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6期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 P<0.05 3.2两组生活质量的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的比较[n(%)] 配天冬、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等养血滋阴、润燥;配乌梅、灵芝、菟丝子等收敛固涩、滋 补肝肾、益精助阳,以上配伍用药主用于气、血、阴阳不足引起的虚证,以突出“扶正固 本”之功;配伍莪术、青皮、鸡血藤等行气破淤,消积止痛;配土茯苓、猪苓等清热解毒、利 水渗湿;配焦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等消食化积、开胃和中、运脾、活血散瘀。甘草益 气扶中、兼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有扶正化瘀,解毒散结之功,主用于正气亏虚,瘀毒互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讨论 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目前已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而且呈 不断升高趋势,其致病因素与饮食习惯、肠道细菌、化学致癌物质、土壤中缺铜缺硒等因 素有关,其治疗原则仍以手术和化疗为主要方法,但用西医疗法因过分地杀伤癌细胞而 损害机体的正常机能及反应性,致使已失衡的机体作用消退,这就需要用中医中药 结型之恶生肿瘤 3。黄芪乃补气之要药,经现代药理研究标明l ,黄芪的“补气、扶正” 作用与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密切相 关,猪苓中的多聚糖,灵芝中的多种酶类成分,莪术中的莪术醇,女贞子中的三萜类成分 均有抗癌作用。 参考文献 来培本扶正、增强患者的正气,提高免疫功能,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功 能,从而提高病人的抗肿瘤能力…。 我们根据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法则,辨证论治,结合十多年的临床经验,研 究制订出了解毒益正丸的中药组方l 。组方中配太子参、黄芪等补气升阳、益气固脱; [1] ]时水治.金龙胶囊配合中药治疗恶性肿瘤86例观察.北京中医,2000;19 (4):63, [2] 陈刚.中西医结合治疗犬恶性肿瘤37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l(5):291 [3] 丁仕章.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直恶性肿瘤.中国乡村医生,2002;9(2):33 [4] 朱迪盈.cF/5一Fu联合化疗配合中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33例疗效观察.河北中 医,2002;24(8);568 糖尿病护理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 范健石修碧 陈钢 (重庆市忠县汝溪中心卫生院 重庆 忠县404300) 【摘要】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的护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年至2014年l0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 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对症护理的同时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 掌握情况。结果: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均有显著改善,同时护理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 05),护理组患者对糖尿病 知识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结合护理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同时提升患者对糖 尿病知识的掌握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护理;全程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6一Oo42一O1 值均有显著改善,同时护理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 义(P<0.05)。护理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 计意义(P>0.05),其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度情况(例)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类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高血糖,其是由于胰岛素 分泌不足出现的一系列机体功能障碍和消瘦等症状。其近年来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 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治疗 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运用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 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年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8例,其中男性患者 55例,女性患者53例,其年龄在42~78岁,平均年龄为54.2岁,患者病程在2~15年, 平均病程7 6年。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54例,两组糖尿病 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病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 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对症护理的同时进行全程健康 教育模式护理。先对患者配备专业的健康教育意识,其涉及主治医师、护理人员、营养 师以及心理医生,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然后 根据患者的病情做相应的针对性护理_2 ;对全程健康教育进行实施,首先对患者进行健 3讨论 全程健康教育是一种针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以及自我管理进行综合考量和对 症护理的新护理内容,在临床的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其临床应用效果已经受到 了一致好评。本研究中,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均有显著改善,同时护 理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明显高 于对照组。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结合护理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 血糖控制情况,同时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康教育,涉及患者的生活、饮食以及情绪状态和药物使用情况,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详细 介绍疾病的基础知识以及治疗的相关内容,并且进行一对一的健康知识的宣传,根据患 者的病情做适度调整E3 J。对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进行测量比较。通过知 识掌握测量表对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度进行评估,将其分为良好、一般和差,其掌握率 为良好和一般的比率之和|4 J。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卡方检验,P<0.05作为其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对照组和护理组在进行治疗前其餐后血糖指标分别为11.7mmo ̄L、l1.8 mmo ̄L, 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其餐后血糖指标分别为8.9mmo ̄L、6.9 mmo ̄L,两组患者的血糖 [1] 倪军,周燕珍,沈艳清,余淑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 效能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4,15(06):61—62. [2] 柯秀菊.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中华 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研讨会暨2014国际糖尿 病教育管理论坛会议摘要集[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4:1. [3] 杨省利,惠昭岚,蔚虎文,周小燕,李雪,赵志敬.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全程健康 教育模式与效果评价[J].护理杂志,2002,05(19):76—77. [4] 邹学军,汪金生,文雄,梅济洪,米海鹏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卡模式在骨外科健康 教育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3,11(29):l045—104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康复效果探讨 王绪臻王晓华邹方鹏 (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 山东 .莱芜271 100)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康复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肾康胶囊治疗(主要药物:骨碎补12g、何首乌12g、淫羊藿log、桑螵蛸log、人参9g、白术12g、山药12g、黄精12g等)。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 较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为81.25%,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O1)。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O1);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O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结合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11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5)o6—0042—02 慢性肾小球肾炎指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节段 系膜、增殖、膜性、膜增殖、微小病变或局灶性炎症改变,临床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病情 发展缓慢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总称…。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l2月我们共 收治8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在正确诊断下,我们对其进行规范性治疗,并采取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于预,患者病情得以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康复,现将治疗的体 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在2013年l2月~2014年12月间,选取慢性肾炎患者86例,随 利。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冲击疗法):依据I临床经验采用每公斤体重1mg强的松治 疗,2周后不缓解给予环磷酰胺冲击。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潘生丁用量至少需达300 mg /d,如患者耐受性差可逐渐加量使其适应;另一药物为阿司匹林,用量要小,lOOmed。 两药均需长期服用。理疗:腰痛、腰酸给予理疗1次/日缓解疼痛。避免有害于肾脏因 素:防止感染、切忌劳累、妊娠期勿使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等)。 1.2.2中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肾康胶囊,中药组方:骨碎补12g、 何首乌12g、淫羊藿10g、桑螵蛸lOg、人参9g、白术12g、山药12g、黄精lOg、泽泻lOg、蒲 公英12g、琥珀9g、水蛭9g、鸡血藤12g、马鞭草12g、海螵蛸9g。水煎服,分早晚二次服 用,10天为一疗程,服用三个疗程观测疗效。 1.3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制定的 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38—75岁,平均 (58.32±12.32)岁。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l5例,年龄30—75岁,平均(6O.67±11. 13)岁。两组发病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 有可比性。 1.2治疗 1.2.1常规治疗 2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控制血压:用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抑制剂,分短效、中效及长效制剂。常用药短效制剂为卡托普利,长效制剂为依那普 《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标准》l4 J。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尿蛋 白检查阴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小于0.2g,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沉渣数正常, 肾功能正常。基本缓解:水肿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24小时尿蛋 白定量持续减小50%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3个,尿沉渣接近正常,肾功能正 作者简介:王绪臻女大学本科主治医师在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从事肾病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