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产业型、“天使+孵化”型、众创空间等具有自身特点的高校前孵化器运行模式。广东工业大学前孵化器通 过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教育辅导「场地设备、产业对接和资金扶持等,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摸索出完备的可资借鉴 的支撑体系,形成了以企业主导型、垂直产业型、\"天使+孵化”型为代表和以众创空间为代表餉创新创业团队
孵化流程。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工科高校前孵化器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出在高校前孵化器建设过程中,地方 、高校和前孵化器自身应该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同时要建殳开放型的运行机制,形成三方联动效应,凝聚起
建设工科高校前孵化器的合力。关键词:高校;前孵化器;创新创业;团队中图分类号:C96; G301; 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 ( 2020 ) 2-0135-06Construction of Pre-incubator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Zhang Jiangang1, Luo Jiawen2(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2. Innovation Theor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520, China)Abstract: In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ngineering university represent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s explored the operational model of pre—incubator of University with ow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enterprise—leading type, vertical industry type, \"angel + incubating\" type, crowd maker space, etc. By providing
educational counsel, space and equipment, industrial docking, financial suppor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ms, pre—incubator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s found out a complete supporting system for reference, forming the incubation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ms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enterpriseleading type, vertical industry type, \"angel + incubating\" type and represented by crowd maker spac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pre—incubator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veals that the government, university and pre- incubator itself should play difierent roles, establish an open operational mechanism to bring together the reciprocal force for constructing pre-incubator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Key words: university; pre—incubat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m2018年10月,**总在视察广东时再 次对加强自主创新作出了重要批示,他强调“我们
要有自主创新的骨气和志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 力和实力” [1]o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主要
表的工科高校前孵化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为 例,总结高校前孵化器的运行模式,探讨建设路径,
为高校服务区域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创 新创业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1高校前孵化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1.1高校前孵化器的内涵和外延对高校前孵化器,目前并无统一公认的概念界 定。现有关于高校前孵化器内涵的研究,大多是从
有两条,一是企业,二是高校。培养具有较强自主
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无疑是高校的中心 任务之一。国内外高校前孵化器的实践证明,依托 于高校的前孵化器,在大力推动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代
收稿日期:2019-03-27,修回日期:2019-04-23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DIA170378)136张建岗等:面向创新创业的工科高校前孵化器建设研究不同的视角进行的,女口,Kirby [2]从企业生命周期的 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创新创业项目,为创 新创业项目的成功孵化打下良好的基础。角度出发,认为前孵化器是为项目验证和创意萌芽 提供服务与支持的实验场所;谭文⑶也是从企业成
长的角度出发考察高校前孵化器的内涵,强调高校 前孵化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技术、设备、高质量生 源等系统支持,协助高层次人才将尚处于研究早期 甚至构想阶段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完整的技术路线
和初步产品,使其在技术上达到进入企业孵化器、
1.3高校前孵化器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文化氛围
受传统思维影响,高校一向被认为是教书育人
的场所,创新创业在高等教育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同时学生家长一般也不鼓励学生在学校从事与学习
获得开发区配套资助或风险投资的要求,最终形成 科技企业;Halttunen⑷则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角 度出发,认为高校前孵化器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和 发展商业策划的环境,给予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
生的创业精神,为学生完成策划、创意提供支持与 帮助。通过上述关于高校前孵化器内涵的理解,我 们可以看到,高校前孵化器是连接创新创业项目和 孵化器的重要纽带,其主要职能在于创新创业教育
关联不大的事情,而高校前孵化器的出现,给破解 这种陈规旧念打开了一扇大门。一是提供了创新创 业的导向作用。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体,高校前
孵化器建设及成功案例的出现,可以利用校园学生
身边榜样的作用,激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
大学生群体中兴起创新创业的热潮,提升创新创业
的质量,落实**总对广东省的重要批示指 示精神。二是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拥有创
新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实践的前提条件,高校前孵
化器出现的本身就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潜意 识,而前孵化器定期开展的宣介活动和科技活动更
可以在校园里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提升学生 们的创新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⑺。三是有助于推动 学生提前熟悉社会商业环境。校园与社会是两种截 然不同的环境。在高校相对简单的环境下诞生的预 孵化项目要成功走向社会,预孵化项目团队成员提
和孵化项目,能够使创新创业项目在进入孵化器之 前具备进一步孵化的各项资质和条件,为创新创业 项目进一步成长为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
校前孵化器在创意萌发、早期技术开发、获得资金
支持、凝聚资源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能够为 创新创业项目早期发展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⑸。在
服务对象上,高校前孵化器主要是为在校创新创业 的师生提供创业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培训⑹,他们
前适应社会,提前了解相关法规、社会商业环 境等,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前孵化器通过
各种培训教育活动和与成熟企业的对接,能够协助 项目团队成员提前了解上述情况,为今后走向社会 打下良好的基础。只要有创业项目,无需注册公司就可以获得商业创 业的经验。因此,高校前孵化器承担着高校创新创
业人才培养的职能。1.2高校前孵化器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高校前孵化器一般具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稳定 的参与人员,能够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
平台。一是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师生提供物理空间。
2广东工业大学前孵化器建设模式作为一所工科院校,广东工业大学在创新创业 教育中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将学校教学科研实际
情况与广东经济社会状况相结合,开展了独具特色
受当前高校办学条件及自身经济状况的,部分 有志于创新创业或者有创新创业条件的师生没有实 现自身抱负的活动场所,增加了他们创新创业的困 难,而高校前孵化器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为部
的产学研合作和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在高校前
孵化器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截至2019年3 月,广东工业大学已经建成了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
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河源广工大 协同创新研究院、惠州广工大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 院、云浮创新设计中心、东源广工大现代产业协同 创新研究院等多个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将广东工
分师生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会。二是为有志于创新 创业的师生提供团队空间。人力资源是预孵化项目 最突出的优势资源,一个年轻有活力、敢担当勇作
为的团队是创新创业项目从书面走向成功的关键, 高科技企业最初创立时大多为一个创业团队,创业 团队可以综合成员之间的优势资源,利用集体的力 量克服项目在预孵化阶段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孵化 企业的成活率。三是为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需求搭 建了桥梁。高校前孵化器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 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入驻前孵化器的创新创业团
业大学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与地方的优 势、市场优势、资本优势相结合,在推动创新创业 项目孵化过程中开拓创新,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总结起来,广东工业大学
队在与社会各界的交往中,能够清楚地了解社会的
前孵化器建设主要有4种模式。2.1企业主导型模式顾名思义,企业主导型高校前孵化器是由企业
张建岗等:面向创新创业的工科高校前孵化器建设研究137主导建立的前孵化器,它依托企业雄厚的资金、先 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佐以丰富的市场实践 和供需灵敏度,为高校的创新创业者提供便捷高效
产特点。2.3
“天使+孵化”型模式“天使+孵化”型高校前孵化器主要是由高
的服务。这类前孵化器不追求短期盈利,而是放眼 于创新性技术的积累和创造性管理模式的突破,从
校主导建设的一种前孵化器。在这类前孵化器中,
高校在减少自身创新创业投资压力的前提下,追求 尽快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以成功的创新 创业项目孵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这种类型 的前孵化器于学校来说是正常的教育工作和科研工 作,于天使基金来说是正常的投资活动,于经济社
而增加技术储备、人才储备的厚度,提升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企业+高校+基地”。其中,
企业是主导者,它的作用是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技
术、资源和管理经验,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准确的 创新创业辅导,从而搭建起较高的预孵化平台,使
创新创业项目的起点高、方向准、压力小;高校的
会来说则更好地实现了科技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 是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代表。这一模式的特点是 “高校+基金+场地”。其中,高校充分发挥自身
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前孵化器提供创新创业 项目、指导老师、技术设备;天使基金充分发挥自
作用是提供大量的创新创业优质项目和创新创业人 力资源,扩大创新创业的来源群体,为创新创业项
目培养提供沃土,为前孵化器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
身的资金优势,为前孵化器提供资金支持,但并不
追求短期盈利,而是通过成功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 来实现股权溢价;基地除了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硬 件办公条件外,还通过聘请具有资深企业管理运营 经验的社会人士担任创新创业导师,为创新创业者 进行创业和企业运营方面的培训指导,为创新创业
的新鲜血液;同时,依托高校高层次人才聚集的优势, 前孵化器可以从高校中获取更新的科研技术和前沿
动态,有利于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尽快成熟;基地 的作用是为创新创业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 服务,用一流的硬件设施助力一流的软件产品产生,
并且吸收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落户前孵化器、形成 集群效应,推动前孵化器做大做强。项目成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2.4众创空间模式众创空间模式的高校前孵化器也是由高校主导 建立的,利用学校公共资源搭建创新创业空间,然
后打通、整合校内各部门的创新创业资源和力量, 协同支持学校创新创业团队发展。学校将创新创业
2.2垂直产业型模式垂直产业型高校前孵化器是地方主导的一 种前孵化器,它瞄准特定的产业行业,以推动特定 的产业行业发展为目的。在这种模式下,会对 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精心选择,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 ,从资金、规章制度、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争
取更多的同类创新创业项目落户前孵化器,推动前 孵化器更快更好地发展。此类前孵化器的建设以整 体性、长远性、培育性为特色,不追求短期收益和
教育融入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扩大 创新创业群体的数量,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众, 夯实创新创业的群众基础。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导
师+知识+基地”,创新创业团队依托学校雄厚的
师资力量,将知识转化为解决一定社会问题、满足
回报。广东工业大学与地方共同建设的协同创
新平台本身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建立伊始已经对 地方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地方的产业特点做了充 分的考虑,利用工科院校中的科研、人力资源等优
一定社会需求的技术项目。这类高校前孵化器一是
强调产教融合,学校众创空间与学校各大协同创新 平台协同互动,形成“一园多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势推动地方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真正推动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⑻;此外,创新创业项目
及实践资源平台建设格局,实现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孵化与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强调创新孵化,以科技
型项目为主要培育孵化对象,突出创新创业项目的 技术含量和科技成果,推动一批具有技术壁垒和核
在垂直产业型高校前孵化器中的发展壮大,也有利
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开展,为急缺高 素质年轻人才的地方经济输入新鲜的人力资源血液,
心竞争力的项目成功孵化、实现创业;三是强调公
益化运作,众创空间免费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场地、
实现产学研的一体化发展。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政 府+高校”。其中,的性导向十分明显, 为推动前孵化器发展、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落
户前孵化器,地方往往进行大量投资,提升基
网络、办公设施,引进业界优质资源服务创新创业 项目孵化全过程,提供成果展示、宣传推广、信息 咨询、业务洽谈、项目对接等服务;四是强调联合
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硬件工作环境,对于入驻的 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因此具有鲜明的重资
培养,学校与地方、其他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等开展培养合作,通过课程融合、项目驱动、多学
科交叉、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现代创新创业高端人
138张建岗等:面向创新创业的工科高校前孵化器建设研究才,例如广东工业大学与广州集成电路设计基地合 作设立“IC集成电路设计班”,选拔集成电路相近 专业学生融合成班,培养芯片新技术开发人才等。三是积极对接产业需求。广东工业大学前孵化
器依托校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通过参加技术应
用对接会等活动,与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积
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如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 创新研究院通过采取专家论证、市场调查、对比分
3广东工业大学前孵化器支撑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广东工业大学在前孵化 器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创新创业项目在
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扶持和市场需求导向方面提供 了一系列的专业服务,形成了较明晰的创新创业团析等方式,围绕佛山市主要支柱行业形成了机器人 产业发展等,为地方推动机器人产业发 展提供决策依据:小。广东工业大学各类前孵化器 还通过联合企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媒体、
队孵化体系(见图1 )。金融机构、知识产权交易机构等,推动打造全生态
圈产业联盟,致力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协调资金扶持。广东工业大学积极引导前
国际合作实验室31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各级工程/技术中心孵化器进入资本市场,如与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 易中心合作,引进光大证券、深圳证券、齐鲁证券、 法律事务所等机构,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全方位金
融服务;协助各类前孵化器与金融机构开展良好合 作,如与广东中科招商、赛富合银、南海区引 导资金以及其他社会资本等资金共同设立有限合伙
教授、博士团队 企业技术骨干 大学生、研呢生企业技术霜求 行业共性需求 高端科研成果图1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团队孵化体系制创业投资基金,与工商银行、华夏银行等合作,
对向其推荐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授信和 融资租赁支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资金扶持项
一是提供教育辅导。依托广东工业大学雄厚的 师资力量,前孵化器能够及时主动对创新创业团队
进行技术和创业辅导。其中,技术辅导由学校的高 水平教学科研人才承担,协助创新创业团队解决技 术上的难题,助力技术发展成熟;创业辅导由学校
目给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为创新 创业项目的自由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4广东工业大学前孵化器建设路径经过多年的实践,广东工业大学已经针对不同 类型的前孵化器建立了两大类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 团队孵化流程。其中,企业主导型、“天使+孵化”型、 垂直产业型的创新创业团队属于同一种孵化类型,
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和产学研经验的老师、具 有资深工作经历的校友等完成,对创新创业团队进
行企业运转的辅导,协助创新创业团队熟悉并掌握 企业运转流程。二是搭建实验室及技术平台。目前广东工业大
学各类型的前孵化器已建成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 实验室和精密装备实验室等高水平技术平台,提供 包括焊接机器人设备、雕刻机器人设备、德国EOS- 3D打印机、3D扫描仪等研发设备仪器。另外,依 托长期积累的工科特色和工科优势,学校搭建了各 层次的技术交流平台,每年主办多场高层次学术交
流活动,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 科研人员的经验分享、知识介绍和前沿科技动态传
其孵化建设路径具体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进入 这类前孵化器的项目或团队已经有比较固定的来源, 并且也建立了比较明确的项目筛选原则,对入孵项
目进行了严格把关,有效提高了孵化的成功率。在 项目孵化阶段,前孵化器能够提供比较完善的孵化 服务,包括场地、资金、技术支持、市场对接等等, 并且对于知识产权等比较敏感的问题,通过协议和 合同进行明确界定,避免岀现分歧;在项目孵化完成、
成立实体后,为帮助初创企业快速发展,前孵化器
还积极帮助引入社会资本,并组织一系列的路演将 创新创业项目迅速推向其他企业孵化器进一步发展
递,推动了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的成熟完善;而各种 各样的论坛、竞赛、科技节、学术沙龙等活动,更 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沃土⑼o完善。张建岗等:面向创新创业的工科高校前孵化器建设研究139技
术 委 员
会图2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团队孵化流程众创空间属于另一种类型的前孵化器,其建设 路径具体如图3所示。众创空间提供创业投资基金、
化器或者市场,自身逐步退出支撑体系,按事先约
场地设备、技术支持、指导团队等4项资源,为创 新创业项目孵化提供舒适的环境;当创新创业项目
定收取收益。如果创新创业项目失败,将由众创空 间全面承担项目风险,处理善后事宜,解除了创新 创业团队的后顾之忧。成功孵化后,众创空间将会将其推向更高一层的孵
联合培养
批量接收在校大学生开展
图3广东工业大学众创空间孵化流程5广东工业大学前孵化器建设的启示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推动支持小 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资金扩大到高校前孵化器;支
第一,支持是高校前孵化器顺利发展的前
提。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的新生组织形式,高校前孵
持符合条件的高校前孵化器通过上市、发行票据融
化器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地方应该不断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及时
制定出台一系列具体的操作办法,不断健全高校前
资,或者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完善金融支持政
策〔山。二要通过采购、创业者户籍落地、社 保缴纳减免等措施为创新创业者减压释负,提升创 新创业者的受重视感指数,调动创新创业者的工作 积极性。三要依托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制定高
孵化器发展的体系。一要加大的财政支持
和统筹力度。促进适用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税收优
校前孵化器的知识产权保护,为高校前孵化器 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法规保障。惠覆盖到高校前孵化器,地方切实执行扶
140张建岗等:面向创新创业的工科高校前孵化器建设研究第二,高校的重视是高校前孵化器顺利发展的
基础。一方面,高校要为前孵化器提供丰富的项目
大范围内为入驻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一定的资源和服 务,特别是在人才引进(吸引创新创业团队)等方面 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在教学、科研及成果转
化等方面与前孵化器形成良好的互动;外围层的要 素则为高校前孵化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例如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资金等支持,
来源,就必须围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
业能力的学生的目标,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和教育 培养模式,清除束缚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机制 障碍,建立起多层次、多样性的人才培养体系,让
每一个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获得相关支持,为高 传统孵化器和创投机构则是前孵化器期满之后创业
团队获得接续孵化的重要保障,创投机构则可以为 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121 O参考文献:[I] 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强调自主创新:要有骨
气和志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EB/OL] .(2018-
校前孵化器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高 校要为孵化项目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专业的创业
指导,离不开高层次师资队伍和科研人员队伍建设,
因此,学校要持续推进人才引进计划,大量引进高
端人才,同时要提升人才管理服务水平,保证人才
引进来、留得下;此外,学校也要做好现有人才的 培育工作,夯实学校人才库的“板凳深度”。根据《教
10-23) [ 2019-02-25 ] .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 leaders/2018- 10/23/c_l 123599163.htm.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等文 件精神,高校要切实推进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改革, 突破原有机制,完善利益分配制度,调动 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为创新创业教育做好人才队 伍建设。第三,高校前孵化器应该加强自身建设。一是
[2 ] KIRBY D A.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ncubators: pre
incubators, incubators and science parks as enterprise laboratories [C ] .Napoli: University of Napoli Federico II, 2004.[3 ]谭文•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机制:华南理工大学“前孵化器”
的理论和实践[N ].科技日报,2012-09-14(11).[4 ]张娜,王磊.高校前孵化器:促进自主创业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模
式[J ] •广东科技,2013(24):8-9,39.对入孵项目的严格把关以及提供良好的孵化服务至 关重要。严格挑选入孵项目是孵化成功的前提,提 供良好的孵化服务(资金、技术、市场等)以及配
[5 ]米银俊,张超,罗嘉文.基于高校“前孵化器”培育的科技型小
微企业成长路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6(10):137-141.[6]罗嘉文,谢耀雯.面向产教融合的高校“前孵化器”建设路径
[J].中国高校科技,2016(8): 88-90.套设施是孵化成功的基础。二是高校前孵化器应该 具有非常明确的功能定位。依托高校而建的前孵化 器的主要功能大多为创新创业教育而非盈利,因此 具有较明显的公益属性,这一属性对高校前孵化器
的负面影响是管理运行易于僵硬僵化;而高校
[7 ] TIMMONS J A,SPINELLI S. New venture creation: entrepreneur
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 [ M ] .New York: McGraw Hill/Irwin,2004.[8] 朱旭平•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智慧型“匠人” [J] •中国电
力教育,2017(4): 17-19.[9] 刘光明宝.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端增长极[N/0L].南方日 报,2017-05-22(HT68)(2017-05-22) [ 2019-03-07 ] . http:// 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7-05/22/content_70146.htm.[10] 林洁,蔡健.第十四届“挑战杯”开启岭南创新季
前孵化器孵化小微企业的目标职能要求其与企业的
运行模式进行良好对接,强调自由创新。所以,高
[N/0L ].中国青年报,2015-11-17(07)(2015-11-17) [2019-03-09 ] . http://zqb.cyol.com/html/2015-l 1/17/nw.D 110000zgqnb_20151117_ 1 -07.htm.校前孵化器要避免事业单位机制的不良影响, 突破机制束缚,建立专业的管理运行队伍,为
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宽松、自由、健康的成长环境。[II] 李慧君.探索“绿色制造”佛山模式[EB/OL] .(2015-12-18)第四,建立开放型的运行机制。高校前孵化器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居于核心层的孵化平台、居 于中间层的高校和居于外围层的部门、传统孵
[2019-02-27 ] . http://epaper. 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 12/18/content_74996.htm.[12]张建岗,苏一凡,陈朝阳,等•基于系统理论视角的高校“前
孵化器”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9):75-79.作者简介:张建岗(1983-),男,山东乐陵人,硕士,讲师,主要研
化器、创投机构等组成,其正常运转离不开不同层 次因素的互动作用。其中,孵化平台是承担高校前 孵化器相关功能的主要载体,为入驻创新创业团队 提供孵化资源与服务;高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更
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国际关系;罗嘉文( 1979-),通信作者,男, 广东兴宁人,副,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
与创新创业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