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liuxiaowei 物理导学稿

liuxiaowei 物理导学稿

来源:九壹网
物理人教版第1章《声现象》单元复习

课题 《声现象》单元复习 课型 复习课 1.通过回顾声音的产生、传播、乐音、噪声等知识,找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学习 目标 知识体系。 2.通过对乐音的三要素内容的训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掌握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点 难点 环节 乐音的三要素;减弱噪声的方法。 如何正确区分音调、响度、音色。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活复 习 过 程 动 填写下列知识结构图,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_ 知 识 梳 理 、 基 础 巩 固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传播,__________不能传声 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_有关, 声音的特性 响度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音色由_________________决定 骨传导 声 现 象 人怎样听到声音 双耳效应 划分噪声的单位________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减弱噪声的途径_________ 利用声音可以获得________ 声的利用 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知识点一: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题1. 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 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2.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 图1 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知识点二:关于乐音的三个特征问题(要注意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例题1.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1)(2) 典 型 示 例 、 抽 取 规 律 B.(2)(4) C.(1)(3) D.(3)(4) 2.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3.如图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声音不同之处是(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2009·黑龙江鸡西)青年歌手大赛中有一道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的”选手回答此问题的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5.(2009·湖北仙桃市)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发出的悦耳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B.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 C.它发出的悦耳声是它的振动产生的 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 知识点三:环保问题 例题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①④⑤⑥ 2.(2009·甘肃天水)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目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辨听演奏3.(2009·福建惠安)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 A.师傅在用切割机械雕刻精美的石雕时,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声耳罩 B.小明的邻居在晚上看球赛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图书阅览室内,谈笑风生 知识点四:回声测距问题: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1)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 m/s),(2)列举超声波的其它用途(至少两个);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典型例题】例1.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例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 A在公路两旁和住宅区设置屏障 B 扩大城市规模,多建高层楼房 C 在繁华路段汽车禁止鸣喇叭 D 植树种草绿化城市 例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 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学到了: 我还有这些疑惑: 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达标检测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丁 甲 乙 丙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 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 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 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 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 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者都不同 抽气 4. 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5. 小红拎起水壶向暖水瓶中灌开水,小刚在一旁提醒“小红,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红奇怪地问短,关系 关系 她:小刚:“你怎么知道水快满了?”小刚说:“凭经验听出来的。”请你用物理知识向小红解释其中的道理。 【知识梳理】1.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一切____________的物体都在振动,________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要靠_______传播.一切______、______、______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声音在_______、_______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 3.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_______.经_______________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4.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_.人耳是利用_________来准确判断发声体的位置的,堵住一只耳朵,只用一只耳朵听声音,_____准确判断发声体的位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频率,频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某物体在5s内振动100次,其频率为_________.音调是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它跟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振幅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响度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7.人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们已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把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8.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虽然我们看不到声波,但声音的波形可以在_________上展现出来. 9.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我们辨别不同发声体的根据. 10.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有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乐音,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______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11.我们用________做单位来划分声音的等级,符号是_______. 1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在________处减弱,如:__________;在___________中减弱,如: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处减弱,如:________________. 13.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和_________. 第一节光的传播

学习目标:

①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②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③会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难点: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学习时要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光源

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

叫光源。

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 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 学习任务二: 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1、进行课本35页的实验探究

2、你认为如何形象简单地在本上能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

学习任务三:光直线传播应用 学生读课本63页的图后回答: 1、你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吗?

2、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

学习任务四 光的传播速度

自学课本36页内容后回答:

1、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知识迁移: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计算下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千米?课本37

页“科学世界”(光年是指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距离,一年按365天算)

二、自我检测: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2、战士在练习瞄准射击的过程中,应用了光在 物质中沿 传播的道理

3、月亮、蜡烛火焰、萤火虫、电灯等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4、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

B、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 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

5、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主要是因为

A、闪电发生的地点离我们近

B、闪电是用眼睛看到的,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而雷电必须进入我们的耳朵,传播的路程更远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 D、因为人的眼睛比了耳朵反应更灵敏 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光速虽快,但光的传播也须用时间 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 三、系统总结:

1、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四、课后反思:

⑴光是客观存在的,它在均匀介质中具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因此用光线表示光的传

播路径和方向,“光线”是抽象出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线不是光.

⑵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如栽树时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们可以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们破除迷信.

第二节 光的反射

学习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学习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

学习难点: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自主学习:

我们能看到发光的物体(也就是光源)是因为有光进入眼睛。而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如 课本图2.2-2 ..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活动1:认识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如图,O是 ,AO是 光线,OB是 光线,ON是 线。入射角是 和 的夹角,在图中是 ,反射角是 和 的夹角,在图中是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有什么关系?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 (选填 两侧或同侧)(3)反射角、入射角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

填一填: 1、光的反射定律: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① 、 和 在同一个 ; ② 、 分居在 的两侧; ③ 等于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2.漫反射:

活动2:观察课本41页“图2.2-7”部分后阅读理解下面的概念 ..

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

填一填: 2、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 ,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 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 )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 遵循光的 。 合作探究:

例1:完成下列光路图

例2:完成下列光路图(两个镜面相互垂直)

例3:甲乙两图中画出镜面的位置

例4:如图,与水平方向成600角的入射光,我们想利用平面镜使它

沿水平方向射向远处,请你画出符合要求的光路图表达你的想法。并标出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00

例5:一束光线以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有多大?

当堂训练:

1.一束光线以 3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 2.根据图所给出的条件,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平面镜的位置.

3、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平滑的表面上,反射光线也是_____的,这种反射叫_________.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_________;这种反射叫________,黑板、桌面等对光的反射,属于_________,平静水面的反射属于_________.

4.太阳光以与水平地面成300角的方向射到井口。为使光能照亮井底,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

5.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是 的,平面镜是 的。

6.如图所示的两条反射光线是由镜前的某一发光点S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的结果。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补画对应的入射光线。

第三节

3.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及其应用.

【预习指导】自学课本本节内容,熟悉42页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一下什么是虚像以及平面镜的虚像是怎么形成的.与本组同学共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最后阅读STS部分,了解一下什么是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然后做一下反馈练习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 1器材:薄玻璃板、2块5号电池、刻度尺、白纸

2步骤:把薄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用刻度尺画出1条线表示靠近自己的反射面的位置;把1块电池放在玻璃板前,用笔画出电池的位置(表示物体的位置);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动另一块电池,观察它与能否镜中的像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画出这个电池的位置(表示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把物体和像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分别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改变物体的位置,重新再做2次上面的实验。

(注意:3次物体的位置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1、 1 2 3 2、 实验记录: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是:放大或缩小、等大?) 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什么是虚像,及其虚像的形成.

结论:像和物体的大小(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 );平面镜成实像还是虚像?( )。 练习:

1.某同学身高1.7 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 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下图中的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反馈练习】

1.某人站在镜子前面,在镜中会看到另一个“他”,则镜中的这个“他”就是这个人在平面镜中的______.

2.某人身高1.7m,站在一块镜子前2m 处,那么他的像距离镜子 m,

像与人相距 m,当他远离镜子0.5m,此时像距为 m,像与他相距 m,像高为 m

3.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地方飞翔,那么小鸟的像距离湖面 m,像与鸟距离 m

4.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凸面镜能使平行光束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束___________.

6.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体上用到了凹面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凸面镜.

7、作图题 (作出像、或物、或平面镜)

A B A B 【能力提高】

8、如右图是在竖直平面镜中看到的时钟的像,那么这时的确切时间是

9、当铅笔尖触到平面镜时,发现笔尖和它在镜中的像相距

3mm,那么镜子的厚度是( )

A 、3mm B 、6mm C 、1.5mm D 、0.75mm

10.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的

大小(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始终不变 D 无法确定

11.池中水深2.5m,月球到水面的距离为3.8×105km,池边的人看到池中月亮的像距

水面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是某点光源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试用两种

方法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

13..如图所示,MN是平面镜,A为发光点,B为反射光线上一点,试画出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和这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