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建华
出版物刊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页码: 61-页
主题词: 三易 衬字 诗词 新出现 中原音韵 诗歌 王力 合调 明末清初 口语
摘要: <正> 关于散曲,前人一致认可它是继词之后新出现的一种诗歌样式。许多人并且认为散曲比起词来愈变愈难,如魏良辅、李笠翁、吴梅等戏曲批评史上的大家都持此说。但这些前辈或失之于抓住一点而过份渲染,或失之于攻其一点而不及其余,很少有讲得全面中肯的。难得的倒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并不太出名的曲论家黄周星,在其篇幅不大、也很少为时人及后人所注意的著作《制曲枝语》中,对此问题有比较简明扼要、持平公允的评说。《制曲枝语》云:“故愚谓曲之难有三:叶律一也,合调二也,字句天然三也。尝为之语曰:三仄更须分上去,两平还要辨阴阳。诗与词曾有是乎?”说出了曲比之诗词,格律上有更严格的地方。但他跟着又说:“愚谓曲有三难,亦有三易。三易者,可用衬字衬语,一也,一折之中,韵可重押,二也;方言俚语,皆可驱使,三也。是三者皆诗文所无,而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