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4卷第8期 2007年8月 计算机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 Vo1.24 No.8 Aug.2007 基于2 D・PCA和2 D—LDA的人脸识别方法术 温福喜,刘宏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1) 摘要:提出了基于2D—PCA、2D—LDA两种特征采用融合分类器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提取人脸图像的2D— PCA和2D—LDA特征,对不同特征在决策层对分类器进行融合。在ORL人脸库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分类器决策 层融合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2D—PCA和2D。LDA,更具有鲁棒性。 关键词:人脸识别;二维主分量分析;二维线性可分性分析;分类器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7)08。0201—03 Face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2 D-—PCA and 2 D..LDA WEN Fu—xi,LIU Hong—wei (National Laboratory ofRadar Signal Processing,X ̄ian University,Xi’an 710071,China) Abstract:A face recognition technique based on 2D—PCA and 2D—LDA using combining classifier was presented.First the original face images’2D—PCA and 2D—LDA features were extractedthen.the decision level combination of the classiier was f,applied for different features.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face image databases:ORL human face databas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of classifier combination in decision level iS superior to that of 2D—PCA and 2D—LDA.and iS more robust. Key words:face recognition;two—dimension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wo—dimensional linear discriminate analysis: classiter combinatfion 0 引言 近十年来,人脸识别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与指纹、语言 等其他人体生物特征相比,人脸识别更加直接、友好,在身份识 别、时频检索、安全监控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当前模式识 别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如何根据人的视觉机 制提取有效的特征在人脸识别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人脸特征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a)基于几何特征的提取方法。提取人脸面部的特征点 的融合方式包括特征层和决策层两种 ~ ,比较简单的融合方 法有加法和乘法,它们有不同的适用场合,本文是基于决策层 的分类器求和(sum rule)融合。这种融合对于分类器采用的 不同形式的特征问题是很合适的。 本文提出了基于2D—PCA和2D—LDA特征、分类器决策层 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基于ORL人脸数据库,在最近邻和余弦 角度两种分类器的情况下均得到了很好的识别性能。验证了 特征和分类器的稳健性。 1 人脸识别算法 1.1 2D—PCA方法 (如眼、鼻、嘴等)的相对位置和距离,由于这些几何特征容易 受光照、表情、姿态等变化的影响,稳定性不好。 b)基于统计特征的提取方法。主分量分析(PCA) 和线 性鉴别分析(LDA)[31作为特征提取和数据描述的两个有力工 具在人脸识别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CA和LDA用来处理 人脸图像时,首先要将描述人脸图像的矩阵转换为高维向量, 2D—PCA用二维图像矩阵直接构建一个协方差矩阵,求出 此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用对应于最大几个特征值 对应的特征向量构建坐标系,然后将每个图像矩阵在这个坐标 系上投影,从而得到图像的特征。这种特征受样本个数的影响 较小。 这将带来运算量庞大和矩阵奇异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人 们提出了直接基于2D人脸图像矩阵而无须矢量化的2D—PCA 和2D—LDA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运算量和矩阵奇异的问题。 目前对特定背景下的2D人脸已能作出很好的识别,但在 实际应用中,人脸在不同的光照、姿势和表情下变化很大。不 同的特征提取方式对上述变化有一定的性和信息互补性。 因此,不同分类器的融合有可能使识别精度得到改善。分类器 收稿日期:2006—05—28;修返日期:2006—08—31 (2005F35) 令训练样本集为T={X ,X2,…,X }。其中,v为训练样 本个数, 为r行、c列的二维矩阵。所有训练样本的平均为 Ⅳ X (1/N) (1) 协方差矩阵G N———— G:(1/N)∑( — ) ( — ) (2) 对G进行特征值分解,最大的d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30200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温福喜(1982一),男,辽宁盖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脸识别、图像分析与处理、模式识别(wenfuxi@163.corn);刘宏伟 (1971一),男,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目标识别、雷达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2・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正 量 ={ , ,…, }为得到的投影矩阵。 对于一个给定的图像 ,令 Yk=( -x); ,k=1,2,…,d (3) 别为d2D-PCA和d 。 ,采用融合判决准则,若d(B,Bz)=rain [d2D.PcA(B,B,)十d2D—LDA(B, )],Bf∈ ,则 毫 ∈ 。 2.2余弦角度分类器的融合策略 本文得到一组人脸图像 的特征矩阵B=[y ,y ,…, y ]。分别将训练和测试人脸图像向V作投影,得到每一幅图 像的特征矩阵。用最近邻分类器完成分类任务,比较待识别的 人脸图像与训练样本的特征向量之间的距离,将该人脸分类为 距离最小的那个类。 1.2 2D—LDA方法 。1 余弦角度分类器(cosine classiifer)是一种基于相似性的分 类器。将训练和测试样本的特征均看做矢量,计算两者之间夹 角的余弦值,余弦值的大小可作为两样本之间相似的度量。融 合方法如下: 计算每一幅人脸图像的2D—PCA和2D—LDA特征,得到特 征矩阵B2。 和B2。 。对任意两个特征矩阵B =[y(IJ,y , 2D—LDA也是一种直接基于二维图像矩阵的方法,分别计 算二维图像的类内和类间散度矩阵,在一定最优准则下确定最 优的投影坐标系。将原始图像向坐标系投影得到人脸图像的 2D.LDA特征。2D—LDA方法运算量小,有效利用了人脸图像 的空间结构信息。 令训练样本为T={X , ,…, }。其中Ⅳ为训练样本 个数,图像数据共有 类,类别编号为C ,C:,…,C 表示,假设 Ci类包含 个样本,因此, Ni=N,所用样本的平均为 一 ~ X=( / ( ) 第C 类样本的类内平均为 Xc 一1/N) ∑ (5) 类间散度矩阵 定义如下: …一 = Ni(Xc— )(Xc— ) (6) 类内散度矩阵 定义如下 — s 姜 .( 一 c )( -Xc1) (7) 对 进行特征值分解,最大的d个特征值对应的特 征向量V={ , ,…, }为得到的投影矩阵。对于一个给定 的图像 ,令 Y =( — ), ,k=1,2,…,d (8) 本文得到一组人脸图像 特征矩阵B=[y ,Y2,…,y ]。 分别将训练和测试人脸图像向V作投影,得到每一幅图像的 特征矩阵。同样可以用最近邻分类。 2分类器的融合方法 比较简单的融合方法是加法和乘法,文献[6]从理论上分 析了两种方法的适用场合。本文采用的是加法融合的方式。 2.1 最近邻分类器的融合策略 将测试和训练的每一幅图像用2D—PCA和2D—LDA进行 特征提取,分别得到特征矩阵B2。一阢 和B2。...。 。任意两个特征 矩阵8 =[yl ,y ,…,y: ]与B『=[yl ,y ,…,y ]之间的 距离定义为 d d(Bi,弓)=,∑.1 lyllJ—y 2 (9) 其中:l Iy 一y ,)l l表示主成分向量y 与y ’之间的欧氏 距离。 所有训练样本得到的特征矩阵为8 ,82,…, 。其中Ⅳ 为所有训练样本的总数,每个样本均各自属于一个特定的类别 W 。给定一个测试样本 ,其2D—PCA和2D—LDA特征距离分 …,y:。]和Bk=[y; ,y ,…,y ]夹角的余弦值cos(0)定 义为 cos(目):县 /fl县l ll lff (1o) 其取值范围为[一1,1],COS(0)值越大,两样本相似程度越大, 即属于同一个类别的可能性越大;相反,COS(0)值越小,两样本 属于同一类的可能性就越小。本文采用如下的融合策略: 令训练样本的2D—PCA和2D—LDA特征矩阵分别为 812DPcA,B22D_PfA,…, D_PCA和812D_1.I)A,…, D_I.DA。其中Ⅳ为 训练样本的总数,每个样本均属于一个特定的类别W 。给定 一个测试样本 ,其2D—PCA和2D—LDA特征与第i训练样本 特征的余弦值分别为COS(0 ) 和CO8(0 ) 。一 ,基于求和融 合的分类器判决准则如下:若d(B,B )=max[COS(0 ) 。帆 十 COS(0 )2D—LI)A,B ∈ ,则判定X∈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不同视角、各种表情(闭眼/睁眼、微笑/吃惊/生气/愤怒/高 发型)的条件下拍摄的。数据库中部分人脸图像如图1所示。 圈■■囝圈圆圈 圈圈圈囡圈囝圆圈 实验中每类人脸图像的前几幅作为训练,余下的用来识 别。2D—PCA和2D—LDA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最近邻分类器和 同分类器。图2和3为训练样本个数为8,特征向量维数不同 结构信息,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率,是两种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 本文提出的sum融合方法,利用不同特征问的互补信息,提高 了识别性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8期 温福喜,等:基于2D—PCA和2D—LDA的人脸识别方法 ・203・ 法识别性能的比较。其中图4用的是最近邻分类器,图5是 表2特征维数为3,余弦分类器,不同训练样本数的识别率 cosine分类器在小训练样本情况下,sum融合方法与2D.PCA 和2D—LDA两种方法中最好的识别性能相当,不同特征问互补 信息量随着训练样本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方法的识别性能提高 越来越明显。 4结束语 本文算法只用了两种特征,对分类器作了基于决策层的融 合。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多种有效的特征提取算法,作基 于特征层和决策层的共同融合。在运算量相当的条件,得到更 高更稳健的识别性能。总之,基于2D-PCA和2D LDA分类器 特征维数 特征维数 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运算量小、工程上易 图2训练样本个数为8, 图3训练样本个数为8 于实现,是一种稳健的人脸识别方法。 最近邻分类器 cosine分类器 参考文献: [1]CHELLAPPA R,WILSON C L,SIROHEY S.Human and machine recognition offaces:a survey[J].P IEEE,1995,83(5):705— 740. [2]TURK M,PENTLAND A.face recognition using eigen-fcaes[C]// Proc IEEE Conf Oil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1991: 586.591. [3]MARTINEZ A M,KAK A C.PCA versus LDA[J].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1,23(2):228- 图4特征维数为3, 图5特征维数为3, 最近邻分类器 cosine分类器 233. 因不同训练样本能提供的类别信息不同,2D-PCA和2D- [4]KITI'ER J,HATEF M,DUIN R,et a1.On combining classifiers[J]. IEEE Trans Pattem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98,20 LDA方法的识别性能随训练样本个数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 (3):226-239. 一定的不稳定性,而sum融合方法则得到了稳健的识别性能。 [5]LU X G,WANGYH,JAINAK.Combing classifiersforface recog— 表1是特征维数为3的情况下,用最近邻分类器分类,不 nition[C]//Proc ofIEEE ICME,2003:13-16. 同训练样本个数,不同方法的识别率。当训练样本个数为6, [6]TAX D M J,BREUKELEN M Vna,ROBERT P W,et a1.Combing 特征维数为3时,已得到95%的识别率。 multiple classiifer by averaging or by multiplying[J].Pa ̄ern 表1 特征维数为3,最近邻分类器,不同训练样本数的识别率 Recognition,2000,33:1475—1485. [7]YANG J,ZHANG D.Two-dimensional PCA:a new approach to印- pearance-based face representation and recognition[J].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4,26(8):982- 994. 表2是特征维数为3的情况下,用余弦角度分类器分类, [8]IJI M,YUAN B.2D-LDA:a novel statistical linear discriminate anal- 不同训练样本个数时,不同方法的识别率。当训练样本个数为 ysis ofr image matrix[J].Pattern Recognition Lett,2005,26(5): 8,特征维数为3时,识别率为95%的。 527.532 (上接第177页) 参考文献: d)启动过程实现的身份认证与系统运行时的安全保护构 [1]孙勇,杨义先.基于BIOS和USB盘实现对Pc机的安全访问 成一个整体,从开机到使用提供一个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 [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5):113-114,136. [2]方艳湘,黄涛.Linux可信启动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4结束语 2006,32(9):51-53. [3]RIVER W.VxWorks BSP developer’S[K].Guide 5.5 ed.USA: 本方案针对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和项目实际需求,在BSP Wind River Systems Inc,2002:223-230 中实现基于USBKey的双因子身份认证,在系统运行期间利用 [4]李捷,王汝传 基于VxWorks的设备驱动程序实现技术[J] 微型 USBKey实现对系统的安全保护,已经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对 机与应用,2002,21(11):7-8 同一个系统而言,不同操作系统的BSP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 [5]徐宁,赵彬 基于USBKey的BIOS与系统安全解决方案[EB/ 以本方案对于其他嵌入式系统也具有借鉴意义。 OL].[2005-10-01] http://www.eetchina.com/ARTR一 8800378389 _480101 .H 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