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模糊滑模控制系统的研究 李渊 ,何凤有 ,余跃 ,杨戟 (1.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徐州221008 2.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镇江212013) 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电流和转速强耦合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非线性电机转 速控制器。应用模糊控制实现滑模切换部分的控制,减轻了传统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建立了采用该 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方法有效地实现了电机的转速 跟踪,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和鲁棒性。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模糊控制;滑模控制;非线性 中图分类号:TM341;TM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848(20l0)04.0058.03 Study on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 System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LI Yuan ,HE Feng.you ,YU Yue ,YANG Ji (1.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irca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2.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 Abstract:A nonlinear speed controller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PMSM)based on fuzzy sliding—mode was designed against the effects of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current and the speed.The proposed strategy could reduce chattering compare with conventional sliding-mode contro1.Built a simu— lation oodelr for PMSM using the designed controller.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ler vail realize the speed tracing,dynamic and static performance and good robustness. Key Words: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PMSM);Fuzzy control;Sliding—mode control;Nonlin. ar 0 引 言 由于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本身的非线性以及 1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文中采用的PMSM数学模型基于同步旋转转子坐 标,并且假设交、直轴电感相等 4 ,即Ld= = 。 did 一 电机参数不准确等因素,使得对其实现高精度控制 成为了一个复杂的问题。近年来,已有学者将反步 R. . d+ g+ 1 d 控制、精确线性化控制、滑模控制等非线性控制理 论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控制中,并取得了良 diq=好的效果u4 J。模糊滑模控制(FSM)充分结合了模糊 控制对数学模型依赖性不强,可运用控制专家信息 和鲁棒性好的优点,以及滑模控制结构简单,鲁棒 一 一dptot —T+P 半+ u1 一 一 一(1,) 3p .乩 dt 厂 一了一了 性强的特点,从而简化控制结构,并减轻传统滑模 控制中的抖振现象 。 本文在应用反步控制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和实 式中,Md,“ 为d,q轴定子电压; d,i 为d,g 轴定子电流;R为定子电阻;L为定子电感:TL为 负载转矩;J为转动惯量;B为粘滞摩擦系数;P 为极对数; 为转子角速度; 为永磁磁通。 现了永磁同步电机模糊滑模转速控制器。详尽的 分析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控 制方法的有效性。 收稿日期:2009—0l-05 ・2控制系统的设计 根据模糊滑模控制原理,控制器由等效控制 u 和切换控制 。 两部分组成 ,即: 58・ 永磁同步电机模糊滑模控制系统的研究李渊,等 = 哪+pNz w (2) 其中PNZ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当到达滑模面时, P =0;当P =1时,即常规滑模控制。 2.1等效控制部分设计 首先,由于系统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控制(i = 0控制),所以定义 , : e1=id一/'一d=id (3) 对式(3)求导,则有: de1ddid一t =一dt =一璺d+L 。 。 一g。 + 1一 d (4) 定义Lyapunov函数 为 :÷ (5) 对式(5)求导,则有: 一 dt l (一L— l譬 p+ gor。 + (6o ) 因此定子电压直轴分量的等效控制部分 一 可以取值为: d一叼=一 ( 1e1+pooiq), 1>0 (7) 则式(6)可以写作: dV1:一一 ( + R)1+ 。1 (8) 其次,定义: e2:oo一09 (9) 假设系统给定速度信号一阶、二阶可导,对 式(9)求导可得: de2=( )( iq-Boo-TL一 )(10) 为了实现对速度的跟踪,假定 。为虚拟控制函数, 因此取为: = 2)( +Bto+TL) ) 为了获得定子电压的交轴分量,接着定义: e3=i 一 (12) 定义Lyapunov函数 为: =— :e;, 2>0 (13) 对式(13)求导,则有: dV22 de2B 2 : :一 一 2+ 2 2 33 (14)¨ 对式(12)求导,则有: de3 。 R. .pg'fooMg .—dt q一 g 一 q—pro 一T+ 一 (毕了 + ) (15) 由此口J以定义系统总的Lyapunov凼效V为: : + +_e1 32 (16) 对式(16)求导,并将式(6)、式(14)和式(15)代 人则有: = + +e, 。=一( + R)e B一 :e:2+ 。3卜 r 2J,B.+.”+、了 —E-R. g—ptot. d— p ̄,oo3/z2p qtf丁+ e + ] (17) 由此可以解出定 叼 蠡(号 )+ +pol + p q ̄foo3 1x2_一2pgtf., e2一 3e3] (18)、一 则式(17)可以写为: :一( +争)e 一 B:e 2一 ,e2,<0(19) 所以Lyapunov函数 负定,则系统稳定,可 以实现转速跟踪。 2.2切换控制部分设计 由式(2)可知,切换控制部分由切换系数P 和切换函数“ 组成。 u :sgn(Si) (i=1,2) (2O) 其中sgn(x)为符号函数。 滑模平面定义为: =ciei+ ,(i=1,3) (21) 根据s 的实际值,以及基于“专家”的推理规 则获得P (i=l,3)。选用一维的模糊控制器, 其输入为s ,输出为P 。对输入输出进行正则化 处理 ],输人、输出的隶属函数如图1所示(电压 d、g分量均使用该方案)。 推理规则矩阵为: 1 5 2 4 rulelist= 3 3 (22) 4 4 5 5 其清晰化方法选用加权平均法。 将上述两部分结合起来,构成PMSM转速跟 踪控制的总体方案,如图2所示: 3系统仿真分析 PMSM电机参数为:定子电阻R=3 Q;极对数P =2;转动惯量J=o.001 kg・m2;永磁磁通g,f=0.8 ・59・ 微电机 Wb,定子电感为L=0.006 H,粘滞摩擦系数为B =0.13001。 图1输入输出隶属函数 霹 绑麴 3/2变换 图2控制系统总体框图 由于控制器需要速度给定信号的一、二阶导 数,因此仿真系统中采用了二阶滤波的方法来平 滑输出阶跃给定信号及其一、二阶导数信号 8j。 系统转速给定信号为周期是2 S,幅值为 100 rad/s的方波;负载转矩在t:0 S时为0 N・m, t=0.5 S时上升为10 N・m,t=1.5 S时,降至 0 N・m,t=2.5 S时,升至l0 N・m。图3为电机转 速跟踪方波响应曲线,图4为转速误差曲线。从两 图可以看出,采用文中设计的控制器,系统在转 矩负载扰动下能迅速的跟踪给定信号,动静态性 能良好。采用模糊控制实现切换部分的控制,有 效的加速了动态过程,并且减少静态抖振现象。 ∞ 50 0 寇 一50 。I I . I ● - ● 图4转速误差曲线 ・砷・ 专—- 0 O o1 E三三三 1.-—-—-—-—..—.—..—J—..—.—-.—-—.-—-—--.L- ,--....—..—.— —..—. ...._-J ;匹 三 图5定子电流分量曲线 图5表明了系统在条件下,定子电流交直轴分 量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能很好的实现最 大转矩/电流控制(i =0控制)。在负载扰动时,i。 分量能很好地跟踪转矩变化,实现了定子电流交 直轴分量的解耦控制。 4 结 论 本文应用了模糊控制理论与滑模变结构理论 结合的方法设计和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转 速跟踪控制方案。并且通过仿真对其进行验证, 仿真表明这种控制方案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以及较好的鲁棒性。从而表明控制方法对于永磁 同步电机高性能控制有一定的意义,并且对于其 他类型电机的高性能控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春能,沈艳霞,纪志成.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参考模糊自 适应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7):1817—1820. [2]Shun—Sheng Ke,Jung—Shah Lin.Sensorless Speed Tracking Con・ trln With Backstepping Design Scheme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 chronous Motors[C].Canada Proceeding of hte 2005 IEEE Con・ ference on Control Applications Toronto,2005:487-492. [3] M.Ouassaid,M.Cherkaoui,Y.Zidani.A Nonlinear Speed Control for a PM Synchronous Motor Using an Adaptive Backstep・ ping Control Approach[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 dustrial Technology(ICIT),2004:1287—1292. [4]刘栋良,王家军,赵光宙.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中的反推控 制[J].电气传动,2005,35(9):39-41. [5] Farzan Rashidi,Mehran Rashidi.Robust Sliding Mode Speed Control wiht Fuzzy Approach for Induction Motors[C].Madbor, Slovenia:ICIT,2003:27-30. [6] 沈艳霞,林瑾,纪志成.自适应反步感应电机控制器的设计 和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2):451-455. [7]李国勇.智能控制及其MATLAB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社,2005. [8] 胡建辉,邹继斌.永磁同步电动机自适应反步控制的建模与 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247-303. 作者简介:李渊(1979一),男,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 为大功率交流电机传动控制、交流电机智能控制。 何凤有(1963一),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大功 率传动控制、传动系统智能诊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