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检测①
八年级历史(人教)
     (第1~5课) 总  分  考生注意:1.本卷共4页,总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核分人 3.答案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一、慧眼识真(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得  分  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前表格中)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选项                    20  2.近代史上第一个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
3.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道光帝     D.关天培 4.《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 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其中“全仗”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右图中的“大劫难”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6.马克思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的好处更多”这种“好处”主要是指
A.获得巨额赔款              B.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C.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D.在华办厂合法化 7.下列所述中国人民的抗争,既有反侵略又有反封建性质的是
A.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队”
C.三元里人民的抗争           D.邓世昌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 8.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 9.“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中“大将”指
A.李鸿章   B.岳飞        C.阿古柏      D.左宗棠             10.“(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
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伊犁 C.左宗棠在建立了行省        D.左宗棠率军收复了 11.1884年,清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在设立了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行省       D.伊犁将军 12.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收复,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粉碎了阿古柏侵略势力
B.打击了俄英两国企图中国的阴谋
C.显示了中华民族禁烟的勇气和决心      D.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13.右图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
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这位 英雄是
A.林则徐     B.李秀成          C.邓世昌          D.关天培
14.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
达8000万两白银。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品大量进口                  B.农业税收减少
C.军费开支增加、战争赔款支付    D.茶叶、棉花等传统产品滞销 15.清时,一家日本企业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左宗棠收复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16.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5年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
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    B.开埠通商      C.协定关税      D.设立工厂 17.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强迫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其中使清置于列
强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A.清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19.美国人眼里的华尔是个传奇英雄,当时的美国总统林肯甚至称赞华尔是“美国的杰出公
民”。追溯历史,华尔被击毙于
A.河北廊坊    B.浙江慈溪         C.山东临清      D.江苏南京
二、图说历史(共12分) 得  分
评卷人
21. 仔细观察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1、图2我国两位民族英雄的事迹(4分)
并说出他们在历史上的共同作用(4分) 图1                 图2
(2)我们应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4分)
得  分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评卷人  22.材料一:“1860年,一把文明的大火”。
材料二:“1900年,八旗的飘扬………”
材料三:城头蓬蓬擂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去。
——黄遵宪《行》
材料四: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
——丘逢甲《往事》
请回答:
(1)材料一发生在哪次战争中?材料一中的大火与哪两个国家有关?(4分)
(2)与材料二事件相关的条约是什么?材料二事件发生时的清朝皇帝是谁?(4分)
(3)材料三中的“倭”是指哪国?它在19世纪发动了哪一侵华战争?(4分)
(4)材料四中的“割”是在何时?是通过何条约割去的?(4分)   (5)以上四则材料给今天的人们带来了怎样的警示?(2分)   ———加把劲,快成功了!”
得  分  四、融入情境,探究问题(共16分)
评卷人  2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而在前进的道
路上,却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始终为之进行着持续的探索与奋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梦碎】
材料一:明清鼎盛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世界强国。但清朝时期的农耕文明已经无法和西方的工业文明抗衡。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并陷入危机。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的列强入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1)列举1856至1901年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三次战争名称。(请按时间顺序列举)(6分)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的名称。(请按时间顺序列举)(6分)
【漫漫前夜】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从1901年到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学者所谓“沉沦”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中国完全沉沦到“谷
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4分)
得  分
评卷人
五、史海泛舟(共14分)
24.诗歌、对联、民歌都是历史的另一种载体。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动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二: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三:“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浙
江慈溪一带流传的民歌。因太平军战士戴红头巾,故百姓称他们为“红头军”。)
(1)材料一和材料二歌颂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4分)
(2)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民抗争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要了解中国人
民的抗争,你认为除了课本以外,还可以查阅哪些历史资料来分析这一问题?(温馨提示:要求答出两种以上哦!4分)
——“恭喜你,做完了,是不是需要再检查一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