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来源:九壹网
孩子不愿学习怎么办?

“谈起我的小孩,那可真叫人心急。都三年级了,做什么都懒洋洋的,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要么不写,要么写得一塌糊涂,考起试来总比别家的小孩差。说也说多了,骂也骂过了,

我拿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许多家长谈起自己的小孩都有类似看法,这些小孩在家长眼里是不愿好好学习的孩子,在老

师眼里是不愿好好学习的学生。对于这些孩子,有没有一块吸引他们学习的磁铁呢?●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能给自己的父母带来喜悦。如果孩子认识到他好好学习并得到好成绩能换取爸妈心情的安慰,他就愿意用好好学习的方式给父母亲带来欢乐。所以,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不管他多微小,父母都应为之表现出自豪、欣慰的情绪,使

孩子感到他的努力是值得的,应该更加努力的。●让孩子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一些心急的家长一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总是拿隔壁邻居家的小孩对比,甚至猛烈批评,孩子受到打击,毫无脑力劳动后的快乐感和自豪感,严重时还会使孩子产生没有出

路的想法,于是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会发生。●唤起孩子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家长们可以把游戏和有目的脑力劳动结合起来,这项工作在孩子刚刚开始识字或算术时就可以进行了。今天和孩子做游戏,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几个字;明天为了使孩子学会两数相加又跟他做个游戏,并时常鼓励他从书上寻找答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知识产生兴趣,就不会认为脑力劳动是一件烦人的、累人的、枯燥无味

的事情,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来了。●正确看待孩子们的学业成绩的评定。目前,还有很多家长把学科成绩的评分与学生的素质、道德、品质等同起来。他们谈起某某孩子成绩差,就会认为他在其它方面也不如人,是个差生。家长应懂得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孩子,不能简单地下这样的结论——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更不能简单地认为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合格”。家长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同样的能力。一个孩子能很轻松地拿到成绩为A的评定,而另外一个孩子能得到C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就。所以,不要把孩子的

分数看得太死,点滴的进步家长都应承认,并给予鼓励。在美国,10岁以下的儿童中有6%-10%患有“多动症”。这是指一种过量的、无法自控的活

动。症状常常表现为精力分散、多动、注意集中时间短。

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或放慢动作的节奏。真正的多动症是大脑神

经的紊乱,可以由儿科医生来治疗。过渡的紧张可以引发或增强孩子的多动症。

多动症的孩子除了多动之外,还会有其他问题。首先,由于受到同龄人的排斥,他会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他的过分紧张,过剩的能量不但会惹恼成年人,而且也会使同龄朋友离开自己。他很快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很快就会失去自尊。第二,在校期间他很可能在学习

方面存在问题。他的注意时间非常短,很难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听课,这样他就会影响和

干扰他人,甚至会给别的孩子带来伤害。

下面是一位专门研究“多动症”儿童的美国医生杜博士对父母的一些有用的建议:让我们大家

共同来学习一下吧!!!1.坚持执行始终如一的规章和纪律。

2.保持自己的声音平静缓慢。孩子做了错事,你生气是正常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3.预料到孩子可能会出麻烦,并做好准备;在麻烦到来时,努力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4.对任何积极的行为给予承认,作出反应,哪怕是很小的行为;如果你不带成见,有意寻

找孩子身上好的东西,你会找到一些的。

5.避免经常使用表示否定态度的语言,如“不许”、“停止”、“不”。

6.把孩子的坏毛病同孩子本身区分开来。比如,可以和孩子说:“我喜欢你,但我不喜欢你

不听话。”

7.给孩子制定一个非常清楚的作息表。规定好起床、就餐、玩耍、看电视和就寝的时间表。要遵守时间安排,但当孩子出现不遵守时间的现象时,也要灵活处理。过一段时间后,你的

作息安排将成为孩子自己的习惯。

8.当你教他新东西时,要有耐心,解释要简短、清楚,要常常重复你的要求。

9.争取在房间内为孩子留出一块自己的空间,避免用鲜艳强烈的色调装饰,保持房间俭朴整

洁。把书桌摆放在空空的墙下,使它远离干扰,这有利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10.一次只做一件事。把玩具存放在带盖的盒子里。一次只给他一件玩具。如果孩子在画画

或在读书,你要关上收音机或电视。多重的刺激会使他不能精神专注。

11.给孩子一定的责任,这在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交给他的任务应该是他力所能及的。

他一旦完成了任务,即使完成得不理想,也要给予承认和表扬。12.每次只允许一个朋友来家玩。你应该负责监管他们的活动。

13.切忌可怜、嘲讽或过分地放纵孩子,也不要被孩子吓倒。他最终是会学乖的。

14.同孩子的老师一起交流对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文章来源武汉妈妈网,http://www.5hmama.com更多育儿知识请去武汉妈妈网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