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中小学校园网的教育功能应用模式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农村中小学校园网的教育功能应用模式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来源:九壹网
《农村中小学校园网的教育功能应用模式教学

资源库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部提出:“从 2001 年起用 5 到 10 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在城市以及发达省市,各级中小学已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然而,在我国的农村中小学,尤其像我所处的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对于校园网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很多问题需要考察,也有很多方面需要认真定位,因此要重视农村中小学校园网的教育功能、校园网的应用模式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二、我校在校园网方面的现状

目前,我校虽然在校园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还不能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师资培训的数量及质量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将影响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深层次开展,直接影响到校园网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坚持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注重应用,以“校

园网”为载体,以师生对校园网资源库使用的需求分析为资源库建设的理论依据,以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校园网资源库设计的理论基础,以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为核心,合理配置校园网资源。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 校园网教育功能方面

(1)改变单一知识传授者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育研究者;把平时讲得口干舌燥的学生也不一定能理解的知识,以多媒体形式予以展现。

(2)变灌输教学为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变信息单向输导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多向输导。 2. 校园网应用模式方面

(1)方便教师、学生展示与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知识。

(2)让教师、学生可以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

(3)教师、学生可根据学习专题,构建网上协商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 3. 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

(1)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教学内容的编辑、知识点的定义等多种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 (2)集素材库、资料库、教案库于一身,只需用鼠标

点击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设计、教案制作。 (3)针对部分封闭式的课件,教师在使用时无法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修改而完善校园网教学资源库。 五、课题实施过程

1. 准备阶段(2009年4月~2009年12月) (1)2009年4月:查阅文献,做好课题的选题和申报工作。

(2)2009年5月:明确各自在课题研究中的角色和责任。

(3)2009年6月~2009年9月:制订详细的研究方案。 (4)2009年10月~2009年12月:对我校校园网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2. 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1)2010年1月:交流调研的结论,组织课题实施。 (2)2010年2月~2010年3月:讨论制定校园网主要开设的栏目和内容。

(3)2010年4月~2010年6月:学校校园网平台资源库得到完善。

(4)2010年7月~2010年8月:举行第一届课件及教学案例大赛。

(5)2010年9月~2010年10月:参加论文、课件及教学案例等评比。

(6)2010年11月~2010年12月:讨论制定校园网各种规章制度。

3. 总结阶段(2011年1月~2011年6月) (1)2011年1月~2011年4月:收集、整理、实践各项研究成果。

(2)2011年4月~2011年6月: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向课题组申请结题。 六、课题研究成效

1. 中小学校园网教育功能方面

(1)校园网成为提高师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加油站。

(2)校园网具备教学教务管理功能、行政管理功能等,为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支持。 (3)使校园网具备为师生服务的功能。

(4)使校园网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成为提高教育生产力的有力工具。

2. 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模式方面 (1)学生合作学习模式。

(2)教师合作备课、教学和研究模式。 (3)师生之间合作帮助模式。 (4)网站共建、资源共享模式。 3.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面

(1)依托“农远”项目的电教馆教育资源库,丰富校园网资源库。

(2)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3)校园网的逐步完善和使用,开始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4. 对教师来说

校园网及资源库的建设,求真、求正、求新、求活、求精、求深,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5. 对学生而言

两年来,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得到了发展。 七、课题反思

(1)学校虽然有了校园网,但应警惕 “机灌”代替“人灌”,要知道人才是最重要的多媒体。

(2)如何加强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大面积地提升教师教学理论的水平,还有待解决。

(3)如何提高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大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整合力度,制作出具有更大互动性的更适合学科知识学习的网络课件等。

最后,我们相信,在校领导、课题组的引导下,经过全体参与科研的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不断深入研究探讨、总

结经验、反思不足,汲取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加强理论学习,以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农村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定将得到逐步提高。

[注:本课题批准号为GSBG(2009)G0962号] (1.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2.通渭县平襄镇新店子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