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测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关于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B.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促进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 D.催化效率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2.在有丝的前期,动物细胞区别于植物细胞的结构特征是 A.染色体出现的方式不同 B.核仁解体形式不同 C.核膜崩裂的形式不同 D.纺锤体的来源不同
3.(2018·青岛)在光合作用实验里,如果所用的水中有0.20%的水分子含中有0.68%的二氧化碳分子含例为
A.0.20% B.0.68% C.0.88% D.0.48%
4.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时的实验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A.1:2 B.2:1 C.8:9 D.9:8
5.世界上第一只用成年体细胞克隆的哺乳动物——多利羊死在克隆技术的多事之秋。正如它的诞性曾震惊了世界死也引起了人们对克隆动物健康的关注,以及对克隆技术发展前景的再思考。下列不支持克隆技术的是 A.克隆技术能扩大良种动物群体
B.克隆技术对提高畜群的遗传素质和生产能力有——定的作用 C.克隆技术可以生产可供人类移植的器官,可以不会出现排斥反应 D.克隆动物往往会出现早衰,易于流产、夭折、畸形等
6.若在载玻片上有一个小字母“b”,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 A.b B.d C.p D.q
7.(2018·芜湖)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调光和观察时操作者的两眼应 A,左眼注视目镜,右眼闭着 B.右眼注视目镜,左眼闭着 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着 D.右眼注视目镜,左眼睁着
8.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18
18
O,二氧化碳
18
O。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含O的比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9.(2018·湘潭)下列脂质物质中不能对生物体的正常代谢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是 A.胆固醇 B.性激素 C.维生素D D.脂肪 10.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①组成生物休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体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11.(2018·长沙)人体内的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成态却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心肌含水量约为79%,具有很强的韧性;而血液中含水量约为82%却呈流动的液态。对于这两种组织在形态上的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 )
A.心肌内多为结合水,而血液中自由水的含量多 B.心肌内全为结合水,而血液中全为自由水 C.心肌内多为自由水,而血液中结合水的含量多 D.心肌细胞排列紧密,而血液中的细胞排列疏松
12.(2018·珠海)下列描述和高尔基体功能不相符的是 ( )
A.是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包装的场所 B.有扁平囊和小泡构成 C.与植物时新细胞膜和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D.是细胞物质运输的枢纽 13.糖蛋白(含有糖侧链的蛋白质分子)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细胞培养在含药品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品X可能作用于蛋白质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哪一个细胞器上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中心体
14.从某腺体胸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14C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有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下图中能正确描述的曲线是
15.体现各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膜与细胞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16.(2018·芜湖)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17.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
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CO2进入叶绿体 C.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 D.细胞识别
18.(2018·济南)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可由核糖体进入内质网 B.DNA可由细胞核进入线粒体 C.mRNA可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D.tRNA可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核糖体
19.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表皮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乙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甲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0.对细胞施用呼吸抑制剂,会影响下列哪种物质的吸收 A.氧气 B.水 C.甘油 D.K+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简答题(共50分)
21.(2018·青岛)(6分)下图为支原体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写出各部分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① ;② ; ③ ;④ ;
(2)比较支原体与酵母菌相比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 ;
不同点: ; 22.(2018·济南)(10分)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 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 。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序号)。 (3)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水的部位除叶绿体、线粒体外,
还有 、 。
(4)视野中[ ] ,在细胞期高度螺旋浓缩为 。
(5)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右图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 。
23.下图是一个实验装置示意图。在容器的隔板上钻一个圆形小孔,在小孔的前后各附着一层磷脂分子薄膜。在甲、乙室中分别加入含K+的溶液,乙室中K+浓度大于甲,甲、乙两室分别插入正负电极。
(1)实验开始时,接通电源,发现甲室中的K+仍不能通过隔板上的小孔进人乙室,你认为出现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在两室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一种含12个氨基酸的多肽)后,发现甲室的K+能够进入乙室,这说明嵌入磷脂分 子薄膜的缬氨霉素起了 作用。
(3)该实验说明,甲室的K+通过磷脂分子薄膜进入乙室必需的条件是 和 。 (4)这一实验相当于物质出入细胞的 方式。此生理过程的意义是 。 (5)如果将K+用Ca2+代替,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甲室的Ca2+不能进入乙室,请简要分析原因: 。 24.(2018·佛山)(10分)如图为一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是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的。装置运行后,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测定的需求。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叶片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总反应式为(要求标出氧气的来源) ;其中参与光反应的是三种反应物是:① ,② ,③ 。
(2)若采用一台精密酸度计作为CO2分析仪,进行叶室内CO2含量分析,则随着照在叶室上的光照强度的增强(适宜范围内),仪表的pH将会由 变 。 (3)若采用红外线CO2分析仪测定叶室内的CO2含量的变化,则随着照在叶室上的光照强度的减弱,分析仪中的红外线被吸收的量将 。若从整个生物圈的角度考虑,地球上的植被遭到破坏,地表产生的热辐射将被日益增多的 气体大量吸收而形成 效应。
(4)若用该装置只测定叶片的细胞呼吸时,对装置的处理是 。
(5)若以装置内的CO2量减少为负,增加为正,在适宜光合反应的中午测定某一叶片的光合作用时,叶室内CO2的变化值为P,测定细胞呼吸时CO2的变化值为Q,则该叶片实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值(W)应表示为 ( )
A.一W=一P—Q B.一W=一P+Q C.一W=P+Q D.W=P—Q
参
1.B
2.D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 3.A (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中的气全部来自水。) 4.C (光合作用产牛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水)5.D
6.D (显微镜成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因此正确答案是D,遇见此类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所要观察的字母或文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上下颠倒过来看所写的内容就是显微镜下的像。)
7.C (使用显微镜做实验观察时,实验者除了观察放大的物像以外,往往还要记录有关情况或绘制观察的图像。写字,绘图一般是右手。所以,实验者为便于观察和同时绘图,应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着。)
8.A (在还原糖的鉴定中、鉴定的糖是还原糖,而蔗糖无还原性。) 9.D (脂质中,固醇类可调节生命活动。)
10.B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构成生物的核酸碱基都相同,生物体核酸有RNA和DNA两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这些方面体现了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不同生物中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NA的结构不同,决定了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蛋白质和核酸具有多样性,生物种类不同,核酸和蛋白质分子不同。)
11.A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细胞保持稳定形态的重要固素之一。心肌细胞内结合水的含量较多,使其具有坚韧的特性。含有自由水较多的结构的最大特点是该结构可以自由流动。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 12.B 13.C
14.B 3H—尿苷是合成RNA的原料,植物细胞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都可含有RNA。)
15.B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及发生上的联系,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分析:首先,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第二,内质网膜与核膜和细胞膜可直接相连,能直接转变而成,不需小泡作中介;第三,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之间不直接相连,需要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小泡才能完成膜之间的转变,从而体现膜在结构上的连续性。)
16.D (细胞膜为选择透过性膜阻止PI进入;而核膜上有核孔可进入核内,使其着色。) 17.B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血红蛋白的作用;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是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细胞识别主要靠细胞膜,而细胞膜主要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组成。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与蛋白质的功能无关。) 18.B
19.B (甲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由于蔗糖溶液浓度太于细胞液浓度,所以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观象,蔗糖不能透过膜,所以细胞不会复原;乙细胞在甘油溶液中,由于甘油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因此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观象,但由于甘油可以通过自由扩散透过膜,所以甘油逐渐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质壁分离后又复原。)
20.D (呼吸抑制剂是抑制细胞呼吸的一种物质,抑制细胞呼吸也就抑制能量的释放,K+是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需要能量,缺少能量会影响K+的吸收。) 21.答案:(1)细胞膜 细胞质 拟核 核糖体 RNA
(2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 支原体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质中没有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等复杂的细胞器,遗传物质位于拟核
22.(1)低等植物 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2)23457 (3)核糖体 高尔基体 (4)染色质 染色体
(5)细胞核大部分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有少量绿色)
(写成结论即:“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不得分) 23.(1)K+不能自由通过磷脂分子膜,必须有载体的协助才能通过
(2)载体 (3)能量 载体 (4)主动运输 保证活细胞按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5)载体是有特异性的,运输K+的载体不能运输Ca2+ 24.(1)
CO2+H2O* 光能 (CH2O)+O2 H2O ADP Pi(磷酸)
叶绿体
(2)低 高 (3)增加 CO2 温室 (4)可以在叶室外罩上不透光的材料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