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治安管理角度探究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

从治安管理角度探究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治安管理角度探究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

作者:郑翔宇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6期

摘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但在此过程中“城市流动人口”这一主体人群再次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本文从治安管理学的视角对流动人口的现状、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究,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流动人口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流动人口 社会权益 流动监管 治安管理

作者简介:郑翔宇,中南财经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217-02

90年代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很大一部分的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他们的转移改变了城乡经济结构,也影响了人口分布格局。据统计,目前全国大中城市中流动人口比例平均在40%左右,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流动人口一方面以廉价劳动力的角色投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给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安全隐患。本文将通过对流动人口的现状以及造成的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治安管理学方面的分析来完善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 一、城市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是指流动于社会、无长期性固定职业和住处的人员。主要是外地打工人员、寄居于亲朋好友家的人员、外地在本地工作或经商的人员、驻地家属、市区到乡村寄养的儿童等。

二、当前流动人口的特征 (一)工作技能低,生活水平低

通过研究,大部分的城市流动人员,从小生活在贫困地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优势性的生存技能,很难在生活节奏紧张的大城市中取得预期的生活质量和地位。 (二)社会价值观上急功近利,拜金主义思想浓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流动人员中的大部分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生活,他们单纯的向往金钱充裕的生活模式,寻求更加优越的生活。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容易见利忘义,甚至见利忘法,作出有关违反法律的事情,有些人甚至盲目仇富,伺机寻找时机企图报复社会。还有一部分人由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的严重扭曲,踏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对社会治安造成重大破坏。 (三)群体成员复杂化

流动人口的流动性为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他们的流动轨迹没有规律可循,极其复杂。许多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流动人口这一活动特点,隐藏其中,妄想逃避机关的追捕。通过对犯罪案件规律研究来看,流窜人员相互勾结进行作案的案例越来越多、他们的流动性“跑路”给机关案件结案造成了许多困难,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安全指数。 (四)流动频率快速化

大多数的流动人员从事的工作周期短,他们在一阶段工作完成后很可能就在原地方寻找不到工作,就促使他们转移到另外的地方寻找工作,这样就使的他们不能拥有固定的住所,居住形势流动性大。流动高频化极易诱发“顺手牵羊”,“打一换一炮”等偶发性犯罪事件。 (五)社会保障边缘化

流动人口大部分为出卖劳动力的青壮年,他们工作、居住单位不固定,无法有效的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用工单位只把他们当做低价劳动力来利用,根本不顾及他们权利和义务。尤其是他们的子女在获得青少年接受公平教育权时困难重重。 (六)犯罪意向强烈化

大部分流动人口处在社会的底层,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处在被压迫的状态,因此流动人员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常常有社会报复倾向,容易引发偷盗、抢劫等以经济获益为目的的犯罪。流动人口的特性决定了这一群体对社会治安的潜在危害。在调研地武汉市,各类违法犯罪人员中,流动人口占到78%。流动人口不仅对社会管理造成了重大挑战,也给经济和文化生活造成威胁,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合理分析流动人口产生潜在社会危害性的原因,并积极制定有效的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流动人口引发治安忧虑的诱因探究 (一)内因方面,流动人口犯罪成本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不断侵蚀,流动人口的价值观、社会观与社会倡导的主流观念相背离,加之文化水平低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犯罪诱因多发。他们缺少必需的生存技能和专业特长,却又向往奢侈生活,企图不劳而获。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的“遗漏式”管理又给他们以犯罪侥幸心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外因方面

1.立法方面,我国在对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很大的缺口。各地方都根据实际情形进行了相关行政性法规的建设,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流动人口的相关管理工作迫切需要改进,而相关法律建设的不健全经常使主管部门和门处于尴尬境地。 2.管理不畅,各部门协作配合不顺。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是涉及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工作,但目前看来,这一管理工作还没有真正纳入管理中,有些部门仅仅是履行一些责任性的职能,而没有真正的去解决流动人口所带来的问题。相关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也没有相关部门进行问责,从而造成机关单匹马,孤军战斗的形势,例如仅仅从流动人口发函率和回函率的过大差异就可得知。而相关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稀疏控制力使得一些在逃犯罪分子和混迹其中的不法分子易于隐蔽,难于抓捕,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3.地方用工单位社会责任心不强。雇用流动人口的单位和个人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忽视自身的法律责任,普遍存有侥幸心理,不如实报告外来务工人员的底数,随意留用“三无”人员等。这些都严重违反流动人口管理的规定,降低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效果。更有甚者,有些私人小作坊的用工单位竟然成为流动犯罪分子的安身之地。

4.机关落实相关治安管理工作困难很大。大部分流动人口收入不稳定,生活无规律,住所不固定。他们中大部分人不知道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经常在触及自身利益的事件中表现莽撞,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情。他们大部分居住在没有登记的出租屋内、建筑工地等易于流窜的地方。另外机关因为警力不足、资金缺少等制约,加之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存在证据难取、案犯难追以及案件模糊等问题常常使罪犯逃脱制裁。而一些黑心老板又见利忘义,在经济利益面前纵容犯罪,使这些场所成为违法犯罪的“避风港”,又给治安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5.门自身管理能力有限。首先是在户籍管理方面能力不足,对出租屋内的人口管理存在盲点,没有全国共享的治安信息网络,缺乏协同作战能力。其次,防范机制落后,犯罪销赃渠道监管不力。最后在犯罪捉拿追捕方面也因为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强而不能及时使罪犯绳之以法。

四、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目前,正是人口流动高峰期,且峰值有继续延展的趋势。所以,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在给予流动人口合理的社会保障基础上,加强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成为治安机关面对的一项新任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加强立法规范和管理配套制度,完善管理法规,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机制。要切实从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流动人口管理方向倾斜,既要稳住流动人口,又要强大控制管理力度,双管齐下,共同促进!

第二,形成合理的管理观念,为流动人口打造应有的社会保障平台,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度。进行流动人口管理的各部门首先考虑的是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下大力度改善流动人口的生活、工作条件,为流动人口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使他们能正常生活,安居乐业,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要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更好的引导流动人口就业。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这一权利是中大型城市流动人口保障工作的正中之重!提高流动人口对社会和的认可度。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利用各种经济刺激流动人口有序流动,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机关治安部门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理顺治安管理机制。可以建立由一部门统一领导,多部门协调合作的体系。要有成文的房屋管理条例,包括住宿信息登记、人员数量、收费明细等相关信息整合工作的要求,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上传到系统网络,以供全国信息查询系统的建立;同时要加强对出租屋日常的管理,掌握流动人员基本信息,确实落实“以房找人”的方法,并且要认真落实责任制,严厉处罚违反《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要使房屋出租者加强房屋管理,对出租人进行法制教育,确保房主合法经营,保障租住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四,机关变革流动人员治安管理模式。治安管理部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工作要坚持从基层管理入手,掌握第一手资料。要转变管理观念,充分利用人民群众,发挥群众的力量。也要利用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技术经验,设立治安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并有效掌控犯罪分子的流窜信息。

第五,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完善对郊区流动人口的信息整合工作。一方面加快信息录入工作,增加计算机设备,确保信息实时登记、及时录入,努力实现全国流动人口信息联网,并加快信息资源的共享进度。二是加强信息检索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联网合作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

第六,注重基础工作的进行,建立各部门组成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机构,营造共同合作机制。门要和计生部门合作,保证做到“情况明析、信息灵通”,确保暂住证办理和查验工作有效开展,准确的掌握流动人口的底数和相关具体信息,加强对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危险分子的治安管理和控制,有效预防、控制犯罪。充分发挥民间正义组织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的辅助作用,从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治安部门要主动配合街道开展相关工作,合理安排使用综管员。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敢抓敢管、敢作敢为,用好综管员队伍,为实现社会治安进一步明显好转做出贡献。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他们为我国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献。然而,流动人口犯罪,也造成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引发了社会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好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问题是控制违法犯罪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利于更好的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效的促进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毅.谈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对策.辽宁师专学报.2009(6).

[2]陈雪娇,牛燕军.乌鲁木齐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与和谐社区的构建.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3]王瑞.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