去“再现”成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比如角色游戏)。整个活动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幼儿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互帮互学;教师成为幼儿的伙伴、朋友、倾听者、合作者,体现良好的生生互助、师生互动关系,营造出生动、活跃、协作的氛围,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想象、大胆模仿,积极发言表演,共同内化知识、获取体验,达到既发展幼儿探究能力,又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目的。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语言讲述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在孩子们的兴奋期待中开始,在全身心投入中进行。让幼儿乐于在活动中表现和参与,这是整个活动的一大亮点。 4.大班语言活动看图讲述—猴子学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图意,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角感觉。
2.了解猴子模仿的特点。
3、能对猴子、老公公的动作各表情进行故事表演,激发表演兴趣,担高表演能力。
4.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积累想象力。 5.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
故事的道具:一些草帽,一根杆子,一棵树和一个猴子面具。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出示猴子),它是谁?有一群猴子在树上玩,它们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来看一下。
2.出示图一 你看到什么?
老公公挑了一担帽子到城里去卖,走累了,坐在大树底下睡觉,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图二
猴子在树上又叫又跳,老公公怎么了? 急得怎么样? 猴子在干什么? 老公公怎么说?
猴子有没有把帽子还给老公公? 4.出示图三
老公公急得怎么样?猴子看见了怎么做? 猴子为什么看见老公公这样做它也这样做?
老公公开始想办法,结果拿到了帽子,老公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5.出示图四
老公公想出什么办法? 6.教师完整讲述图意一
7.这个故事还没题目,请幼儿取个题目 8.表演故事二遍
(1)现在你演猴子,老头演故事。
(2)这个故事小朋友都很喜欢,下课后,还要表演的继续表演。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漫画故事,《猴子学样》中老爷爷和猴子之间的动作变化很快就能吸引住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教育他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5.大班语言活动猴子学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爷爷滑稽动作及表情,并能够大胆用语言表达。
2.能够在故事中表演夸张幽默的动作。 3.学会动脑子,遇事想办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猴子学样》flash课件、图片、音乐。
2.故事表演道具:大树(儿童用小椅子)、杆子、草帽(儿童人数相等)、猴子胸牌(儿童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用谜语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猜 “到处跑和跳,爱玩又淘气,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猴子)怎么猜出是猴子的呢?
老师:谁能学会猴子的动作?表现好的孩子请示范,其他孩子请模仿。
过渡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 2、教师采用中段法讲故事(讲到快把草帽还给我) 提问:
(1)故事中有谁?猴子们惹了什么事了? 有老爷爷和猴子。猴子拿走了老爷爷的帽子……
(2)老爷爷的帽子被猴子抢走了,他要怎么办呢?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过渡句:小朋友们帮老爷爷想到这么多的好办法,老爷爷到底是怎样要回自己的帽子的呢?继续听故事
3、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讲到抓抓脑袋想办法)
(1)老爷爷对猴子们说了什么?猴子们是怎么做的?(提示:小猴子不会说话,它会怎样学老爷爷说话)幼儿学一学老爷爷说的话。
(2)看到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老爷爷做了什么?(急得脱下了草帽,抓起了脑袋想办法)老爷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想办法。
(3)老爷爷最后想到什么办法了呢?要回帽子了吗?(教师讲述最后一段)
小结:老爷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动脑筋想办法)我们小朋友遇到问题时……也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这样困难才会得到解决。
过渡句:我们把故事完整欣赏一遍,想一想老爷爷的帽子被拿走了会是什么表情?猴子们拿到帽子又会是什么表情?做什么动作?
4、观看视频《猴子学样》老师讲述故事(配上音乐) (1)老爷爷看到猴子拿走了草帽气急了说了什么?(快把我的草帽还给我)幼儿学表情语气加动作,(着急的样子)教师可和幼儿一起学。
(2)可是猴子们看到老爷爷指手划脚的样子,老爷爷又说了一句(快把草帽还给我,不然我把你们抓起来)小猴子还了草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幼儿们学一学。
(3)老爷爷急得脱下了草帽,做了什么动作?(抓抓脑袋想办法)猴子们又是怎样做的?幼儿们表演。
(4)老爷爷看到小猴子又学他的样子,最后怎样做的?(把草帽往地上一扔,老爷爷捡起草帽,挑起担子就走了) 5、逐幅出事图片,重点让幼儿表演和讲述
(1)图一:一个老爷爷挑一担草帽到城里去卖,他走累了,坐在大树底下睡着了(场景:大树、一担草帽)谁能够把故事当中的这段话表演一次,老师准备了担子、草帽…… 老师请幼儿扮演老爷爷,进行表演,(可以用椅子当做大树,如弯腰走,累了擦汗。捶捶背、伸懒腰等)
(2)图二:拿着草帽又叫又跳的猴子(集体表演) 幼儿学小猴子各种动作和表情
(3)图三:老爷爷着急要草帽和说的话
老爷爷看到小猴子不给草帽说了什么?脸上会是什么表情?幼儿看图片学老爷爷(跺脚、着急、指手划脚等) (4)图四:脱下草帽抓抓脑袋想办法
学一学老爷爷的样子(转眼睛、抓头或轻敲头想办法等) (5)图五:突然想到办法,把草帽往地上一扔,捡起草帽挑起担子就走了
学一学老爷爷想到办法时的样子(转眼睛、惊喜转圈双手在背后等表情)
小结:小结几个重点的动作和表情,对动作大胆地和表情丰富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6、幼儿合作表演(配上音乐)
(1)教师讲述故事,请幼儿一名幼儿扮演老爷爷其余幼儿扮演小猴子。
(2)将孩子分成四组,合作表演。
师:你们先商量一下,扮演老爷爷的事谁自己拿草帽,其余的孩子椅子底下有猴子的胸饰扮演猴子吧.
(3)幼儿听故事表演(也可以请一名跟着幼儿讲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6.大班主题猴子学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猴子和爷爷的滑稽动作和表情,并能够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2、能够表演故事中夸张,幽默的动作。 3.学会动脑子,遇事想办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的结合,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猴子学样》flash课件、图片、音乐。
2.故事表演道具:大树(儿童用小椅子)、杆子、草帽(儿童人数相等)、猴子胸牌(儿童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用谜语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猜 “到处跑和跳,爱玩又淘气,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猴子)怎么猜出是猴子的呢?
老师:谁能学会猴子的动作?表现好的孩子请示范,其他孩子请模仿。
过渡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 2、教师采用中段法讲故事(讲到快把草帽还给我) 提问:
(1)故事中有谁?猴子们惹了什么事了? 有老爷爷和猴子。猴子拿走了老爷爷的帽子……
(2)老爷爷的帽子被猴子抢走了,他要怎么办呢?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过渡句:小朋友们帮老爷爷想到这么多的好办法,老爷爷到底是怎样要回自己的帽子的呢?继续听故事
3、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讲到抓抓脑袋想办法)
(1)老爷爷对猴子们说了什么?猴子们是怎么做的?(提示:小猴子不会说话,它会怎样学老爷爷说话)幼儿学一学老爷爷说的话。
(2)看到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老爷爷做了什么?(急得脱下了草帽,抓起了脑袋想办法)老爷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想办法。
(3)老爷爷最后想到什么办法了呢?要回帽子了吗?(教师讲述最后一段)
小结:老爷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动脑筋想办法)我们小朋友遇到问题时……也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这样困难才会得到解决。
过渡句:我们把故事完整欣赏一遍,想一想老爷爷的帽子被拿走了会是什么表情?猴子们拿到帽子又会是什么表情?做什么动作?
4、观看视频《猴子学样》老师讲述故事(配上音乐) (1)老爷爷看到猴子拿走了草帽气急了说了什么?(快把我的草帽还给我)幼儿学表情语气加动作,(着急的样子)教师可和幼儿一起学。
(2)可是猴子们看到老爷爷指手划脚的样子,老爷爷又说了一句(快把草帽还给我,不然我把你们抓起来)小猴子还了草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幼儿们学一学。
(3)老爷爷急得脱下了草帽,做了什么动作?(抓抓脑袋想办法)猴子们又是怎样做的?幼儿们表演。
(4)老爷爷看到小猴子又学他的样子,最后怎样做的?(把草帽往地上一扔,老爷爷捡起草帽,挑起担子就走了)
5、逐幅出事图片,重点让幼儿表演和讲述
(1)图一:一个老爷爷挑一担草帽到城里去卖,他走累了,坐在大树底下睡着了(场景:大树、一担草帽)谁能够把故事当中的这段话表演一次,老师准备了担子、草帽…… 老师让孩子扮演爷爷,表演。(可以把椅子当大树,比如弯腰走路,累了擦汗。捶背、伸懒腰等。)
(2)图二:拿着草帽又叫又跳的猴子(集体表演) 幼儿学小猴子各种动作和表情
(3)图三:老爷爷着急要草帽和说的话
老爷爷看到小猴子不给草帽说了什么?脸上会是什么表情?幼儿看图片学老爷爷(跺脚、着急、指手划脚等) (4)图四:脱下草帽抓抓脑袋想办法
学一学老爷爷的样子(转眼睛、抓头或轻敲头想办法等) (5)图五:突然想到办法,把草帽往地上一扔,捡起草帽挑起担子就走了
学一学老爷爷想到办法时的样子(转眼睛、惊喜转圈双手在背后等表情)
小结:小结几个重点的动作和表情,对动作大胆地和表情丰富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6、幼儿合作表演(配上音乐)!出自:快思老.师!
(1)老师讲故事,让幼儿扮演爷爷,其余幼儿扮演小猴子。 (2)将孩子分成四组,合作表演。
师:你们先商量一下,扮演老爷爷的事谁自己拿草帽,其余的孩子椅子底下有猴子的胸饰扮演猴子吧.
(3)幼儿听故事表演(也可以请一名跟着幼儿讲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效果很好,从幼儿完成目标的情况来看,我觉得PPT的教学效果很好,它直观形象地表现出猴子模仿老爷爷的动态,幼儿很感兴趣。不足之处就是幼儿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够准确,老师指挥的较多。我决定把教具投放到表演区,为幼儿播放故事的磁带,让幼儿重复表演,完全掌握故事。 7.大班语言教案:猴子学样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