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考》是奠定康有为变法理论体系的一部主要著作。该书初刻于11年秋七月,14年遭清禁毁,18年戊戌变法运动中再刻并进呈光绪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毁。梁启超赞叹此书是当时“思想界之一大飓风”。其石破天惊的论断不仅否定了“清学正统派”汉学的立足点,而且打开了人们重新认识、估价一切传统典籍的闸门,从而冲击了正统派学术文化,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思想之功不言而喻。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如《周礼》、《逸礼》、《古文尚书》、《左传》、《毛诗》等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
清代的今文经学家刘逢禄、龚自珍、魏源、邵懿辰等早就对刘歆及一些古文经传发动过攻击,清末的廖平更撰《古文学考》、《知圣篇》、《辟刘篇》,主张今文经是孔子的真经,古文经是刘歆篡改过的,而康有为继承和发展了廖氏的学说,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在学术上,攻破了古文经学“述而不作”的旧说,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打击了“恪守祖训”,不愿变法的封建顽固派,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作了准备。
新学伪经考
秦焚六经未尝亡缺考第一
史记经说足证伪经考第二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上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下
汉书河间献王鲁共王传辨伪第四
汉书儒林传辨伪第五
汉书刘歆王莽传辨伪第六
汉儒愤攻伪经考第七
伪经传于通学成于郑玄考第八
后汉书儒林传纠谬第九
经典释文纠谬第十
隋书经籍志纠谬第十一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上
伪经传授表第十二下
书序辨伪第十三
刘向经说足证伪经考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