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上第七单元教案

四上第七单元教案

来源:九壹网


第 七 单元教学计划

主备人:田红梅

单元主要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负数 1、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2、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认识和理解负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归纳抽象的学习方法。 1、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目标 2、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的良好品质。 单元教学重点 单元教学难点 课时划分 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 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课时 课 题 温度(一) 1、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高低。 经历负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会正确读、写负数。 会比较两个0度以下温度的高低。 温度计、天气预报图。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补充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天气预报图。 从图中你能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观察后汇报。 师:你能说出图中-2 ~5°C表示什么意思吗?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后汇报。-2 ~5°C表示最高温度5°C,最低温度-2°C。 师:-2°C表示什么意思呢?怎样读呢? 2、组织学生思考后汇报,-2°C表示零下2°C。(这时有可能不会读)。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板书:温度 二、探究新知 师:昨天天气预报,今天北京最高气温5°C,最低气温零下2°C。 1、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让学生找到5°C和零下2°C。。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5°C和零下2°C的意义是什么? 指名汇报:5°C表示比零度高出5°C,零下2°C表示比零度低2°C。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表示5°C和零下2°C。 指名学生说一说,师:适时指导零下2°C写作-2°C,“-2”读作负2,“-”表示负号。 2、观察教材87页天气预报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 学生议一议后相互交流,指名汇报。 师:你是怎样比较温度高低的?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并在教材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指名汇报。 2

三、应用反馈 1、教材88页1题。 引导学生比较:2°C和5°C, 1°C和0°C, 0°C和-2°C, -2°C和-5°C的大小。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组织学生比较-5°C和-20°C那个温度低?(指名学生回答) 2、教材88页2题。 指导学生看图,弄清题意。 学生思考后相互交流,然后汇报。 四、知识延伸 小调查。调查全国部分地区同一天的气温。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 题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正 负 数 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经历负数的认识和运用过程,体验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 体验负数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会判断正数、负数,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3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分配 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会用正、负数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挂图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补充 一、课前交流: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说反意词,比比谁的反应快,(前 后、高 低、上升 下降)师:要难一点了,可以举手回答: (我向东走100米,妈妈从银行里取出500元,商店8月份盈利3000元 ) 同学们反映真快,相信在一会的课堂上,同学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准备好了么?上课 二、情境引入,初步感知正负数 1.上海( 4℃ )青岛( 0℃ )北京( 零下4℃ ) 出示三所城市图,提问:北京与上海最低气温一样吗? 2.说明:(以 0℃ 为界,上海的最低气温是零上的,而北京的气温是零上。一个在零摄氏度以上,一个在零摄氏度以下,一上一下,正好相反。 我们在数学上是如何区分和表示零上 4℃ 与 零下 4℃ 的呢? (零上 4摄氏度 记作 + 4℃ ; 零下4摄氏度 记作 -4℃ 。“+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4也可以写成4)(板书) 上海的气温可以读作十4℃;北京的气温可以读作 -4℃ 三、联系生活、进一步体会正负数 1.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①出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图(如下图) ②介绍海平面:图中的这条红线就表示海平面。你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4

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④反馈、总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板书:海平面),比海平面高 8844.43米 ,通常称为海拔 8844.43米 ,可以记作+8844.43米(板书+8843.43米);比海平面低 155米 ,通常称为海拔 负155米 ,可记作 -155米 (板书:-155米)。 ⑤学生齐读:珠穆朗玛峰海拨+ 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海拨 -155米 。 看来用这样的数还能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用正负数表示比赛得分情况 ①四年级学生举行“环保小知识”竞赛。(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得分情况如下表: ②.引导学生观察情况表,思考:表中的+10和-10表示什么意思? ③.评价、小结:看来用这样的数还能表示比赛得分情况 3、出示“超市3个月经营情况”和“存折”的画面。 让学生搜集信息,会用正负数表示这些信息的含义。 4、能用以上方法,记录下面这些信息数据。 四、抽象、归纳正负数的意义 1、读一读 刚才我们用这些数来表示零摄氏度以上、以下的温度,也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以下的高度,还能表示比赛得分情况。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 出示:+4、 -4 40、 +8844.43 、-155、 448 、-28 0 、+1200 、-180 、-85 、-70 、+1100 、-560。 小组读,集体读。 2、分一分 同学们都会读了,那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 ①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5

②汇报、总结(板书:正数 负数) ③引导学生结合温度和海拔高度来总结正数和负数。 以0℃为分界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数来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数来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基准,海平面以上高度的用正数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深度用负数来表示。 那海平面高多少呢?(用0来表示)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板书)“0”怎么办呢? 小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是一个基准。 五、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读一读 -5 、+26、 8 、-40、 -120、 +103、 +128 、-1039。 2、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王老师家庭收支情况。 完成,集体评价。 3、数轴图 4、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2,-2可能表示什么意思?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小小裁判员 温度0°C表示没有温度。( )

6

教师补充

零下3°C记作3°C。 ( ) 2、说一说 天气预报说明天上海最低气温+7°C,石家庄最低气温-15°C,上海的李叔叔明天去石家庄出差,请你给他一些建议,并说出你的理由。 3、帮帮忙 +2、-3、-4、+8、-12、+7、+9、0、16、-17。请把这些温度分类,并说说你分的理由。 二、指导训练 1、填空 (1)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 (2)0是负数( ) (3)+5读作(正五), -50读作:( 负五十) (4)-20°C可以读作(零下20°C)也可读作(负二十摄氏度)。 2、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表示小敏家的收支情况(90页1题)。 3、下面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在0处 (1)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米,那么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 )米。 (2)如果小华的位置是+7米,说明他是向( )行( )米。 (3)如果小华先向东行5米,又向西行8米,这时小华的位置表示为( )米。 4、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如果风速度是+0.4米,又是什么意思?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7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整理与复习(二)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图形的变换、除法、方向和位置、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生活中的负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2、鼓励学生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能力目标 经历知识的回顾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 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培养善于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 归纳整理有关知识 。 形成知识体系。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补充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时分配 8

一、回顾导入 师:同学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思考,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根据不同内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二、练习巩固 1、92页1题。 小组中说一说这些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数量 。 举出生活中用负数表示的数据并说说它的意义。 2、92页2题。 (1)认真读题 . (2)说一说自己对题意的理解。 (3)这道题要求用正数表示的部分是什么?用负数表示的部分是什么? (4)学生计算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3、92页3题 学生审题,说说对题意的理解。 动手画两幅图形旋转和平移以后得到的图形。 4、92页4题。 先说说每道题的计算方法后,计算,集体订正。 三、思维训练 小敏的妈妈第一次买了4千克草莓和6千克葡萄一共花了62元,第二次买了4千克草莓和9千克葡萄一共花了77元,每千克草莓和葡萄各多少元?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9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教材92页5题。 (1)认真审题,说说题中都有那些信息?要求“这个养殖场一年可以消化多少垃圾”需要那些信息? (一年消化垃圾×365) (2)要求“8卡车生活垃圾,需要多少天才能全部消化”需要那些信息? (8卡车生活垃圾重量÷每天消化垃圾重量) (3)学生计算 2、教材92页6题。 (1)读题并理解题意。 (2)请6位同学分别说一说图上建筑物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3)用量角器测量各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指名汇报。 3、教材92页7题。 (1)学生审题,并说说对题意的理解。 (2)说说两个村庄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与什么位置。 (3)计算仓库剩下多少吨化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计算。 二、思维训练 开学时,学校第一次买了8张桌子和5把椅子,一个用了330元, 第二次买了4张桌子河20把椅子,一个用了480元,每张桌子和每把椅子分别是多少元?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堂练习 教师补充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