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模糊滑模控制在永磁同步电机中的应用

模糊滑模控制在永磁同步电机中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第30卷第2期(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30No.2 2014年2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Feb.2014 模糊滑模控制在永磁同步电机中的应用 马 新 (淮南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系,安徽淮南232038) 摘要:本文结合终端滑模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非线性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类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模糊 滑模控制方法.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快速而准确的位置跟踪控制,在控制器设计中.利用中继 切换控制使系统在给定的当前控制律的作用下运行到某一特定状态(或某一特定区域)后,再在滑模控制策 略中引入模糊控制算法。进而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非线性电机转速控制器.仿真结果显示,模 糊滑模控制较好地解决了抖振问题,有效地实现了电机的转速跟踪,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模糊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滑模控制;模糊规则 中图分类号:O231.2;TM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4)02—0045—03 永磁同步电机(PMSM)以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 did(ud~R1id+O ̄Lq0Iiq)/La 泛的应用于高精度位置控制的伺服系统,但是,由于 受内部参数未知时变、速度和电流的非线性耦合以 其中R。为定子绕组电阻;Ld, 分别为定子d、q 及外部未建模动态的影响,PMSM的伺服控制变成 轴电感; 为转子磁极磁链;60为转子角速度; J,B 一个复杂的问题[21.传统的控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 分别为负载转矩,转动惯量和粘滞阻尼系数;n 为 PMSM的高性能控制,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一 电机极对数;ud,u 分别为定子d、q轴电压;‘1) , 些先进的控制方法已经逐步应用到电机控制系统 分别表示转子角速度和加速度. 中,如文献[3]中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实现对转速 2控制器设计 无差控制的目的,文献【4]中用改进的PR控制器替 首先,由于系统采用i 的定向控制技术,所以 代传统的PI控制器,实现对交流输入信号的无静 定义 差跟踪;文献【5]中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流 el=id—i id (2) 控制策略,有效地改善矢量控制的动态响应,并具有 较强的鲁棒性;此外,还有无源性控制【句方法、滑模变 对式(2)求导,则有 (ud-Rlel+toLqi0/d,取电 结构控制 u劈法等等,本文将模糊控制和滑模控制 压输人信号u 为 相结合,既实现了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 ud=一‘1)Lqiq-L ̄13e1狮 零,又有效地减弱滑模控制中的抖震现象,通过仿 其中13>0为一设计参数.由系统(1)的最后一个 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方程得 1 系统描述 虹:一且 一p 粥 (3)以定子d,q轴电流ia,i。和转子角速度(1)为状 d t Ld 、‘ 态变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1l呵表示为 下面分析e 的有限时间收敛性:取Z-e。 代人 [npt ̄riq+np(L厂 idiq-TL-Bto]/J (3)得到5Z4 一}z5-13z3,该方程的解为 2 l・ (1l q(uq-R1iq-toLdid-o ̄3/Lq (1) (鲁z2+p xp( )j对el(0)≠0,有c寺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2Z373) (}e (o) +p),则e (到达零的时间T0为1r0: 5Ld  由此可以解出定子电压交轴分量的等效控制 部分u一: [1n(5c)_1n(2 = ln l e (o)丁+1 J,从而 在有 Uq-al= 限时间T。内收敛到零.于是,t>To当 时,方程(1) 。 J +B )_  ̄2e2-H3e3] 变为 则式(11)可以写为v:一 B u2e22-u3e32<O,所以 J = Lyapunov函数V负定,则系统稳定,可以实现转速 diq 跟踪. -dtu —Rliq一(I) r) 2.2切换控制部分设计 根据模糊滑模控制原理,控制器由等效控制 切换控制部分由两部分组成:切换系数、切换 uq和切换控制u 两部分组成㈦,即:u=u +pNzU ,其 函数,即:u =sgn(s0(i=2,3).滑模平面定义为:s._cie。 中P 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当到达滑模面时, (i=2,3),根据si的实际值,以及基于“专家”的推理规 pNz=O,当p 1时,即常规滑模控制. 则获得p ,设计如下模糊系统:sj为输入,p 为输 2.1等效控制部分设计 出,系统输入输出的模糊集定义如下l】31:Si={Nb NM 定义跟踪误差为e2=o)一∞ ,则有 NS ZO PS PM PB},p =【Nb NM NS ZO PS PM dt= J[【 n ri 一TrBer 一J。  dt ]J PB},其中:NB一负大;NM一负中;NS一负小;z0一零; PS一正小;PM一正中;PB一正大.模糊系统的输入输 (5) 假定i 为虚拟控制函数,取 出隶属函数如图l所示: i j doY+ +TL] (6) 定义 e3=i -i (7) 将(6)(7)代入(5)式得 =}[n re —Be ],定义 出隶属函数 Lyapunov函数: 选择如下模糊规则: Vl=1u2e22,U2>0 (8) R1:IF Si is PB THEN pN西is PB; R2:IF si l。S PB THEN p心i is PM; 对式(7)求导,则有 R3:IF Si 1’S PS THEN p is PS; :虹一盟 dt dt dt R4:IF Si I。S ZO THEN pNZ is ZO; (uq-Rjiq-O ̄ r)/Lq一面1【 1 dZc ̄ * 1‘S NS THEN p is NS; =dt+B at.o*](9) R5:IF siR6:IF i 1’S NM THEN p is NM; 对式(8)求导,有 R5:IF Si 1‘S NB THEN p NZi is NB — =u2e2 一 丁l}[n B e ]J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一孚u2e2+半u s (10) CO 由此定义总的Ly印un。v函数:V=V一+}e32,求 导得 v-V {u2e22+半u + 图2控制系统总体框图 3仿真研究 e。(uq-Rliq-tO Lq一 l(J +B )](11) 对于给定的PMSM系统(1),其参数设置如下: R1=0.9Q,np=2,La=O.732 X 10 H, =0.216 ×10 H, r=0.506×Nm/A2,J=2.99×10 ̄kg・m ,B=0.035N・m・ [1]徐衍亮,唐任远.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的电动汽 车仿真研究Ⅱ].系统仿真学报,2004,16(4). [2]Hemati N,Leu Mi.A Complete Model Charac— terization of Brushless DC MotoⅡ].IEEE Trans. on Indus.App1.,1 992,28(1). s/rad,T 4.08N・m.设计参数B=5. 理想的负载速度【t) 为0.)*-"fCOS(2t)(1-e-0"3t 1+0. 45耵sin(2t)e-0・ , [3]王泽,李泽滔,张佳荣,等.永磁同步电机模糊 PID控制器的研究[7].机械与电子,2012(8). [4]罗德荣,陈自强,黄守道,等.PR控制器在永磁同 步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湖南大学学报,2013,40 1 0 S O ∞.5 0 1 2 3 (a)跟踪误差e 1O 0.O1 5 0 t l—ud O -0.01 5 -0.O2 0 5 10 0 1 2 3 4 (c)跟踪误差e3 控制律ud 图3跟踪误差和控制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仿真图像如图3所示.其中图(a)和(b)、(c)为跟 踪误差,(d)为控制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a)可 知跟踪误差e 在大约0.4秒时收敛到零,由图(b)可 知跟踪误差e 在大约6.5秒时收敛到零表明通过 调节定子的电压u 和u ,使得实际转子的速度【1) 在有限时间(6.5秒)以后可以实现对理想转子速度 co 的完全跟踪_由图(c)表明跟踪误差e 在大约7秒 时间内收敛到零,图(d)表明控制律U 在t=O.4秒时 达到零并永远保持为零.可见,基于模糊规则的滑模 控制已经解决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问题. 4结束语 本文将模糊滑模控制方法应用于PMSM系统, 仿真结果显示,模糊滑模控制较好地解决了抖振问 题,有效地实现了系统状态在有限时间内达到完全 跟踪的目的,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和鲁棒性,充 分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3). [5]何栋炜,彭侠夫,蒋学程.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 控制电流控制策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3(10). [6]候利民,张化光,等.自适应模糊滑模软切换的 PMSM无速度传感器鲁棒无源控制卟控制欲 决策,2010,25(5). [7]wu Y Q,Yu x Y,Man Z H.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Design for Uncertain Dynamic Systems卟Systems&Control Letters, 1998,34(5). [8]冯勇,鲍晟,余星火.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系统的 设计方法Ⅱ].控制与决策,2002,17(2). [9]WU Y Q,ZONG G D.Relay Switching’Con- troller with Finite Time Tracking for Rigid Robotic ManipulatorsⅡ】.Acta Automatic Sinica, 2005,31(3). [10]马新,宗广灯,武玉强.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有限 时间跟踪控制Ⅱ】.电机与控制学报,2006,10(5). [11]马新,平静水.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在永磁同步 电动机中的应用卟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 (10). [12]Farzan Rashidi,Mehran Rashidi, Robust Sliding Mode Speed Control with Fuzzy Ap-- proach for Induction Motors[c].Maribor, Slovenia:ICIT,2003:27—30. [13]李渊,何凤有,等.永磁同步电机模糊控制系统 的研究U].微电机,2010,2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