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港街站—会展中心站—华池街站
精密导线复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设计范围为星港街站—会展中心站—华池街站两个盾构区间和金鸡湖A岛中间风井。线路整体程东西走向。星港街站—会展中心站区间隧道设计里程为右线CK18+029.525~CK20+372,右线全长2342.475m,左线全长2344.475m,总长4686.763m;会展中心站—华池街站区间隧道设计里程右CK20+514.350~右CK21+248.433,右线全长734.083m,左线全长736.074m,总长1470.157m;两区间线路全长6156.92m。本标段自星港街站出发,向东穿越星港街和城市广场,下穿金鸡湖,到达金鸡湖A岛后,过中间风井,继续向东延伸,下穿玲珑街1号桥沿翠园路到达会展中心站,再次出发沿翠园路向东延伸,下穿国际展览中心预留地铁通道,在玲珑街二号桥北侧下穿水乡长廊,继续沿翠园路东行到达华池街站。 二、测量概况
本标段业主交予的GPS点和高程控制点沿线路方向布设在两侧的居宅楼上和金鸡湖岸边,视线要穿过金鸡湖,平面控制点间通视较差,受天气和温度的影响
较大。复测时应选择较适宜的时间。  三、复测方法
结合本标段的实际情况,由于1G27、1G28距离太远,而且两点之间要通过金鸡湖,所以在两点之间加密JJ1、JJ2、JJ3、JJ4四个导线点,其中JJ4布设在金鸡湖A岛上面,其它点布设在博览中心周围。遵循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首先复核金鸡湖西面星港街站的三个GPS点1G25,1G26,1G27和金鸡湖东面会展中心站的三个GPS点1G28 、1G29、1G26确认此六个GPS点无变化后,由GPS点1G29—1G36作为已知边,经加密导线点JJ1、JJ2、JJ3、JJ4附合到已知边GPS点1G26—1G25(见附图一)。严密平差后与业主交接桩记录对照,当各点符合坐标互差≤12mm时以业主交桩坐标为准.
附图一
四、作业方法及技术指标
复测业主提交的高级平面控制点和高级高程控制点。
平面控制点复测按精密导线的技术要求进行。精密导线沿线路方向布设,采用直伸附合导线。
1. 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按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
2. 水平角观测遇到长、短边需要调焦时,应采用盘左长边调焦,盘右长边不调焦;盘右短边调焦,盘左短边不调焦的观测顺序进行观测。 3. 每条导线边应往返观测各两个测回。每测回应重新照准目标,每测回三次读数。
4. 测距时,一测回三次读数的较差应小于3mm,测回间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3mm,往返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5mm.
精密导线测量过程中主要技术要求:
每边测距中误差:±6mm 测距相对中误差:1/60000 测角中误差:±2.5″ Ⅱ级全站仪测回数:6测回 方位角闭和差:5n
1/2
全长相对闭和差:1/35000 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8mm
高程控制点复测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沿线共4个控制水准点,复测线路为闭合线路。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1.往测  奇数站上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为:前—后—后—前 2.返测  奇数站上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为:后—前—前—后
3.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在夜间观测。
4.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偶然中误差:±2mm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全中误差:±4mm 附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2—4km 观测次数:往返测各一次
平坦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和差:±8L1/2
mm 视距:<=60m 前后视距差: <=1.0m 前后视距累计差: <=3.0m
五、技术编制依据
《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I—TS—14标段招标文件》 《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初步设计图纸》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1999);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六、仪器设备配置
经理部配置TC802型莱卡全站仪及配套的对中器、反射镜。仪器标称精度: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2mmp)。配备JT-2型莱卡水准仪及原装测微器。全站仪与水准仪每年鉴定一次。
仪器设备配备表
仪器/设备名称 全站仪 精密水准仪  平板测微器 铟钢尺 单棱镜组 气压计 型号规格 精度等级 ±2″(2+2ppm) 0.7 0.4mm/km 1cm   数量 产地 是否鉴定 是 备注 TC-802 1台 德国  JT-2 GMP3 2M 莱卡  1套 瑞士  瑞士 是 是       2付    中国 3组 1 德国 日本   七、施工测量组织机构
本标段施工中,项目经理部设测量主管一名,负责具体测量工作管理及安排;专职测量工程师二名,负责现场施工测量放样及内业资料的整理;专职测量工三名。整个测量工作实行“测量工对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程师对测量主管负责、测量主管对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层层负责制。测量组织机构名单如下:
姓名 卓普周 杨同海 朱贤明 欧国辉 王金平 魏小勇 周源杰 朱永全 职务 项目总工 施工技术部 测量主管 测量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高级测量工 高级测量工 高级测量工 职责 全面负责测量工作管理 负责具体的施工测量管理 负责具体的施工测量管理及内业管理 负责现场控制测量及内业整理实施 负责现场施工放样及内业整理实施 现场施工放样及复测的实施 现场施工放样及复测的实施 现场施工放样及复测的实施 八、测量质量保证体系
1. 针对地铁施工测量特点对测量组所有人员进行测量技能培训。
2. 仪器设备、人员的相对可靠、稳定。设备按照严格
的鉴定周期送检或自检。测量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值不得任意调换。
3. 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测量工程师对测量内业资料进行全面自检;测量主管对各种外业手薄和内业资料进行检查复核。
4. 业主、监理审核制度,重要的测量技术方案、测量资料必须上报业主和监理审核,经批准后才可执行;所有内外业测量工作都接受并配合业主、监理的监控检查。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星港街站—会展中
心、会展中心-华池街区间
精 密 导 线 复 测 方 案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地铁
I-TS-14标项目经理部
二00八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