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三篇 中班音乐教案篇1 为了让孩子们在音乐和嬉戏中感受春天的美,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了解春天主要特征,结合肢体动作大胆表演。为大家共享了音乐春天来了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春天》这首歌曲,流畅的旋律塑造了秀丽多彩的春天形象。幼儿通过学习这首歌,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也突出了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春天的勃勃生机,使幼儿进一步萌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尤其是小动物,幼儿天生喜爱,但是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怎么样了?出来了没有,它们又在干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吸引着幼儿去求知、去探究。《纲要》中明确规定:老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老师还应敏锐地捕获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新的关注点、兴奋点和新的发展需要,适时地组织活动,培养孩子的奇怪 、好问、乐于探究的精神等。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能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动物与季节变化的认识,还能使幼儿通过演唱歌曲,增加对动物的情感认识,从而在趣味性活动中学习,幼儿感到很轻松。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引导幼儿发觉美。 第 1 页 共 8 页 2.能力目标:能够借助图片的排列挨次,理解记忆歌词。 3.情感目标:能开心地参与活动,体验唱歌的欢乐,感受春天的秀丽,喜爱祖国大自然。 三、活动预备: 1.幼儿已有春季特征的'学问阅历。 2.自制与歌词相匹配的课件图片。 3.《春天》、《郊游》的音乐。 四、活动过程 1.以嬉戏的形式引出课题:温暖而又秀丽的春天来了,你们看谁来了?老师分别做柳树迎风飘,小燕子飞等动作来引导幼儿猜一猜。通过师生互动,让幼儿知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燕子飞回来了,春天的阳光很温暖等,让幼儿感知春天的美好。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乐观性,同时引出歌词。 2.依次出示课件画面,每个画面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例如:画面一,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能看出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为什么?”引导幼儿结合画面及自己的生活阅历讲出春季的主要特征。画面二,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春天来了,谁飞回来了?小燕子是一只什么鸟?(报春鸟)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详细、明了,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问题后,点出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歌词。对每一个幼儿的回答,都依据幼儿的个体特点,给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确定,在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中,幼儿想说、敢说,也帮忙幼儿借助图片 第 2 页 共 8 页 的排列挨次,理解记忆了歌词。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本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3.让幼儿范听歌曲。 (通过观赏示范曲,使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引起幼儿想学唱歌的兴趣。) 4.幼儿自我发觉。结合课件图片,师范读歌词,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引导幼儿思考:“歌词里说到了谁?”本环节主要是借助图片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忙幼儿了解记忆歌词。 5.进行集体唱,分组唱,个别唱。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天的歌,小朋友表现得特别好,谁同意到前面来演唱一下呢?(通过演唱,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体验唱歌的欢乐,巩固重难点。让幼儿自己表演,老师不仅检测了自己所教的效果,更展示了幼儿这节的所学效果,真正让幼儿收益,学有所感,学有所用,鼓励幼儿都敢大胆演唱。) 6.歌曲舞蹈创编。 老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特别喜爱唱歌和跳舞,那我们今天一起来给《春天》这首歌曲伴伴舞好吗?(歌曲表演,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引导幼儿发觉美,使幼儿更加喜爱唱歌。) 7.活动延长: 最终,听着《郊游》乐曲,带领幼儿到室外连续演唱秀丽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幼儿创编歌词,如:小蝴 第 3 页 共 8 页 蝶飞来了,小青蛙醒来了等等。) 中班音乐教案篇2 嬉戏目的: 1、熬炼幼儿有节奏的律动表演,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力。 2、感知速度变化与节奏长短的关系。 3、让幼儿体验火车启动和行走时的不同节奏特点。 嬉戏预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碟、节奏卡片。 嬉戏方法: 参与嬉戏的幼儿根据火车启动和行走时的不同节奏,进行相应的律动表演,在嬉戏中让幼儿体验速度快慢与节奏长短的关系。 嬉戏规章: 1、幼儿必需有秩序的,依据节奏进行表演。 2、幼儿嬉戏时不能相互推挤。 3、集体嬉戏。 活动过程: 一、节奏练习 2/4xxxxxxxxxxxxxxxxxx- (师)小小火车开动了(幼)呜呜呜呜喀嚓喀嚓呜呜呜 要求: 1、老师讲解示范,幼儿感知节奏的长短和速度的变化。 2、老师出示节奏卡片,幼儿仿打节奏。 第 4 页 共 8 页 3、打节奏同时穿插儿歌,有节奏的朗诵。 二、学习新课 1、导语引入:(略)板书课题《火车呜呜叫》 2、引导幼儿看碟、听录音机,通过启发性提问让幼儿感知火车快慢的速度变化及声音特点。 (1)幼儿讨论火车启动与行走时的速度变化及鸣笛时的声音。 (2)老师小结: 火车启动时较慢:xxxx,行走时较快:xxxxxxxx,火车鸣笛声音慢又长:x-x- 3、老师弹唱《火车呜呜叫》,让幼儿依据歌曲的音乐特点,进行仿照声音和动作练习,更进一步感知、体验速度与节奏的关系。 (1)老师弹唱歌曲,幼儿有节奏的打拍子。 (2)幼儿仿照火车鸣笛:5-5-55,同时手做拉汽笛状。 (3)幼儿仿照火车启动、行进: 上身动作:节奏xxxx部分,(旋律:1555)左手搭前面小朋友的肩上,右手每两拍在体侧屈肘环绕一圈;节奏xxxxxxxx部分,(旋律:15551555)每一拍屈肘环绕一圈。 下身动作:节奏xxxx时,每拍踏一次脚,左右交替。节奏xxxxxxxx时,按节奏做小碎步。 三、音乐嬉戏表演:开火车 1、熟悉《火车呜呜叫》的音乐旋律。 2、老师说明嬉戏规章,组织全体幼儿排成一纵队,按鸣笛、启 第 5 页 共 8 页 动、上山、下山、转弯等指令,在《火车呜呜叫》的音乐伴随下做开火车的嬉戏。 3、嬉戏中让幼儿体验火车进行中的速度变化,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活动延长: 通过此次嬉戏,进一步启发幼儿对音乐其它方面的探知,如:火车进站和出站时,声音和动作可以表现出音乐的渐强和渐弱。 中班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知道\"呱\"处的地方要停住。 感受乐曲带来的欢快情绪。 听辨不同的节奏型XXX┃、XXXXXX┃的节奏型,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示。 活动预备 PPT课件;之前已经熟悉小雨滴的儿歌; 活动过程 一、师生律动进场 师:\"这些小小气象员们真厉害,我们来学学它们吧!\"师生听着音乐一起律动进场。 (老师点击PPT上的第二个播放按钮)师:\"呀!打雷啦,我们抓紧回家吧!\"幼儿有序地坐回原位。 二、引导幼儿 第 6 页 共 8 页 初步感知XXX┃XXXXXX┃的节奏型,知道\"呱\"处的地方要休止、停住。 1、感知XXX┃的节奏型。 师:\"听,是谁在唱歌?(老师播放小雨滴的声音)(幼儿个别回答)\"哦,原来是小雨滴在唱歌!\"师:\"小雨滴唱的歌还有节奏呢!听听看!\"(老师播放PPT:小雨滴,滴答滴,荷叶上面溜滑梯。)问:\"你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雨滴的节奏么?先和你旁边的朋友说一说,做一做。\"幼儿自由练习后,推举动作做得美丽的上台展示,并带领大家练一练。 师:\"真不错,小雨滴唱得可真好听!(出示PPT上的节奏谱XXX┃XXX┃XXXX┃XXX┃。)我们一起来练练。\"老师带领幼儿配上肢体动作表演。 2、感知XXXXXX┃的节奏型。 师:\"小雨滴越聚越多,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老师请个别幼儿猜一猜,说一说,引导幼儿说出雨滴会滑下去)对呀,小雨滴越来越多,荷叶承受不了了,啪踏一下滑下去了,你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一下滑下去的样子么?现在老师的这边是荷叶,小雨滴会怎样滑下来呢?(喊幼儿边表现,边叙述)我的肚子这是荷叶,该怎么表现滑下来的样子?老师引导幼儿做3个以上的动作。 一边出示节奏图谱:XXXXXX┃X0┃。\"小雨滴越聚越多,小雨滴下面为什么有两条线?说明应当怎么打这个节奏?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老师引导幼儿加上动作来表现2遍。 第 7 页 共 8 页 3、理解休止符,知道\"呱\"处的地方要休止、停住。 师:\"你们有没有发觉,有一个地方很特殊 ,在末尾处有一个呱,什么意思?它表示小雨滴在那边停住啦!就是这个动作!\"老师边说,边做一做握拳停住的动作。我们来练一练。\"师生一起练习。 师:\"下面我们再把小雨滴唱歌的节奏练习一下吧!记住了,最终那个\"呱\"要收住哦!\"老师带领幼儿再次练习2个节奏型。 三、老师出示整张图谱,幼儿完整地演唱 师:\"小雨滴唱得真好听,我们来完整地表现一下吧!\"第一遍不加音乐,带幼儿练习,并配上好看的动作。 师:\"配上点音乐,我想会更好听!试试看!这次练习我期望大家唱到滑下来的时候要快点哦!刚才有的小朋友动作一看就不是滑下来的样子。\"老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再次练习,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四、延长活动 打击乐\"淘气的小雨滴\"师:\"小朋友,你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老师在区角里还为你们预备了好多的乐器,呆会儿我们还可以拿着乐器来表现淘气的小雨滴哦!\"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