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原创】《基于统一平台的中职电商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及实践》开题报告

【原创】《基于统一平台的中职电商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及实践》开题报告

来源:九壹网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基于统一平台的中职电商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

究及实践》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过程简述、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2021年5月19日下午19:00,本课题于职业技术学校综合楼6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开题报告会。县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处主任、县教师进修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及县教育局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到会指导;学校相关领导、课题组全体成员、教务处及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到会参与。开题报告会主要程序为:1.宣读课题立项通知;2.听取课题负责人课题开题报告陈述;3.课题组成员代表对课题研究的实施结合自己的研究分工或任务进行补充发言;4.专家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并对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5.学校领导就课题研究作表态发言。会议由职校教务处主任主持。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题目 基于统一平台的中职电商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及实践 (二)问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我县依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搭建智慧教育统一平台, 推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发展,打通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输出的通道,同时我们也在此进程中发现教学资源开发研究的重要性。本课题依托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的县教师研修发展平台,探索出适合统一平台下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原则、要素和模式并进行课程的实践性开发,其研究的意义有:一、理论价值,即通过梳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和网络课程已有的研究资源,同时结合校内精品课程的开发实践,从而提出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网络开放课程的设计开发原则、要素和模式,丰富课程设计开发方面的理论基础,旨在为教师、教育工作者、设计开发人员等提供理论性指导意义;二、实践意义,形成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在线开放课程的资源,并供县教育主管部门参考。 (三)国内外现状述评

- 1 -

国内外学者对在线教育进行了不同角度和层次的研究,使我们对在线教育和在线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近年来,我国在线教育发展十分迅速,MOOC大学等平台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研究素材,但学习者视角下在线课程开发与设计方面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成熟,研究成果较少。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研究视角虽然各有侧重,但是针对在线教育整体研究的比较多,对在线教育课程研究的比较少;总结国外成功经验的比较多,总结我国在线教育发展情况的比较少;研究问题本身,提出“面向学习者设计在线课程”或“人文主义课程观”等相关理论的学者居多,给出系统方法与建设性路径的学者较少。在研究方法上,案例研究居多,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比较少。本课题主要从“理论结合实践”这一研究方法出发展开相应研究,总结在此方面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并加以提炼和借鉴,并组织部分专业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最后设计出符合我县统一平台下的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原则、要素和模式,为我县教育主管部门在线课程开发与设计方面提供参考。 (四)具体内容 1、通过对典型的MOOC平台上的优秀课程案例、后台数据、课程建设必要性等多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再结合智慧教育统一平台的相关功能,初步设计在线课程设计原则、要素和模式。 2、依据设计原则和模式,完成《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在线开放课程制作的开发工作。 3、依托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的县教师研修发展平台,发布《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在线开放课程。 4、结合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完成《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 (五)研究目标 1、依托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县教师研修发展平台,形成统一平台下网络开放课程资源的设计原则、要素及模式。 2、通过本课题研究,以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网络开放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理论、原则、模式、流程、教学设计等为基础,指导《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实践工作,进一步开发出课程的部分资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六)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 1.研究初期: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大量研究资料,丰富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 2 -

2.研究中期:采用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典型的网络平台上的优秀课程案例、后台数据、课程建设必要性等多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再结合大量文献、教材设计一个具体可行的知识体系和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在线课程的开发模式。以理论指导实践,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进行深入研究实践,进行《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工作。 3.研究后期:采用经验总结法。本课题组将总结电子商务专业中《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网络课程开发中的实践经验,归纳统一平台下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的原则、要素、模式和流程,并撰写研究报告。 (七)研究的思路 本研究釆用理论研究结合实践研究的方式开展。 1、根据《基于统一平台的县域智慧教育应用环境整体构建研究与实践》的内容,结合我县智慧教育平台下的县教师研修发展平台确定研究的方向。 2、接着采用“理性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思维路径。通过对“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已有研究进行理论分析,再结合我县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的县教师研修发展平台构建统一平台下网络在线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模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的网络课程。 3、总结《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工作中的经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在线课程的原则和模式,对教师基于统一平台下网络课程开发工作提出实施建议,以更好地带动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问题背景分析 理论借鉴与统合 确立研究思路研究我县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的德化县教师研修发展平台 优秀资源学习工作 形成统一平台下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模式 完成电子商务专业的《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的开发 将开发的课程上传至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的德化县教师研修发展平台,应用于教学 提 出 与聚 焦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八)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陈xx:全面负责课题的整体规划、研究,负责课题理论培训工作,撰写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中期评估报告及结题报告。

- 3 -

黄xx:督促、检查研究进程,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参与研究工作。 郑xx: 负责策划、布置课题研究进程,检查研究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参与课题研究。 卢xx:策划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收集培训相关的过程性材料。 徐xx:承担课题研究中部分教案、电子教材设计与制作,资料收集、保管,课件、学生作品收集。 陈xx:负责课题的督导以及全面工作,组织进行课题经验交流等大型活动。 苏xx:承担课题研究中《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资料收集、保管,课件、学生作品收集。 (九)研究进度表 1、(2021年4月1日-2021年4月15日)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探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构。 2、(2021年4月16日-2021年5月1日)熟悉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的县教师研修发展平台相关功能以及平台下课程的开发流程。 3、(2021年5月2日-2021年7月15日)通过对典型的网络平台上的优秀课程案例、后台数据、课程建设必要性等多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再结合大量文献、教材设计一个具体可行的知识体系和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在线课程的开发模式。 4、(2021年7月16日-2022年2月15日)完成《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工作。依据形成的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在线课程的原则和模式,对课程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设计分析,并将其付诸于实践,最后上传至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的县教师研修发展平台。 5、(2022年2月16日-2022年4月15日)总结《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工作中的经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在线课程的原则和模式,并撰写研究报告。 (十)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由学校校长、教务处、教科室、信息中心、个别专业部主任组成,半数以上的成员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为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2.课题组成员在前期通过“知网”学习这两年来关于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论文,同时集中观看了优质网络平台的优秀课程,并总结优秀网络课程的属性。 3.网络的高速发展,涌现出了大量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研究的对象。并且,我县近年致力于县域统一的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将县域学校的数据进行整合,消除

- 4 -

了信息孤岛,里面也对接了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开展信息化课堂提供了基础的平台支撑。 4.学校今年开始投入资金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电子商务有2门课程也已成功招标,后续计划完成陶瓷类有3门课程、会计1门课程,这些都为本次课题中在线网络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十一)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理论成果: 《电商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案例》 课例集 《网络营销》 《网店运营》 校本教材 《电子商务网络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原则、要素及模式》 论文 2.实践成果:智慧教育统一平台下的县教师研修发展平台中《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的在线网络课程; 3.社会效益:力图通过课题组成员参与县域的研讨活动,向全县产生辐射作用,并将理论成果呈报于县教育主管部门,供领导参考。 课题主持人签名

- 5 -

年 月 日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 6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2021年 5 月 20 日 注:页数不够可加页。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